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婚姻,一旦變成交易,根本經不起任何風雨,分離只是時間問題”
大街上被求婚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男朋友借口去上廁所,路邊突然竄出來一隊人把你圍在中間,一曲《marry me》唱罷,人群豁開一個口,紅地毯鋪到腳下,盡頭的男朋友一身正裝款款走來,單膝跪地,掏出鉆戒,然后接受所有人山呼海嘯的祝福。
完美,如果你也愿意的話。
然而并不是每個故事都能像電視劇一樣收獲大團圓結局,一則“廣西南寧男子街頭求婚遭拒”的視頻再次刷爆了微博朋友圈,其實段子內容已經被題目概括出來了,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女子喊出“你家連個廁所都沒有”這句話時的歇斯底里。
因為情深,所以絕望。喊出那句話的這一刻,姑娘心里一定是清楚的,被她丟到地上的不只是這段感情,還有一種叫做自尊的東西。那就應該去斥責她嗎?
恰恰相反,婚姻不是過家家,裸婚也從來都不是什么浪漫,跟有錢男人在一起未必全是壞事,和窮的男生過站在道德至高點的日子也未必好,更重要的是在這段感情里得到了什么。要清楚的是,物質上的匱乏很難用精神來彌補。
有好事者企圖去扒出兩個當事人的情感歷史,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兩個人都是受害者。參與人數逾四萬的投票結果顯示,有43.7%網友認同“結婚還是要有經濟基礎才會幸福”。
要面包還是要愛情?這大概已經成為了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樣的玄學問題。其實愛情也好面包也好,都不是長期保質的,選面包怕出軌,選愛情怕受窮,最為重要的一點區別就是,面包可以一眼就丈量出大小,而愛情不能。
那么愛情一定要有,面包也不想丟,應該從哪里下手呢?首先請你相信,這個世界上,除了六合彩這種小概率事件,沒有什么是不付出就可以輕易得到的。
學姐和大叔曾經有一段愛情。湊巧的是,我兩個人都認識。
大叔其實并不老,三十出頭,做事干練,為人親和。而學姐呢,是個有思想有深度的姑娘,作為曾經的學生會主席,她的能力也是被一眾朋友所熟知認可的。
兩個人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相遇,驟然摩擦出火花。學姐自己也吐露過,當時她喜歡大叔的最大原因就是她覺得大叔特別成熟,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她覺得自己身邊的男人都像個孩子。
我當然不服,巧言令色的爭辯,學姐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就算大叔和你一樣成熟,可是大叔比你長得帥呀。
媽蛋,說到底還是個看臉的世界。
玩笑歸玩笑,其實我們都很看好這段感情。畢業之后,學姐果斷去了大叔所在的城市。在這一年里,學姐很少更新自己的動態,我也就慢慢地和她疏遠了交流。直到前陣子機緣巧合和她聯系上了,一起出來吃飯的時候她一個人,這才知道她和大叔已經和平分手了。
我當時不明白,大叔各方面不是都挺好的嗎?學姐答,是的,可唯獨只有一點不好,就是我們聊不來。她說,大叔幫了她很多,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上,可自己跟不上大叔的腳步。簡而言之,兩個人聊天總聊不到一個頻率上。
就工作和努力程度而言,雖然兩個人相差了幾年的光陰,但也并沒有拉的太開。這種跟不上不是事業層面的,而是精神價值觀上的。大叔總覺得她現在經歷的事情只是小事;她偶爾和大叔聊起一兩部電影,大叔把男主角的名字弄錯了五次。
物質條件不同倒沒什么,關鍵是經歷和喜好不同,兩個人勢必有一方要做出妥協去適應另外一方。在這個過程里,有些人會覺得這是理所應當,欣然接受;另一些則逆轉不能,于是只能拖累兩個精神,直至倦怠分手。
愛情和面包從來都不是一體兩面的悖論,面包是生存的物質基礎,愛情是兩個人之間絕對必要的意識交流。
反觀“你家連廁所都沒有”這一句,也許乍一看會覺得女主需要的是一個能遮風避雨的家,但我更傾向于認為,她需要的是男朋友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即使現在沒有,也能夠為之拼盡全力博得一個安穩的未來,而不是借悠悠眾口求婚以滿足當下的所謂浪漫。
身邊也總是能夠找出這樣的例子。朋友點點和她老公在結婚的時候,全身的家當只有一輛車,嗯,就是出租最多的那種二手普桑。老公家里父親早逝,母親待業,還有一個弟弟,所以他早早的就挑起了家里的大梁。
點點的壓力不小,父母極力反對,原因無他,作為至少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條件的女孩子,不愿意自己的女兒委屈至此。不得不說,當前社會的普遍看法,男方條件差的輿論影響比男高女低要復雜的多。
好在愛情能夠給予的不只是耳邊情話,點點的老公聰明,并且努力。工作雖然辛苦,收入也在水漲船高,不僅在股市大跌之前賺得一筆抽身而退,又在房價暴漲之前著手置辦了一套房產。
最重要的是,兩個人結婚許久,還是一樣合拍。點點不會因為家庭條件去輕視他,她老公也不會想著倚靠點點去攀附家庭,相似的價值認同感讓他們越來越能挖掘對方的優勢,乃至于一個眼神,相視一笑,就可以明白對方在想些什么。
他們做到了自己的獨立,人格魅力也疊加增長,家庭品質也就有了保障,父母也逐漸接受了點點的選擇。
廁所不能成為求婚的前提,就像愛情也不能被當作是一場交易。老一輩人的處世法則里有一條叫做“門當戶對”,當的是物質,對的是修養和三觀。而在社會化的觀念里,財富對生活的價值被無限的放大,但其實所謂的門當戶對并不一定是指物質上的。
因為婚姻是一個家庭的建立,無論誰來選擇,如何選擇,對這個結果履行責任的都是我們自己,兩個人有著相似的成長經歷,相似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為了相似的目標而并肩同行。
知道自己有什么,知道對方要什么,知道自己能給對方什么,知道什么是門當戶對,不委曲求全,也不好高騖遠,方能找到幸福一生的愛情。
愛情是個奇妙的東西,如果它還沒有來,從門當戶對的群體里尋找,成功幾率會高一些,如果它來了,是否門當戶對,可能也沒那么重要。因為,其他問題應該都有辦法解決,但若丟了愛情,下次它是否再來,什么時候來,誰又能說的清楚呢?
喜歡是最大的贊賞,評論是最好的鼓勵。
看得上的就戳下關注咯~
轉載請私信,不告而取視為竊也,保留所有追責權利。
有寫的不好的地方歡迎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