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聽的音頻主要還是集中在聽歐麗娟老師講的《紅樓夢》講座,但是隔個幾天或者十來天會翻到裴裴老師的《生活備忘錄》去看一下她是否有更新。今天看到她又有更新便進去聽了。這期的更新名字叫《我有我的一套,老天自有一套》。她講了講她自己最近因為眼疾導致最近幾乎不怎么看書,一直想戒戒不掉的手機最近也戒掉了。因為她感覺自己要瞎了,那種恐懼導致她做出了改變。每次聽她的音頻之后,我越來越相信病痛可能是每個人這一生中都要經歷的一些苦難,或早或晚吧。
她還說到她最近開始有一些念頭想要到鄉村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她想回歸自己像童年時的那樣簡樸生活,想要成為陶淵明,王維。其實我前不久偶爾發呆的時候,腦子里也冒出過這樣一些想法:如果再過幾年,孩子們都上大學的年齡了,老馬也如愿提前退休(提前結束他的職業生涯),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離開這座城市,去租一套帶小院的房子,過上理想的向往的生活呢?但腦子里又想起漸漸變老的父母們。雖然我們想著規劃退休生活,可能是到處旅行,想著都是輕松愜意,但是如果一旦有哪一位父母先走了或是不能自理了,我們就要承擔起陪護、贍養的義務和責任,不可能像我們規劃中那么自由自在,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的。
裴裴老師的《小日子》和《生活備忘錄》聽下來,可以看到她這幾年不斷產生出新的想法,有的實現了,也有不少因為客觀條件也就放棄了。這讓我看到了一個人或者說每個人可能都會有很多時候會產生想法,然后又會放棄,有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惰性但也有可能是因為一些不可抗力,這讓我越來越對“放棄”這事兒不再糾結,也不再苛責自己了。該來的來該走的走吧!
2
最近感覺自己是不是因為年紀大了,越來越扣扣搜搜的了,似乎變成了以前自己不喜歡的模樣。以前覺得買菜的塑料口袋隨手就扔了,現在會把它們放在盒子里用來放餐廚垃圾;以前超市的海報看完就扔了,現在會把它們折成一次性垃圾盒,用來當垃圾盤使用;家里的廢舊紙箱和衣物以前是順手就扔,現在會存放好周末帶孩子們一起去賣掉;一張廚房濕紙巾以前擦一擦就扔了換一張,現在可以一張紙從廚房瓶瓶罐罐到廚柜上下擦完;一張洗臉巾可以洗完臉后把洗臉臺附近都做一圈小清潔。這些以前覺得都瞧不上眼的行為,現在卻做得相當開心。
可能也與在小紅書看到的一些追求極簡生活的視頻有關系吧,覺得原來人可以選擇的生活方式原來可以這么多樣,并不僅僅是只是以追求消費、享受為目標。以前我覺得有些小家子氣的行為,或許人家只是選擇了當時我不認可的生活方式而已。現在我心里更加篤定地覺得,我以前所討厭的或喜歡的人或事物未必真的值得討厭或喜歡,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對某些人或物帶有太過強烈的偏見,那只是因為自己太過狹隘,不夠寬容。
晚上和老馬逛了超市還順帶拿了些海報回來,孩子們睡了后,我在洗腳,老馬在研究海報我笑著說:“老頭老太太大半夜不睡,還在研究海報折扣,太好笑了。”晚一點,我坐在餐桌邊,一邊用海報折紙盒子一邊聽音頻,享受這個心靜手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