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我那萬年不漲粉的微博突然彈出一條消息 ——「極光推送」關注了您。OMG,我司官微誒!興沖沖點進去看......ok,fine. 標準的企業官微,讓人毫無瀏覽的欲望。
可能會有人抬杠了,你個人的工作是運營,愛好則是攝影這些偏文(zhuang)藝(bi)的東西,而極光推送是面向開發者的,你不是我們的目標用戶,你當然不感興趣啦!果真如此嗎?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么?
讓我們看看「極光推送」官方微博的七宗罪
-
不要轉發亂七八糟的微博
從第一眼說起,昨天(2017.02.27)官微轉發的一條「安卓壁紙」的圖片微博。
三問 —— 有關行業嗎?有關企業嗎?有關用戶嗎?
如果都沒有的話,那為什么要轉發?!
可能又有人抬杠了,極光的圖片和極光企業不就相關了嗎,trust me,nobody notices,何況是來自營銷號的微博。
(利益相關:曾被幾百萬粉的營銷號盜過圖的不知名博主)
-
注意你的文案
還是上面那張圖,有人能告訴我 [xkl哈哈哈] 是什么嗎?
iPad 上顯示如此,手機客戶端上顯示亦如此。我當然知道它是綠色小恐龍的表情,但這不重要。只要用戶看到的不是綠色小恐龍,那用戶就會覺得這條微博不走心。(諸如此類的錯誤還有很多,不列舉)
鍋是新浪的,但你得背。
-
你不應該成為一個新聞小廣播
我遍歷了前 20 條微博。其中「頭條文章」6 篇,「極光社區」文章(或技術問題釋疑)4 篇,「極光日報」8 篇,「其他」2 篇。
文章是屬于非碎片化閱讀的文本,而且占了一半的微博量,如此高密度的文章發布,對用戶來說是高壓行為,那么用戶只好 —— 把它跳過去。
簡而言之,單向輸出,談論的話題大多關于自己的企業,卻不去關注用戶。
-
微博發布時間沒有規律
其中話題 #極光日報# 的微博發送是比較好的,但總體來看,微博并沒有覆蓋到各個高峰時間,發布的時間比較隨意,在此不做贅述。
-
缺乏互動
在正式的行文之外,如有與同行或競爭對手恰如其分的對話,并且有適當的幽默和調侃,是可以集結一批和自己可能有同一訴求的友博,通過互相轉發之類的行為,彼此增加曝光度。
-
你得像個人
微博是一個情感平臺的產品,在這個平臺上,讓一個人和企業形成聯系是不太容易的,但人與人產生聯系卻容易得多。而這種「降維打擊」,顯然我司官微并沒有很好地踐行。
舉個例子,「博物雜志」。這個微博本是博物學科普雜志的官方微博,但現在不僅成了個人,還成了個網紅。偶爾履行官微的責任推廣自己產品時反倒讓網友覺得趣味橫生。當然這個屬于極個別的例子。
再來看一個,「海爾」微博下面各大官微的搶熱門,或許「海爾」已是網紅級別的官微,但評論下方各大官微的搶熱門和逗趣兒,是不是讓官微更加活生生了呢?
-
這一條主要用于緩和氣氛
RT
那我們再看回文首,「讓人毫無瀏覽欲望」這個命題已然成立。
事實上企業微博確實難以運營,一來內容比較框定,二來新浪微博的 feed 算法對企業微博就不太友好。但誠如@小圈梨 所說,
你在或不在微博上,問題不會消失,投訴、抱怨不會消散,你只是切斷了一個和目標消費群體交流的平臺,頗有掩耳盜鈴之味。
如何改善
內容為王,圖文并茂,對癥下藥,贖罪七宗
-
基礎建設
樹立明確的賬號定位;
完善全部資料和設置;
規劃發布內容(原創&轉發);
-
好看的臉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
有趣
有趣是分享的第一動力,因為有趣所以轉發;
實用
關于本行業,同時又對用戶有用的內容,這方面能讓用戶較長時間駐留;
相關
盡量讓微博內容泛行業化,多關注用戶而不是僅僅關注自家產品;
-
注重互動
作為一個社交媒體,有了內容建設后,互動是第一要義。
與優秀行業微博的互動:
與同行業甚至與友商的互動,其一能互相導流增大曝光度,其二是能讓關注者察覺到該微博不是一個新聞小廣播,而是有血有肉的一個人,這樣更容易拉近與用戶的距離。
與活躍粉絲的互動:
每個品牌都有擁躉者,這些網友往往會義務地為品牌做宣傳,當然前提是我們有足夠的內容去吸引并挖掘這批網友,而這個又要回過頭看內容建設的功力了。
最后
不要自稱小編,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