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天的消息,魏斯評級給出了第一份數字貨幣的評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EOS和ETH獲得了在此領域的最高的“B”評級,而BTC只有“C+”。
整個圈子,瞬間炸了,各種爭論,各種抱怨,各種陰謀論都出現了,一個評級報告居然掀起了那么大的波瀾。
好吧,那么我也不能坐視了,下面我來給大家解讀下,EOS究竟是何德何能,獲得這個評級的呢?
首先我們得了解下魏斯評級,關于它的權威性、獨立性和專業性,我特意去找了些相關資料,和大家分享下。
魏斯評級是美國領先的獨立評級機構,評定范圍涵蓋美國銀行、信用社和保險公司,以及主權國家和全球主要銀行。魏斯評級不向被評定的機構收費并且也不受任何形式的政治壓力。
通過堅持其獨立的商業模式,根據美國審計署(GAO)199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魏斯在未來壽險和健康險公司倒閉預警方面的表現優于標準普爾、穆迪、A.M.最佳和達夫菲爾普斯(即現在的惠譽),同時由按照美國審計署的研究方法所做的后續研究顯示,相比其他競爭對手,魏斯能更好地找出最安全的保險公司。
同樣,魏斯是唯一一家能夠在2008-2009年債務危機前,提前識別基本所有破產或需要聯邦救助的主要銀行的評級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2年,魏斯曾經將美國的主權評級評定為C-,而同期中國的評級為A-,從這個事情咱們可以了解到,魏斯的評判標準和價值觀,是摒棄了政治及文化偏見的獨立量化標準,這是我們對魏斯評級關于數字貨幣的報告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給出高度評價的主要理由。
魏斯這次評級所秉持的主要標準如下:
- 加密貨幣風險指數主要評估(a)不同時期內其相對和絕對價格波動,(b)從其價格最頂端跌到最底部的大幅下跌情況出現的頻率和強度,(c)市場偏見,不管是看多還是看空的偏見,以及其它因素。
- 加密貨幣回報指數主要評估(a)和移動平均值相比的回報,(b)參照基準值得出的絕對回報,(c)平滑收益和其它因素
- 加密貨幣技術指數主要評估其匿名性的程度,自身內部治理能力,升級能力,能效,擴展解決方案,同其它區塊鏈間的對接可操作性以及其它技術上的優勢或劣勢。
- 加密貨幣基本面指數衡量的是其交易速度和可擴展性,市場滲透力,網絡安全性,區塊產生過程的去中心化程度,網絡容量,開發者參與度,公眾接受度及其它關鍵因素。
接下來,我嘗試抽絲剝繭,從每個標準來分別看下,EOS究竟為什么可以“B”的當前最高評分。
標準1:風險指數
在風險指數層面,魏斯考量的是數字貨幣在多時間維度上的的絕對以及相對的價格波動,從高點到低點的頻次以及價差,市場對于價格的看法是樂觀還是悲觀。在數字貨幣領域,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是,其價格波動和頻次相對傳統的標的是非常高的,我覺得這也是數字貨幣整體無法上升到“A”級評分的主要原因。而從歷史上看,大部分數字貨幣都會跟隨比特幣的波動進行相關性波動,即在價格波動性角度來說,很難有能夠獨善其身的幣種存在,大家可能都維持在相差不多的量化分數。
不過,我們最近的行情文章里也說過,EOS在近3個月里多次走出了獨立行情,走勢相對很多根基不牢社區不明的項目,已經是非常穩健,而且趨勢整體向上,更難能可貴的是,這還是在EOS距離主鏈上線還有半年時間的項目早期,呈現出來的形態。所以,EOS在價格波動區間的逐步上升以及市場、社群對項目上線之后的熱切展望,讓EOS在市場對于價格方向的評估這一標準上占盡了便宜,所以我認為,魏斯在這一標準上給出EOS的至少是“B-”的評價。
標準2:回報指數
在回報指數層面,魏斯參考的是,和移動平均值相比較的回報率,基準之上的絕對回報,收益的平滑度,以及一些其他標準。從絕對回報來說,如果是眾籌時候的6元價格,目前是90元,大概是15倍回報,其實不算高,不過考慮到EOS生態的巨大潛力還遠遠沒有體現出來,絕對回報的預期上限是足夠高的。收益平滑度,即在每個時間周期的收益是以比較平滑的曲線獲得的,不會出現一段時間很高,一段時間很低的的極端情況,我們可以參考下EOS近3個月的每周漲幅,可以看到,在每個月,EOS都維持了相對穩定、相對平滑的漲幅,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標準上,EOS應該獲得“B-”左右的評價。
標準3:技術指數
終于來到了EOS優勢非常突出的技術指數,咱們一項項看:
匿名性:EOS的優勢并不在于匿名性,所以此項得分不會很高,但也不會太低,比較平均
內部治理能力:EOS可以說是目前唯一一個自建治理憲法,并存在治理委員會職能的區塊鏈項目,而完備的內部治理,將增加項目的決策效率,動態調整項目的參數以符合市場變化,并且極大減少項目社群分化(硬分叉)的可能性。在內部治理能力上,EOS無愧為“A”級水準。
升級能力:目前大部分區塊鏈項目是通過軟、硬分叉來進行升級的,這樣在升級過程中會有鏈分化的危險產生,而EOS的升級是通過鏈上投票的方式來決策的,公正、透明、不可更改,我們在EOS白皮書上可以看得到,升級需要提交動議,并且得到21位見證人節點中的17票贊同,然后持續30天以后才能進行,并且進行的過程也需要一個2/3票數贊同的冷卻時間的流程,所以可以認為,EOS的升級能力是基于民主和憲法的快速決策過程,增加了效率和確定性。此條我認為得到“A”并無異議。
能效:EOS采用DPOS機制,無需礦工挖礦,也沒有手續費,通過每年增發5%的代幣方式來獎勵見證人節點記賬和提供計算資源,所以其能效就是實實在在的支撐系統的計算資源(CPU、硬盤、內存、帶寬),而不需要無效的數學計算,所以能效沒有任何浪費,可獲得“A”評級。
擴展解決方案:EOS在設計的時候便把擴展性做為主要目標之一,目前EOS的擴展性體現在側鏈機制上,即主鏈飽和之后,通過開通(無限)的側鏈,并且主鏈、所有側鏈之間可以互相通信的方式,來擴展整個生態。這種側鏈的設計方式不僅優美精巧,而且已經被現有的各種側鏈項目證明是行得通的。所以無限擴展是可以實現的,可獲得“A”評級。
跨鏈操作:EOS可以通過側鏈機制,進行主鏈和側鏈,側鏈和側鏈之間的跨鏈操作,并且還定義了跨鏈操作的通信標準,如果隨后的其他公鏈項目支持了這套通信標準,那么也可以和EOS實現跨鏈通訊。
在技術及架構層面,EOS獲得“A”級評價,我覺得是當之無愧的,魏斯應該也是那么看的。
標準4:基本面指數
基本面指數上,EOS也是獨當一面的,咱們也是分開看:
交易速度和可擴展性,EOS的設計目標是100W+的TPS,不過鑒于這里有爭議,我們可以認為第一個目標是10w+,這個已經是BM之前的系統(bts及steem)的理論系統性能了,我認為實現概率相當高,此處可有“B”。
市場滲透力,目前EOS在歐洲、韓國、中國、美國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活躍的大型社群,Dapp開發團隊也在不斷地增加,Block.one也在不斷地和VC機構合作來促進EOS的市場滲透,目前也可以獲得“B+”分數。
網絡安全性,因為EOS的主鏈還未上線,并且EOS白皮書對這里的細節披露信息不多,不過考慮到BM之前的系統并未出現過嚴重的安全問題,安全性上暫且可以獲得“C+”的分數。
區塊產生過程的去中心化程度,這里是很多人對EOS提出質疑之處,認為EOS只有21個節點產出區塊,屬于去中心化不夠的系統,我們在之前的分析中提到過,EOS的涉及第一目標:性能,決定了必然在公平層面會做出妥協;并且dpos機制已經3年以上的實際運營經驗中得到了合理性的確認了。在有爭議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給EOS打出“C”的分數。
網絡容量,基于EOS的高性能和擴展性,我們認為EOS網絡容量是非常大的,評級為“B”。
開發者參與度,目前來說,EOS的開發者雖然沒有以太坊那么多,但是石墨烯引擎已經誕生2年了,很多開發者已經基于石墨烯開發了各類公鏈項目,所以在技術上是有一定積累的。“B”級沒問題。
公眾接受度,這個是未來EOS的獨有優勢之處,因為EOS不需要轉賬和交易手續費,所以在EOS上開發的任何DAPP,其使用門檻和現有的App是一樣的,可以免費試用,這里評級為“A”。
綜合來看,EOS的基本面指數維持在“B”應該是沒什么爭議的。
總結
魏斯對EOS的4個評判標準,我們分析下來,應該是風險指數:“B-”;回報指數:“B-”;技術指數:“A”;基本面指數:“B”,我們暫且認為4個標準對于最終評定的分數權重是一樣的,那么就可以得出魏斯對于EOS的最終評級:“B”級。
當然,魏斯內部的評級流程一定是更為復雜和專業的,我只是根據我對于EOS的理解,推測了一下魏斯的評級過程,科學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夠看到,傳統評級機構已經開始關注數字貨幣,并且采用了專業團隊嚴肅地研究、分析數字貨幣,雖然目前是一個相對初步的結果,不過仍然從商業、金融的視角上,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我們明白,EOS其實并非是完美的,它在系統實現上,為了主要設計目標的實現,會犧牲一些看起來也很重要的因素,而且在最終形態上也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但是,世界上本就沒有完美的系統,只有為了解決實際問題,現有的方案的比較和取舍,而我們對EOS的了解、認知、分析,會幫助我們在取舍上做出自己的判斷。
這是魏斯想要做到的,也是引力區想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