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為人所知,以及被留下來的特瑞達堡 [20/06/2017]
在綺色思(Cesis)附近有一個著名的旅游勝地:喜桂達(Sigulda),以各種白色丶紅磚的城堡著名。另人意外的是,波羅的海三小國確實比西歐國家更完善的保存了中古世紀的建筑和生活痕跡。我們造訪的紅磚城堡名為特瑞達堡(Turaida Castle),由13世紀初艾伯特主教在利臥尼亞(Livonia, 拉脫維亞的前身,包含一部分的愛沙尼亞和立陶宛)成立的德國殖民地所建。
在學校,我只有一年的時間學世界地理。冉佳開玩笑說:「拉脫維亞的歷史大概只有分到十分鐘吧?」 不,自然組連十分鐘都不到。對我們來說,波羅的海三小國好像是一個名詞,只要知道他們是哪三個國家的集合就夠了。親自到拉脫維亞旅行,確實感覺到濃濃中世紀歐洲的味道。彩色的低矮房子丶石建的城堡丶石子路街道和美侖美奐的咖啡店,桌上都有鮮花和臘燭。每家的餐巾紙各有特色,有紫羅蘭色丶也有圣誕灌木的綠和奶油黃交錯搭配。
拉脫維亞的歷史長什麼樣子? 我的想像不出來。在特瑞達堡的博物館里,詳細的介紹了拉脫維亞的中世紀史。在9世紀的時候,拉脫維亞已經發展出成熟的社會,有守衛城市的騎士和主教和農民的階級制度。比起還停留在部族社會的法國,拉脫維亞是相對先進的。有鐵制品的牦丶也有各種醫療用的草藥和裝飾的銀飾鐵器。不幸的,在接下來的幾世紀,接連被德國丶丹麥丶瑞典丶俄國各國爭奪統制權。現在拉脫維亞的城堡大部分是在13至14世紀為德國所建。 在首都里加,隨處都是德式建筑的風格,Karin說,有些保存的比德國還好。
有個玩笑是這樣說的:愛沙尼亞人總是喜歡問拉脫維亞人:「你們有幾個島?」 藉此來嘲笑拉脫維亞一個島嶼都沒有,而愛沙尼亞有兩百多個。雖然如此,但拉脫維亞卻是一個充滿森林的國家。騎腳踏車離開首都里加,一路上都是細瘦樹干的樹木成片成群成海。高速公路兩邊是林,房子對面是林,林外亦是更深的森林。從特瑞達堡的主塔上眺望,無垠無際的森林蔓延到天邊,簇擁著我們。森林的味道,樹的味道,和河流清新的味道。啊,我是城市的孩子,但是我喜歡這里。
記於 Sigulda, Latvia, 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