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期之前,相信很朋友都是上班不敢遲到、請假,領導面前小心陪著笑臉,可就是這樣,每到月底還是口袋見底……平時可能堅持堅持還不算什么,一旦出現特殊情況(比如這次疫情),巨大的壓力就撲面而來了。
還有一部分朋友則按部就班地讀書、考學、參加工作,拿著不多但比較穩定的工資,結婚,生娃,二胎……按部就班里面雖沒有什么大的波瀾,但在給倆娃報幼兒園、報興趣班時會做做取舍,給自己買書、報課時也得做做評估,再想到娃以后越來越高額的教育經費時會發愁擔心……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我們沒有很多存款,沒有額外的收入,還有房貸、車貸,甚至還有透支的信用卡……
但是,我們都想擁有更好的生活,想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想要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想要未來能夠順利養老,甚至希望財務自由……可是,沒有生意頭腦,沒有經濟知識,沒有理財意識……總之,我們手里沒有錢!
怎么辦?我們可以在《小狗錢錢》里找到答案。
《小狗錢錢》用故事的形式,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一步一步教我們學會怎樣怎樣正確理解金錢并使用它、支配它,教我們怎樣進行理財投資,進而達到富裕和成功。
該書的作者博多.舍費爾,擁有“歐洲巴菲特”和“歐洲第一金錢教練”的美譽。他通過著作《小狗錢錢》、《財務自由之路》,將自己數年的理財經驗和心得告訴我們,希望幫助我們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這是一套特別知名的理財入門書,書里給我們分享了走上富裕之路的四個階段,以及每個階段中的那些實用、易操作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啟發、引導我們這些普通人朝最終的大目標邁進,最終獲得成功。
? ? ? ? ? 第一階段:準備
1、 確立目標,目標要清晰、可視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目標,大的,小的,遠的,近的……但是有多少目標我們真正為之付出努力并實現了的?為什么有很多目標,在確定過一段時間后就被我們淡忘了,生活還是一如既往沒什么改變?
因為我們的目標,不清晰、不可視!
現在,按照下面的步驟來確定我們的致富目標吧。
第1步,在紙上寫下10個想要變得富有的原因(目標、夢想)。
第2步,從以上10個夢想中選出最重要的3個,把這3個夢想變成肉眼可見的圖片、照片,放進夢想相冊。
第3步,為這3個夢想準備夢想儲蓄罐。
這里的關鍵詞是:夢想相冊,夢想儲蓄罐。
夢想相冊,就是把我們抽象的夢想或目標,變成實實在在能看得到的畫面,可以經常被翻開,呈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能夠真實地感受到夢想實現了以后的那種擁有的感覺。
比如說,我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想要帶全家去九寨溝旅游,那我就要從網上找一些九寨溝的圖片,打印出來,放在夢想相冊里,經常拿出來翻看,想象已經達到目標后,一家人在九寨溝盡情游玩的情景。
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我們不妨回憶一下,去餐廳吃飯時,我們是不是對菜品圖片更有感覺呢?
夢想儲蓄罐,這是我們要為目標準備儲蓄罐,然后往里面存錢(當然是把收入進行合理分配后,能夠存入罐中的部分,這個后面會有具體分配方法),當達到目標數量時,就可以將夢想變為現實啦。
2、重要的心理輔助:成功日記。
我們是否能掙到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自信程度,自信程度決定了我們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我們根本不相信自己,那就不會去動手做;不去做,那一定不可能成功。其實很多其他事情也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去準備一個本子,在里面記錄我們做得好、做得成功的事情,每天記錄,至少5條,任何小事都可以。用我家大寶的話說:“成功日記具有魔力!”
無獨有偶,幾年前,我和愛人聽《哈佛幸福公開課》時,里面也有類似的建議,那就是寫“幸福日記”。那么,我們就將二者結合起來,帶孩子一起寫“幸福、成功日記”。這是自信和幸福感的積累,也是心智的賦能!
在通往財富的這條路上,我們總會遇到一些阻礙,除了一些客觀的阻礙之外,還有一些人會阻止我們實現目標,阻力甚至會來自于我們的親人朋友,比如說父母的嘲笑、愛人的不信任等等(盡管很多時候他們只是覺得我們的想法太瘋狂),但我們要堅定信念,相信自己。而“成功日記”就能夠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 ? 第二階段:走上賺錢之路
確定目標只是開始,而怎么實現目標則非常關鍵,否則夢想就永遠只能是美好的“夢”了。
1、方法:找到自己最大的愛好(興趣),并利用它賺錢。
《小狗錢錢》里的小主人公吉婭從她很多的愛好里發現,她喜歡小狗,而且每天都帶狗散步,那同時,就可以順便帶鄰居們的狗一起散步,這樣就可以賺到錢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看電影、翻譯、寫作、做PPT,PS......我們都可以從中挖掘到為自己帶來收入的點。比如如果單純地喜歡看電影,那變現不太容易,但同時還喜歡寫作,就可以寫影評等,這樣變現就容易多了。
因為喜歡,所以會更有熱情、付出更多,進而做得更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嘗試找到自己的愛好,并通過愛好去賺錢,即使是不作為主業,做個副業也很好。也許我們會通過副業變現發現不一樣的風景。
2、重要的認知改變。
認知改變一:金錢是“中性”的。
錢,就是用于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它本身不會主動作惡,也不會主動行善。很多人認為,如果有了很多錢,就會活得很幸福。但其實,人獲得幸福不幸福,和錢沒有太大關系。錢本事不好也不壞,只有它屬于了某個人,才會對這個人產生影響,幸福的人有了更多錢后會更幸福;而油濾悲觀的人有了更多的錢會產生更多煩惱。也有很多人說,錢可以讓人變壞,事實上,錢是可以暴露一個人的本性的,好人可以用錢做很多好事,而壞人則會把錢揮霍在一些蠢事上。
認知改變二:愛錢,并不可恥。
我們都想要變得富裕,只是有些人的這個愿望更強烈,而有些人卻假裝不在意這個事情。事實上,相當大一部分人希望自己更幸福,更富有,更成功。追求財富,是我們與生俱來無可厚非的權利。如果能夠更加富裕,我們會生活得更有尊嚴,并能夠更好地為自己和別人提供服務和幫助。
3、重要的行為規則:
行為規則一:72小時法則。
如果一個人想做一件事,而在72小時內還沒有開始行動,那他就有可能永遠都不會去做了。這就是“72小時法則 ”。 所以,這72小時(也就是三天),是一個人思考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成功與失敗的分界點。在這個時間內,你決定去做的事,可能就是邁出成功的第一步;而決定放棄,也就失去了成功的希望。
行為規則二:把注意力放在我們知道的、能做的和擁有的東西上面。
我們是否能掙到錢,最關鍵的因素并不在于你是不是有一個好點子,你有多聰明也不是主要原因,決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一個人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能做的、知道的和擁有的東西上的那一天起,他的成功就已經拉開了序幕。
這一點,我們還完全可以去將那些“不會的”“不能的”變成“會的”“能做的”。
? ? ? ? 第三階段:養“下蛋”的“鵝”
經過前面兩個階段,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收入,也就是說,我們已經走在了“致富”的路上。這樣就萬事大吉了嗎?不是的!我們還面臨怎樣分配、使用這些錢,如果不注重這個階段的學習、實踐,那我們的生活還是沒有什么變化:為錢發愁、月光、甚至生活狀況倒退……
1、“金鵝下蛋”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農家小伙兒,養了一只鵝,有一天,竟然在鵝籠里發現了一只金蛋。這樣的情況延續了好幾天。可是他是一個貪婪的人,他抱怨自己的鵝沒法向他解釋是怎么下出這個蛋的,否則他也許自己就可以制造金蛋了。他還氣乎乎地認為這只懶惰的鵝每天至少應該下兩只金蛋。他的怒火越來越大,最后,他終于怒不可遏地把鵝揪出籠子劈成了兩半。自那以后,他再也得不到金蛋了。”
2、學會合理分配收入。
書中給出的建議是,在有了每一筆收入之后,將50%存起來(成為“下蛋的鵝”),40%放入夢想儲蓄罐,10%消費。當然,我們拿來用時,這個比例是可以有一些小的浮動的,但一旦決定了最后比例,就要堅持執行它。
在這里,存下來的錢就是我們的“鵝”。我們不能因為各種看似“必須”的原因,讓我們的鵝越來越瘦,或者殺死我們的鵝,而是要它養得肥肥的,讓它下更多的蛋。
3、重要的認知改變:
認知改變一:降低每個月的貸款還款數額。
對于上面的收入分配比例,我們可能會提出質疑:我們不是小孩子,每個月要交水電費、物業費等費用,還要吃飯、買衣服、交孩子學費......。我們甚至會和書中吉婭的爸爸一樣,有了債務(比如房貸、車貸……),而且,我們傳統的做法是,每個月多還一點,早日還清債務,無債一身輕。
如果你也像吉婭的爸爸一樣存不下來一分錢,怎么辦?
書中給了我們一些答案:金先生給他們的建議是調低房貸的分期付款額,這樣一來,每個月手頭的現金就多了,把一半的錢存起來應急,一半用來支付自己,“喂鵝”。回來之后他們滿臉興高采烈。
在《巴比倫最富有的人》中也曾經提到,將一部分錢用于支付外債,一部分錢用來“支付自己”,否則把錢全都有用來支付外債,當債還完的時候存款卻是0。
認知改變二:“養鵝”初期,需要開源,更需要節流。
有些時候,這樣還解決不了問題,就需要我們開源、節流。
開源方面,可以像我們像上面說的那樣通過興趣愛好賺錢;節流方面,書中也給到了方法。
在包里放一個紙條,上書:“這真的有必要嗎?”這樣在收銀臺時,就會提醒自己不去花太多錢。
存錢和收入是相輔相承的,想要存更多的錢,開源節流一樣都不能少。
? ? ? ? 第四階段:將“鵝”養大,下更多的“蛋”
我們很多人是在用自己的時間和體力去掙錢,而故事里則教我們用“鵝”下蛋,也就是用錢掙錢。這樣,就需要我們找到更好的將“鵝”養大的方式
1、找人幫忙,分錢,讓賺錢速度加快。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么多人用這樣的方法,幫助自己賺更多的錢。比如,一些公司給員工按一定比例設置業務提成,這樣,員工掙錢越多,公司掙錢也就越多。還有很多線上課程的推廣,設置一定比例的推廣返現,越多的人推廣,個人返現越多的同時,課程設計者就有更高的收入。
這是收入快速增加的一個方法。
2、基金投資。
故事里,吉婭在金先生和陶穆太太的影響下,開始將她的鵝養大,她選擇的理財方式是基金。當然,理財方式不只基金一種,最常見的還有股票。
那基金是什么?什么樣的人適合購買基金呢?
簡單來說,我們購買基金的錢,會由專業的基金經理人拿去投資股票,因為基金經理在投資方面相較于我們來說更加專業。當然,基金經理有會遵守相關規定,而錢是由銀行保管,我們也就不用擔心這些錢的安全問題,不會有基金經理人拿錢跑路的危險。
所以,像一些沒有時間、沒有相關知識,或者沒有興趣親自買股票的人,就可以選擇購買基金。
故事中的基金不是我們常說的貨幣基金,而是類似于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投資的也是一籃子股票,短期內波動比較大,但基金持有的時間越長,越能減少短期的風險。投資指數基金的錢,應該至少是5年左右不用的閑置資金,這樣遇到虧損時,才會安心地繼續持有,等估值高時再賣出,最終獲得收益。一般指數基金投資在5年以上,收益會在10%以上。
巴菲特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向大家推薦指數基金。
《小狗錢錢》中12歲的女孩吉婭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標,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找到賺錢方法,學習理財知識,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富裕。我們從中學到了什么?我們是否意識到,財務自由雖然不是很容易,但是也沒有想像中那么遙不可及。只有做出嘗試才就能真正體會到改變!
“豐碑無語,行勝于言”,如果我們想要走上通往財務自由的路,并走得好,走得遠,那么現在就開始吧,就從確定你的夢想目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