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話題:如何看待女性不想結婚?
女性網友表示:我條件不差,婚后成了老媽子還得被指責,憑什么?離婚率太高了,好男人一個接一個淪落,嫁人還不如養寵物。
有人說,圍城里的人想出來,圍城外的人再也不想走進去。
2018年公布的《司法大數據離婚糾紛專題報告》中,2016-2017這兩年,全國離婚案中,73.4%是老婆要離婚,但65.8%的案件最后判為兩人繼續過日子。
也就是說,要離沒離成的占了大多數。
那么,我們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來應對不幸福的婚姻?
(一)
前同事L,熱情真誠,在朋友圈中口碑很好。你是不是以為,一個好人,婚姻會很幸福?
可我們見面,她能怨念深重地控訴老公三四個小時:
月子期間讓他做頓飯都會甩臉色;帶娃沒收入,要生活費像乞討,嫌棄白眼常常有;更過分的是,春節回老家見到街坊鄰居,他竟然不打招呼!
L的心碎成了一地渣渣——我為什么要結婚?她覺得自己遇人不淑,大好的青春喂了狗。
但周圍人看到的卻是,L對老公既強勢又嫌棄,嫌棄他做事不周到、小氣又懶惰、收入太低等等,對老公不停地說教。
一個被全方位嫌棄的人,被貼滿了負面標簽的人,沒有動力去積極對待另一半,因為所有的努力都會被否定,所有的熱情都會被打擊。
漸漸地,就沒有在婚姻中投入的意愿了。
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故意語氣嘲諷地說:“都怪你,你老公才變成這樣!”
她臉色難看地反擊我:“都是他的錯,你為什么還怪我,還是朋友嗎?”
我反問她:“聽到我的責怪,和不友好的語氣,你是什么感受?”
她愣了一下,沉默了一會才恍然大悟,問我以后該怎么做。
我告訴她,停止對老公的說教,無論他做的多不好,都不要第一時間去否定。等他知道錯了,自己會糾正。
而嫌棄式的說教,只會讓一個人屢教不改。
況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處事方式,只要無傷大雅,不一定非要達到誰的標準才是好,求同存異才是夫妻相處之道。
一段時間后,L說起老公時怨憤少了很多,她甚至驚訝于老公的改變。
但是,L最終離婚了。因為她覺得老公是朽木不可雕,變化太慢,難以滿足她的要求。
婚姻中,誠然一方有錯,但我們也要看到自己在其中的責任。
(二)
朋友X曾經差點離婚,那段日子每天都很抑郁,內心脆弱又神經質。
老公沉迷游戲和賭博,欠下十幾萬高利貸;和老公每天除了吵架就是冷戰,家里陰沉壓抑。
就在忍無可忍,要離婚時,她有了意外的發現。
有一天和老公吵架,她無意中從鏡子里看到自己扭曲的臉,覺得陌生又恐怖,瞬間閉嘴了。
曾經和老公那么相愛,到底發生了什么,讓一切變得面目全非?
X開始留意自己的生活,發現了意想不到的事情——自己從未清晰地對老公說出需要什么,以為老公都明白,會自動滿足她的期待。
可是老公一頭霧水,不耐煩時就會說她無理取鬧,X的失望一次次加深。
時間長了,積怨爆發,兩人爭吵的次數越來越多。老公變得沉默寡言,回家不是玩游戲,就是看電視,唯獨把她當空氣。
她和老公做了一次深度溝通,誠懇地表達了自己的歉意、對老公對感情的需要,以及和老公共同面對困難的決心。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X很艱難,因為既要注意和老公相處的方式,還得幫助他脫離游戲癮,以及共同承擔債務的壓力。
最終,她成功地用愛把老公感化,不僅戒掉了游戲癮,對X比以前更加疼愛,工資上交,孩子和家務全包。
X說,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對方未必是十惡不赦,自己一定也有責任。
重要的是,要看到自己的真實需要,關心對方的感受,然后清晰地溝通。
比如:
如果你希望他在你生病時呵護你,直接告訴他抱抱你或者陪你聊聊天,而不是抱怨“你怎么不關心我”;
如果你希望他和你一起做家務,直接跟他說“親愛的過來幫幫我”,而不是一邊獨自勞累一邊憤怒地控訴“你怎么這么懶”;
如果他想送你一件禮物,你千萬不要嘴上說著“不要不要”,等他真的不送了,你心里又失望生悶氣。
愛,是一種能力,需要學習和練習。
(三)
G是朋友中圈中大家最羨慕的女人。因為結婚十多年,老公一如既往地寵愛她。
有一次飯桌上,一個朋友問G被老公疼愛的秘訣是什么。
G給我們看她發給老公的信息,滿屏“親愛的”“相信你”之類的話,夸老公的話也是花樣翻新,別出心裁。
并且,G想要老公為自己做什么,會說得很清楚,不讓對方費盡心思去猜。
因為,猜中了皆大歡喜,猜不中有傷和氣。
G老公回復的信息也滿是甜膩,明顯他很享受兩個人的相處方式——因為足夠輕松愉快。
一桌子女友被膩歪得嘲笑G:“四十歲的老奶奶,還裝得跟十八一樣,那么膩的話怎么說得出口啊?”
G很認真地問大家:“你不希望對方向你熱情地表達愛意嗎?不希望對方愛你肯定你嗎?”
這下大家不再口是心非,開始腦補瑪麗蘇劇情,語氣間滿是向往,但最后還是給出結論:男人靠不住,指望愛情還不如指望自己。
G說:“這就是原因啊——不相信愛情,自然不相信對方會真的愛你。這個訊息是可以被對方捕捉到的,然后你發現對方真的如你所想了。”
G又說:“男人同樣需要肯定,愛的表達就是男人對你好的動力。”
愛他,就對他說出來,鼓勵他,肯定他。不要覺得難為情,因為這是很美好的事。
愛,只有流動起來,才能幸福。
(四)
三個真實的故事,無疑G是最懂得如何愛的女人。正是這份愛的能力,成就了她十多年的幸福婚姻。
X盡管經歷不幸,但最終領悟到如何去愛,后半生也穩穩地幸福。
而L選擇了離婚,像很多婚姻不幸的人一樣。
離婚能解決L的問題嗎?不能,因為L欠缺的是愛的能力。
即使L遇到一個更好的男人,也難保對方因為不符合她的標準而被挑剔指責,結果仍然會和第一段婚姻一樣。
這就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認為是游泳池的問題,結果換一個泳池仍然無法解決問題。
換一個游泳池容易,但在同一個泳池里學會游泳,卻不那么容易。
因為,愛的能力需要培養,需要改變自己原有的思想觀念,給予對方他需要的理解和關愛,而非把你認為最好的給他就是愛他。
比如,包攬所有的家務,讓他回家葛優躺就行;
比如,自己省吃儉用打扮得像大媽,為他花錢如流水卻毫不心疼;
比如,看到好東西第一時間想到他,也不管他喜不喜歡、需不需要。
這不像愛情,更像媽媽愛兒子。
愛的能力的培養不容易,但具備了愛的能力,無論是否結婚,都會長久地幸福下去。
所以,與其斷然離婚,或拒絕婚姻,不如先看看自己愛得如何。畢竟,愛是我們生命的底色,是每個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