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休學這種事情在我的跳脫世界里掀起過兩次小高潮。一次是過去時,一次是現在進行時。
第一次吧,那時候高三。就是高考前不久吧,準備自主招生的時候。看著那么多大學,985、211,沮喪的是,一個都不認識,或者說,一個都不熟悉。
心里那叫一個兵荒馬亂啊。「我是誰?這是哪兒?我該去哪兒啊?啥?咋的了?這都什么什么亂七八糟的……」就在這時候,命運這東西就是這么玄乎。也忘了看了個什么雜志什么文章,總之是記住了“休學”兩個字,心里還學會了用什么馬云啊、扎克伯格啊……催眠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了逃避,還是真的覺得休學會有用。
02
然后事情就變得有意思但簡單多了,休學?不休學?以當時的智商根本想不明白啊(其實現在的智商也想不太懂……),每天又像坐牢一樣的圈在學校里,卷紙考試還是讓人有一種假象般的充實的,這個問題就這么碰上了我這么個不愿求解、不能為難自己的人,結局嘛自然是它輸。
迷迷糊糊大學了,這問題本來我準備流放火星了,忽然它又回來找我了。
這就跟我老想著沒吃到的麻辣香鍋,你總想著沒追到的初戀一樣。這問題啊,沒解決啊,他還在啊,就得一直哽在喉嚨這兒,咽不下去,吐不出來。我想著,這樣兒也挺好,顯得自己愛思考、有深度,實際上還是該吃吃該喝喝。這不就是迷茫的大學生的完美生活么……
03
什么時候開始不能假意的和平相處了呢?
當我看見身邊有人長袖善舞(我沒諷刺哦,在我這兒這算褒義詞)、周旋于各種……嗯各種人之間的時候;當我看見身邊有人默默無聞卻拿下了一堆證書的時候;當我看見有人就拿著他那不靠譜的創業夢一點點看見形狀了的時候……各種這樣的瞬間,好像扎了一下我。剛開始因為心大嘛、沒感覺到。可再遲鈍也禁不住他們天天扎我心啊。
這時候,“休學還是不休學”的含義已經變成了“你到底要不要做點什么?”變成了“你真的要這樣渾渾噩噩的浪費這四年?”
好。這個問題答案真是顯而易見了。“我得做點什么啊”“我不能渾渾噩噩啊”
命運這不是巧了么不是,命運都在告訴我寫文章不能跑題。問題又回到了“要不要休學?”為什么?因為真是巧了,我看見了咪蒙的文章。沒錯,就是那個“我為什么支持實習生休學?”
她的雞湯真的是一如既往的有毒。大晚上的,看完我就睡不著覺了丫,那是一個興奮,好像20多年的霧霾天忽然一下子藍的跟馬爾代夫的海似得。如果不是因為是晚上,我可能真的就買火車票準備去北京啦。還上什么學上學,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未來啊……
萬般平復下這顆沉寂已久忽然亂蹦跶的心總算是消停了。睡醒以后我就開始畫圖,活學活用么,這得用上SWOT分析呀。分析完,心涼了半截。
是,咪蒙說的好像都對。但跟我有什么關系!
「學不喜歡的專業,那種痛苦就像被大學上了」沒錯,但是,我現在不僅看好自己的專業,還在一點點的愛上它啊。
「大學的很多課,沒營養,浪費時間又浪費生命」好像也有道理,但是,不對啊,我身邊的老師他們有認真上課呀,不認真的反而是我們。時間和生命明明都是自己浪費的,跟人家有什么關系嘛。
「我們最需要具備的,學校和家長都沒有教我們的,反而是敢于搞砸一件事的勇氣」,媽呀,聽著更有道理了。但是想想好像有哪里不對呀,勇氣這東西該有,但是搞砸一件事情的勇氣我要它干嘛!?用來搞砸事情么?
04
好像說到最后,我還是不知道休學到底是不是應該的?
我這智商想到這里已經超負荷運轉了,所以,你就一句“為了學習,那你休學吧!”我似乎、好像、也許、可能不能同意哦。
摩拜單車CEO胡瑋煒說的那句:“中國人都在做那些一定會成功的事,我想做那些可能失敗的事。”
聽起來好炫酷哦。但是你知道么,我并不知道你有哪些依靠、哪些堡壘是我沒有的。讓我們怎么敢輕易拋下本就來之不易的當下。
不能選擇休學,別說我慫,那只是無寵可恃的人給自己選擇的最廉價的保險。
看完我這一篇神叨叨,如果你不能同意我的看法,別生氣,試著原諒一個十分迷茫的97年老阿姨吧,她都大二了,大二了,大二了……智商還那么低……如果可以,你們關注一下,幫幫這老阿姨吧……
希望能清醒點的97老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