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35年到如今的2017年,83年的歷史。那段動蕩的年代,燃著不熄的星星之火;到了如今和平的時代,星星之火傳承猶在。12月9日,傳承之歌在江西財經大學麥廬園大禮堂奏響,江西財經大學第33屆合唱藝術節曁12.9大合唱在今宵拉開帷幕。
江財學子秉持著“信、敏、廉、毅”的精神,響應著83年前的那第一聲號角;江財人牢記著“敬業樂群、臻于至善”的風貌,高歌著如今的江財之聲。學生通訊社校報記者在這洪亮的江財之聲中,尋覓著傳承者的身影。
傳統時尚,文化傳遞
何為傳統,何為時尚,如何將兩者結合到一起?129合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會場結束后,江西省音樂協會主席鄧偉民面對如此之大的盛宴感嘆道:“江西財經大學此次舉辦的129大合唱非常成功,從組織到歌曲都很完美,尤其是歌曲將現代的動作和傳統服裝結合在一起,讓129大合唱有了不一樣的風度,充滿了新的生機。”鄧先生的話語不難體現,此次的活動充滿了活力和新奇,較往屆大合唱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新的嘗試。
面對座無虛席的會場,鄧先生很新穎的提出,對于江財人來說,129大合唱就是江財的“春節”。這種說法恰到好處,這次活動大家線上、線下齊聚一堂,這可謂是全國各地的江財人聯系在一起的契機。這個時間段,大家一起快樂、一起光榮、一起懷念,所謂心靈的交流就是這樣的吧。與此同時,江西省群眾藝術官館長江麗君表示此次活動的規劃嚴謹,尤其是將節目單制作的非常詳細,各個方面都考慮周全。
校長盧福財更是贊揚此次一二九的高水平的演出。“舞臺效果非常好,演出非常精彩。體現了我們江財學子的精神風貌和當代大學生該有的精神狀態,彰顯了十九大中強調的文化自信。我為你們自豪!”
在時而激昂、時而平緩的合唱之后,每個人都有很深的感觸,內心的那一根弦也被撥動。校黨委宣傳部部長王金海也不例外,他談到這次活動影響力時激動的說道:“線上5萬人的觀眾!這說明什么,這說明了擁有江財情懷的人越來越多了!將江財視為家鄉的人不再是少數了,如今的江財是他們心中的歸屬。”
“傳承不易,三十三年的傳遞,中途遇見非典的磨難,但仍舊堅持的辦了三十三屆,這期間的經歷對于全體江財人的人生意義都是不言而喻的。”在談及129大合唱的歷史時,王部長感嘆道,“到如今,129大合唱已經成為江財的傳統,它代表著江財已把對國的熱愛放在心中,早已不可或缺。”
傳統和時尚的結合,作為江財的“春晚”,129大合唱承擔了許多人的記憶。三十三年的變遷,改變了許多事,依舊改變不了,江財人對129大合唱的熱情,更加改變不了江財人“信、敏、廉、毅”為國效力的決心。
同心江財,共聚“新春”
身為一名教唱的老師小玲,在被問到是否有信心那好名次時,非常肯定回答道:“有,雖然我們排練的時間非常的少,但是看到學弟、學妹們在這么短的時間還一直堅持著排練,我很感動。”
“我認為我們這個團隊站在這個舞臺上真的很不容易。”校團委藝術團團長賀棐回憶道:“聲歌隊十一月中旬才開始訓練,其實相對學院來說已經是比較晚的了,而且隊員有來自十六個不同學院,兩個不同校區,橫跨三個年級,很難協調大家的空閑時間。但是聲歌隊還是保證了每周四個多小時專業老師進行上課指導、和伴奏進行合排。”
遠在各地的校友,紛紛回來參加這次的活動。他們在工作之余,排練、合聲。這次校友團是由不同的年齡的校友組成,但是這不影響他們的合作,他們依舊辛苦排練。“為何要參加這次活動?”江財校友回答道:“我們這次回來主要是為江財做出一份貢獻,讓我們的足跡時刻出現在江財,表達我們依舊心系江財。”
作為這場“春晚”的觀眾小越,他是為觀看這場比賽和為學院加油而來。“我們學院非常重視這次活動,每天至少排練兩次,晚上甚至到十一點才結束。”小越對于參賽人員談到了自己的祝愿,“我很希望他們能夠拿個好名次,不枉這么辛苦的訓練。”
從教師到參賽選手,每個人都付出了自己的精力和時間。風雨無阻,他們都依舊堅持在排練的一線。為了這份榮譽,他們誓言團結一心;為了這場“春晚”,他們要留下最動人的歌喉。作為場下的觀眾,他們代表各自的學院,將每個人的心愿都帶來了。在這里他們有著共同的目的,有著同樣的標準,他們都是這場“春晚”的主人公。
服務于先,默默于后
對擔任后勤組總指揮的校團委常代會監委會主任趙天睿來說,今天是個忙碌而充實的日子。盡管中途出了一點小岔子,他還是成功解決了問題,并圓滿地完成了本職工作。最重要的,評委老師的贊賞也讓他欣喜不已。
“我們很感激鄧主席的認可,” 趙天睿難掩神色中的激動,“這種贊賞同時也是鼓勵和鞭策。”
趙天睿只是默默付出的后勤大軍的一部分。后勤分為領導小組、道具組、統分組、秩序組等共十三個小組,分別在會場、候場以及后臺各司其職,分工明確,對接高效。在這次活動之前,他們開過很多次會議推演活動進程,爭取達到無縫對接;在現場,他們也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保持高效溝通。而事實證明,他們的工作是極其成功的。
“我覺得,后勤人員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服務精神,”談及工作,趙天睿就變得認真起來,“如果沒有服務精神,很難堅持下來。第二就是要有團隊意識,各司其職才能為大家呈現最好的演出效果。”
候場區的工作人員也同樣忙碌,“今年是在麥廬舉行,因此后勤各方面工作都要比前幾年更加方便,也就能更細致一些。” 法學院的小李告訴我們的記者。“我們還給他們每個人準備了一個暖寶寶,”人文學院的小瑤笑著用手在身前比劃了一下,“貼在這,他們就不會太冷了。”
“對選手想說的話?我想想,” 趙天睿沉思后說道,“我覺得,最后的結果并不代表什么,真正重要的是,在這一個月里,他們成為一個具有凝聚力的集體,一起為了學院的榮譽去戰斗,這樣的經歷才是彌足珍貴的。”
那段革命的火焰,不顯于世,留在我們心中。不論場上、場下他們都懷著那一份傳承為之努力著。129大合唱即將閉幕,但那段傳承永不會結束,它會隨著時代而延綿下去。
出品單位:江西財經大學學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