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歲月悄悄劃過,筆記越發厚重。見識就像體重一樣,看不出它是怎么突然變化的,但是它確實在慢慢增長,當看過晨起夕落,嘗過酸甜苦辣,好像之前很多曾經困擾過我們的事情就已經不再有資格稱之為“問題”了。
越發覺得閱歷重要,它有一項神奇的作用就是使人開明。我們無法預見哪一刻,看到了什么聽到什么或是讀到了什么,就會一下子讓自己明朗起來,那種豁然開闊會讓人情不自禁的直嘆“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多么的痛快。
也許每一個人都曾是問題先生、問題小姐,或者說現在也一直都是,我想所有的問題,時間都可以解決,所閱之物會讓我們探索明白那些問題深處的規律。
對于任何人來說,閱歷都是年輕的,不讀書,不經事,不走路,不閱風景,不聞音色……不識人,不知心,不明理。閱歷最快的增長方法就是讀書,那些匯集起來的前人智慧結晶,你總會遇到可以點醒你的寶貝。以前書讀的少,吃了不少虧,這虧不僅僅是遇事遇人,更可怕的是自己對不起自己,面對問題不知如何解決,更不知如何開導自己,什么也不懂就像傻子一樣漫無目的的胡亂瞎跑,無形之中就容易跑錯方向,累壞了自己,也傷了心。
后來難過的時候懂得去聽聽音樂,跑跑步,跳一段慢三或是探戈,美美的飄飄然,好像一切不快都會忘卻,就連手上的傷都可以視而不見,依然歡喜而平靜的描繪一幅幅悅己的畫卷,似乎一切煩惱都可以融進音符逝去它的生命力而微不足道。可是若要做到真正的放下卻不僅僅是運動和興趣愛好能解決的,答案還是自書中來,每翻過一本書,就都會有一遍全新的收獲。心才得以沉靜,那種淡然不是朋友圈的幾句詩和遠方所能表達感受的。
以我現在的觀點來看,很多的問題,都有共性。解決辦法,大多也可以變得簡單。就像是斬草不除根,治標不治本的道理一樣,如果抓不住事情的關鍵,看不清埋在地下的草根,喊的口號或是痛下決心耗盡苦力所做的云云,大概都沒有什么實際價值,發揮不了什么實質作用。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才會讓我們明白萬物似乎都有規律可循。我們遵守著規矩,也渴望突破規矩。內心從未安分過,或急或緩的跳動或者是躁動。
世間之道,為何又何為?答案不定,也許,正如閱歷,積多而漸明。
(孫一文,201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