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說不是一線大雜志,但還是快速的制霸了熱搜。
以前的電影大概也在宣發了:
這次復出,來勢洶洶。
除了拍雜志,還帶著公益作品回歸了,是有關公共衛生議題的紀錄片:

范冰冰參與配音。
她在海外鋪設的面更大,比如頻頻登上國外知名雜志封面,日本的代言廣告接到手軟。

時間走到今天,范冰冰仍然還是走流量那套打法,雖然不明說自己復出,但就是變著法的在你面前出現。
今天出席好友設計師大秀:

明天又去拿個獎:

以前經常發的艷壓通稿,現在轉換思路,發公益。
但做公益這件事,換作一個路人緣好的明星,那自然是鮮花著錦。
但如果已經被打上了”劣跡藝人“的標簽,再去頻頻宣傳公益,那只會讓人覺得別有用心。

而對于她的復出,微博的評論里更多的是反彈的聲音。
前段時間她的粉絲把她罵上了熱搜。
主要是因為一個黑粉罵她,于是她把黑粉告了,對方手寫了一封道歉信,她選擇了原諒:
但是她的粉絲不樂意了,粉頭連夜發長文表達了不滿:
這事兒立馬上了熱搜,引來了一圈卑微粉絲的力挺轉發:
但是也有人覺得不對勁,這欲揚先抑的手法聽起來就很像洗白啊:
高贊說劣跡藝人還反向操作,竟然原諒起了網友,比網友還大度?
范冰冰的這張臉仍然是精致的,精致到毫無誠意,沒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犯了這樣大的錯誤之后,只是繳清罰款,接著還能繼續出來賺錢,就不得不讓人產生一種社會困惑:
我們的社會為什么對明星的容錯率這么高?
學生考試作弊會納入檔案成為一生的污點,普通人信用卡違約會被銀行起訴、上征信,但是明星為什么就擁有這么多重新來過的機會?
前兩天,著名脫口秀演員卡姆被抓了,因為吸毒。
他的經紀公司很快站出來說出了實情:

卡姆交往四年的女友也一起被捕:

優秀的演員自毀前程即便讓人如何惋惜,但也不該去同情、原諒。
這件事讓我想起同樣因為吸毒,葬送演藝事業的柯震東。
被內地封殺的這些年來,他也多次嘗試復出。
最近甚至有電影要上映,臺媒報道說,是他爸爸成立了電影公司,決定全面支持他。
柯震東復出這件事,維護他的粉絲特別理直氣壯:
“不就是吸毒嗎?誰還沒犯過錯?為什么不能原諒我們凱凱,腦殘也別拿緝毒警說事兒了,是一碼事嗎?”
這種反常識的三觀著實讓我瞳孔地震了。
吸毒都不算大錯,什么是大錯?
看了這些粉絲維護偶像的言論,我就明白了為什么公眾人物只要吸毒就得封殺。
因為偶像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只要開了吸毒不封殺的先河,總有一部分人會因為喜歡偶像而質疑毒品管控。
只要越來越多的偶像吸毒,那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粉絲學習模仿。
毒品泛濫成災,這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
那以后是不是還會在云端高喊自由,恐怖不恐怖?
粉絲都能提出要求不封殺吸毒的偶像,你可以想象他們對吸毒和藥物濫用的危害是多么的無知。
知乎有個問題,問的是娛樂圈到底有多復雜?
有個警察充滿心酸的說:
“你們的愛豆吸毒了嫖娼了能被洗白,我們的同事緝毒犧牲了能復活嗎?”
做錯事要認,挨打要站穩。
這種違法犯罪的明星藝人,堅決不能原諒。

明星本身就具有榜樣示范作用,如果品行不端,那么他們在向大眾做什么榜樣呢?
違法犯罪都能重新復出,他們又在向大眾輸送什么價值觀呢?
????
陳冠希艷照門,即便他和主角們有多么無辜,但他也站出來無限期的退出娛樂圈,為這場算計承受了后果;
黃海波當年的風頭一時無倆,但“嫖娼門”將他前程盡毀,不論后來有多少人說他是被陷害,可也再沒聽到聲音了;?
翟天臨學術造假,所有代言被撤,全網抵制。

這樣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們都為這些污點付出了代價。
那既然這些人付出了代價,為什么其他劣跡藝人能逃脫懲罰,繼續出來撈錢?
中國的明星說起來之所以讓人搖頭感喟,就是因為這些德不配位、弄虛作假的藝人,攪混了這池水。
劣幣驅逐良幣,那些真正沉淀下來,有作品和演技的優秀藝人被埋沒。
我們始終要記得,如果輕易原諒,那被原諒的人也能輕易作惡。
因為作惡沒有成本,犯罪沒有成本。
如果一個人對真正的惡沒有態度,在另種意義上他就是遞刀的幫兇。
這真是整個行業的悲哀,最后這份悲哀,還得是觀眾來埋單。
黃渤在采訪里說道:
“我們這個行業走過一些彎路,可遲早一定會走回正軌。優秀的藝人已經看到這個趨勢和規律,沉下心來好好雕琢自己的演技,端正自己人品。
其他人,就順應潮流,逐漸被拋上岸去吧。”
違法犯罪的藝人復出,是對每一個遵紀守法的人的侮辱。作為觀眾,應該把他們拋到岸上去。
李誕說,部分年輕人沒有信仰,只有偶像。
我們的底線越來越低,只要有粉絲就能綁架社會秩序,那規則不再會保護我們,而是會毀掉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