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未來,相信每個人都會滿懷憧憬,希望變得更好一些:工作更上一層樓、家庭更和美順意、手里的財富越來越多……
想法是美好的,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很多人只停留在“想一想”上,最后仍然過著一成不變的日子。
他們認為,生活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改變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要運氣的。就像武俠小說中,孤苦伶仃的楊過斷臂偶遇神雕,練就一身絕世武功;身中劇毒的張無忌掉落山崖,在猿腹中撿到九陽真經,因為有了這些奇遇,才能成為大俠。
所以很多人也寄希望于奇跡:買彩票中獎、嫁給有錢人等等。誠然,有個好運氣會大大加快成功的步伐。但是,運氣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況且如果只有運氣,卻沒有努力,光靠好運又能走多遠?所以,要想獲得成功,最根本的還是自身的努力。
正如德國作家馬克·列克勞在他的《出眾,從改變習慣開始》一書中所說:“你現在的人生是你自己創造的。這可能是刻意而為,也可能是無意之過。生活并不取決于命運和機遇。”
馬克·列克勞是全球頂級的個人發展專家,一直以來,他把大量的時間用于學習、研究以及運用個人發展理論,指引人們快速獲取幸福和成功。
這本《出眾,從改變習慣開始》,是馬克·列克勞結合多年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所著,自出版之日起,就長期霸占各大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在本書中,馬克·列克勞告訴我們,要想從人群中脫穎而出,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他認為,如果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向著目標一步步努力,我們想要的奇跡都會實現。
那么,我們該如何改造自身的習慣呢?
《出眾,從改變習慣開始》一書從邁向卓越人生的七大習慣法則入手,為我們指明了一條操作性極強的習慣養成路徑。
規劃人生:
我們的人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不會因為我們的原生家庭或者曾經的經歷所定性,是完全可以自己重新定義的。馬克·列克勞認為:未來將會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一張全憑你個人發揮的白紙。
設定目標:
確立自己的目標后,堅持不懈地向著目標前進,不要害怕失敗,要有鍥而不舍、水滴石穿的精神。
擺脫負能量: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很多負能量,有來自自己內心的悲觀沮喪、也有來自他人的感染和影響,我們需要擺脫它們,輕裝上陣。
擁抱正能量:
生活中雖然存在一些陰暗,但是,更多的是陽光的一面。我們要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找到生活中的光明。
健康生活,培養良好習慣:
要有正常的作息規律,遠離不良生活習慣。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同時從小處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
把想法付諸行動,現在就開始:
腦袋里有一千個想法,如果不去行動,也等于沒有。告別拖延,把想法實實在在體現在行動上。勇敢踏出第一步,就是成功的開始。
善待自己和他人,打造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無完人,不要苛求自己和他人必須完美。
馬克·列克勞在提出七大關鍵法則的同時,還列舉了九十多個行為習慣訓練法。這些方法初看很像是一些老生常談的雞湯,可是,細細想來,如果我們真的能夠認真做到,一定會受益終身。
讀完近百個行為習慣,跟大家分享幾條讓我覺得印象深刻并且很有幫助的習慣:
第一,怎樣處理“拒絕”。
一方面,要學會接受拒絕。我們經常會遇到請人幫忙、或者對別人提出自己意見的情況。有時候,我們的請求或意見會得到認可,但也有很多時候,會被婉轉甚至無情地拒絕。有些人面對拒絕,心懷恐懼,導致再也不敢去嘗試。
于是,因為害怕被拒絕,不敢去約會心愛的人、不敢把簡歷投給心儀的公司、不敢提出自己的請求……其實,這大可不必。
要知道,“被拒絕”只是人生的小插曲。試想,如果你向一個人發出約會的邀請,被拒絕了,又能怎么樣呢?就當你沒有發過邀請好了。發出邀請被拒絕,跟沒發出過邀請結果不是一樣的嗎?
所以,被人拒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拒絕后,再也沒有勇氣前行。史泰龍的電影劇本《洛奇》曾被拒絕70多次,J·K·羅琳的《哈利·波特》曾被拒絕12次……如果他們害怕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也就沒有了后來的成功。
記住,如果被拒絕,不要沮喪,重新調整方向、繼續努力才是正解。
另一方面,要學會說“不”。正如我們會向別人提出請求一樣,別人也同樣會對我們提出這樣那樣的請求,有些人礙于面子或是其他原因,即使內心極度不愿意,也仍然會答應別人的請求,久而久之,會讓我們失去自我。
記住,我們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我們對自己的生活擁有主導權。如果別人的請求在我們的意愿之內,當然可以發自內心地提供幫助。而當我們認為并不合適或過于勉強時,遵循自己的內心,勇敢地說“不”。
第二,情緒是可以自我管理的。
有沒有觀察過自己的情緒?我們的情緒多種多樣,快樂、悲傷、恐懼、擔憂……它們就像天空中的云,忽聚忽散,并不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如果負面情緒長時間堆積在一起,就會讓人心情壓抑,產生各種煩惱。這就需要我們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無論是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都來源于我們的思想,是思想的物理反應。所以,如果我們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首先我們要認識情緒、探索情緒,要允許自己釋放情緒,才能感受各種情緒。然后去探究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情緒,將思維和身體與情緒連接起來:呼吸、放松、重新體驗該情景。
學會管理情緒,會讓我們更快地從問題和挫折中恢復、快速控制住沖動、在關鍵時刻保持平和的心態。
第三,解決問題永遠比逃避問題要輕松。
生活中總免不了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切記,克服恐懼、直面問題、積極尋求解決之道才是一條更簡單省力的路。
不要逃避。問題就擺在那里,它不會因為你的視而不見而自動消失,反而會因為時間的增長而加重。就好比我們上學時做數學題,因為一個概念沒有弄懂,放棄了這道題。但是,不可避免的,以后還會再遇到類似的題,我們不可能永遠逃避下去。所以想辦法弄懂這個概念,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
總是逃避問題、逃避責任,這會大大損耗我們的能量。只有從問題中吸取經驗,才能更好地前進。
不要抱怨。遇到難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是抱怨:“怎么這么倒霉?”“為什么會這樣?”但是,要知道,抱怨是不起任何作用的無用行為,它只會浪費我們的時間、磨滅我們的斗志。把精力放在抱怨問題、怨天尤人上,不如靜下心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燃一根小蠟燭。
馬克·列克勞說:“我確信成功是計劃出來的,是靠自己創造出來的?!蔽覀円惨欢ㄒ獙ψ约河行判?。
當然,只是閱讀本書還不夠,我們必須按照書中提供的練習進行訓練,并把新的習慣引入日常生活中。
堅持不懈地實踐下去,將會看到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