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盡還生。
念柳外青驄別后,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弦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
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
----秦觀
今日讀宋詞,突然讀到秦觀,一下子被這首「八六子」給迷住了,本來就個人喜好而言,我是比較喜歡蘇軾、歐陽修、辛棄疾等的詞,他們的詞豪邁、達觀、于蒼涼大氣中又摻有平和、自持的冷靜。
我一直覺得人可以內斂或外向,但格局卻是需要大的。太多的悲春傷秋、離恨別愁,讓人變得尖銳與狹隘,一個作者如果獨獨只觀注于自己的一己之樂或一己之悲,無法跳脫個人的局限,上升到時代或人生的高度去做整體分析與縱深的思考,是無法寫出有深度的作品。
但今次讀此詞,只覺得分外的空靈含蓄,婉曲幽美。
「恨如芳草,萋萋刬盡還生。」讀到第二句,就覺得相當的優美,離恨就如同連天的芳草,如此的綿密,如此的繁多。「刬盡還生」更是寫到極致,這種離恨就如同李易安的「才上眉頭,卻上心頭」一樣,無法消除。
這一句既寫出了眼前的景色---芳草,又將心中的情—離恨渲染得淋漓盡致,形象生動,真是絕妙。
「無端天與娉婷。」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僅一句,一個女孩的妙曼身影與美好氣質就躍然紙上,好的文字真的不需要多。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此句化用了杜牧的「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很顯然,秦觀的此句語言更工麗,景語情語的運用更貼切、自然。
秦觀是一個相當有天賦的詞人,他的詞練字功力非常高,留下了許多美玉般的詞句,如今讀來,依然感動千年后的讀者。
如此想來,大江東去是美的,月迷津渡也是美的,大江的壯闊并不能掩蓋月色的清輝,因為,這里面都滲透著詞人的獨特的生活經驗與個性色彩,唯有獨創性才是真正的生命與靈魂。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參差錯落的世界,但有趣的靈魂一定都閃耀著特立獨行的光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