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為了完成筆記睡的很晚,或許是勞累竟有些失眠,別人是越累睡得越香,我卻恰好相反。
不過清晨醒得很早,看看時間不敢再睡,于是開啟了閱讀模式,讀到了一個很感人的故事:《飄舞在國王路口的紅絲帶》。
故事很簡單,是男女之間的感情糾葛。
也難怪,這世間除了男人就是女人,異性相吸在婚前,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彼此嫌棄在婚后,恨不得拿刀捅了你。
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
主人公是出生在倫敦郊區的愛瑪,與現任丈夫福蘭克在地鐵站上一見鐘情,并閃電結婚。
有情人終成眷屬,后面的故事就簡單了: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平凡的生活從每天早晨開始,他們一起出門,福蘭克開車將愛瑪放在兩個街口外的國王十字地鐵站口,然后把女兒送到學校,自己再去上班。
可是,幸福的日子很快過去。在瑣碎的生活中,愛瑪開始抱怨丈夫的無能,責怪福蘭克不能在離她上班近一點的地方買一套房子,致使她每天不得不奔波于家、地鐵站和公司之間……經過一次次的爭吵,他們失去了往日的恩愛。
在一次次的抱怨爭吵后,福蘭克開始用暴躁應對妻子的職責。終于他們不能再彼此忍受。
于是,在2005年7月7日,簽訂了離婚協議。
離婚那天,愛瑪來到女兒房間和女兒告別,帶走了5歲女兒掉下的第1顆小乳牙,然后拖著大包小裹,離開了她生活10年的家。
可是不幸的是,就在愛瑪離開的那一天,倫敦地鐵站發生了爆炸。
此時福蘭克開始責怪自己,當時為什么沒給她叫一輛車呢?他一直站在她的身后,看著她的背影漸行漸遠。
因為他覺得,妻子的離開,一定是碰到了一個經濟條件更好的男人,可是直到妻子在街頭轉角,他想象的那個男人也沒有出現,他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
而女兒布蘭妮又十分想念媽媽,時不時向爸爸問媽媽什么時候能回來。
福蘭克無言以對,他有種強烈的、不祥的預感。
于是,弗蘭克焦急地查找傷亡者名單,父女倆還到地鐵站,在告示板貼上了艾瑪的照片并留言。
上面寫著:「愛瑪,你在哪里?你還好嗎?告訴我,分手那天你為什么還要去坐地鐵?」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始終沒有愛瑪的消息。
福蘭克開始有些絕望了。他想或許艾瑪已被炸成了碎片,或者干脆借此遠走高飛,不再與他有任何瓜葛,無論哪種都讓他痛苦不已。
這時小女兒布蘭妮的第2顆小乳牙又掉了,她想到車站去,讓媽媽一下車就看到她的小乳牙,因為媽媽說過,每個媽媽都是牙仙,會收集孩子的小乳牙。
于是,他帶著女兒出現在站口,卻發現啟事欄跟前圍著許多人,有些人甚至淚流滿臉。
他走近一看,竟是一張署名為愛瑪的字條,上面寫著:
我知道,那天你一直站在我身后,我以為你會最后送我一次,可是你沒有。我強忍著眼淚拐過彎,趕到地鐵站,擠上一列剛到站的車。轉念之間,我突然發現這趟車比我們相遇的那班車早了5分鐘,于是我又下了車。可就在此時,巨大的爆炸聲響了……
大街上我驚惶失措的跑,我前所未有的想家。在連連的爆炸聲里,我想的全是你的好,在與死亡擦肩而過時,我最難舍的只有你和女兒。
因此,我沒有在爆炸中喪生,卻實實在在經歷了一次重生。
我一直徘徊著,因為我不配再回到那個家,直到昨天有朋友告訴我你們在張貼啟事尋找我。
福蘭克,你愿意接受一個受傷的鳥兒歸巢嗎?如果愿意,請在啟事欄前放上一件紅色的東西,反之就放白色……
福蘭克驚奇的發現,啟示欄里被大家掛上了各種各樣紅顏色的東西,他擠到眾人前面,含淚將女兒帶血的牙齒系上紅絲帶粘在了愛瑪的字條上……
地鐵站,爆炸聲,愛瑪與死亡的擦肩而過,福蘭克一家地鐵站紅絲帶的故事,被搬到了報紙電視上。
很多失去親人的人,夢想他們的親人在天堂上生活的很快樂;而那些已經分裂或即將分裂的家庭,也開始尋找彌合家庭和感情裂痕的途徑……
我們不知道哪一次轉身就將成為永別,我們不知道哪一次道別,就從此再也不見。
都說來日方長,如果沒有來日,談何方長?
多想想對方的好,不論是親人,愛人,朋友,同事;好好道別,好好說再見,分手時彼此緊緊的擁抱。
明天是最不確定的存在,愿所有人都能牢牢掌控今天,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