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得到
(以下部分,來自2017.09.19得到文章)
1.在商業世界里,差異化遠遠要比標準化、規范化重要,只有差異化的東西,才真正有價值。
戰略決定結構,不同的組織形式,根源于不同的增長模式,戰略是對增長的計劃過程和實施過程,而管理增長過程中,各項行動和資源的組織就是結構。
企業的組織結構有兩個方面,一,各個不同的管理機構和負責人之間的權利和溝通路線,二,通過這些權力路徑和溝通路線所傳遞的信息和數據。
天下所有的事情,本質上都是價值發現。
自己想打一份工,還是要做一件事,想好自己的目標。
最開始沒有規范,只有成事的本能。上路之后不斷學習他人的經驗,不斷找最好做自己的方式。你體會下,做任何事,哪怕是做飯,道理是不是這樣。
2.黑色生命力(死本能)和白色生命力(生本能),其實是一回事,區別是他們是否被看見,是否在關系中被接住了。
任何一個動力,一旦升起,它就是一個獨立的生命。
從更深的角度上來講,“我”是一個幻覺,但從普通健康意義上講,當一個人有了一個穩固的自我后,就會基本認同這個穩固的自我,就能放棄各種具體動力的死亡,因為不覺得這個動力就等于我。
攻擊性,就是帶著主體感展開你的生命,要從一生的尺度來看這一點。
化解攻擊性、容納死亡焦慮時,特別重要的是形成時間感,如果你只看到當下,那么死亡焦慮時刻都在發生,但如果你看到整個人生的尺度,你就會知道,你是生存的,你的動力,是會隨著時間的累積,不斷投入,有極大可能實現的。
3.如果你遇到一個唯利是圖的雇主,那就是你的福音,因為他以貌取人,帶著有色眼睛判斷別人的傾向會最弱。在市場經濟下,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會趨于減少,甚至消失。
崗位相同不等于工作相同。同工同酬法讓弱者失去工作機會。
溫度計錯覺:以為捂住溫度計就可以不讓氣溫下降。
歧視的起源有兩個,一個是人的偏好,二是信息不對稱。(122講)
4.風暴獵人:開著車近距離去觀察龍卷風的人。
過早被收購,對于每一個初創公司來說并不是最好的歸宿。大公司固然可以提供更多的用戶和大平臺,但如果發展方向與原始方向背離,或者平臺過于封閉,反而容易導致小公司過早失去發展資源而退化。
5.讀書慢,不是他故意磨蹭、拖延,可能是他有閱讀障礙,他的大腦在受苦。
1887年有一個叫伯西的男孩被正式診斷為閱讀障礙,腦成像研究,發現他的左腦后部,接近聽覺皮層的地方,大腦灰質體積比正常人小,大腦灰質越少,認知水平越低。他們讀書的時候,左腦后部的活動也比正常人弱,這個腦區跟字母和聲音的轉換有關。
達芬奇愛因斯坦和丘吉爾都有閱讀困難,但這不妨礙他們有成就。
中國孩子的閱讀障礙是左前腦區(前部的左側額下回)的灰質體積比正常孩子小,這個腦區域,跟孩子的閱讀和寫作緊密相關。
對別人的體罰,其實是自己情緒失控的表現。
6.當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都被取代、物質極大豐富的零邊際成本社會,真正到來的時候,那時人類無需工作,你工作也是添亂,效率太低,你只管消費就好。
人類的勞動有兩個作用,創造財富和分配財富。
地球可以滿足每個人的需要,但不能滿足他們的貪婪之心。——圣雄甘地
律師審合同會被取代,但庭審辯護不會,翻譯會被取代,但跨文化的面對面交流不會,重復的勞動和制式的服務會被取代,但完全個性化的量身定制不會。聽唱片里再華麗完美的聲線,也沒有現場演唱會上帶有瑕疵的生氣勃勃來得過癮。越是零邊際,越顯得人之為人的可貴!
人是什么,人是欲望,一切的一切都是欲望的潮起潮落。——史鐵生
未來人類可能是機器的寵物。——蘋果的聯合創始人沃茲。
7、說話分為講道理,談情義和說利害。持續講道理,曉之以情,或者用利害去說服,都會有特殊的效果。說話沒有條理會遭到失敗。
8、“好我”與“壞我”,世界是相反的。你有多深情,你就有多無情。
“好我”,是一種與別人建立關系的習慣方式。
問題不是僅僅發生在你身上,也不僅僅發生在我身上,而且發生在我和你之間。
人無癖不可與交。光明與黑暗是彼此成就的。
(一首小詩)
我們最深的恐懼,并非我們不能勝任。
我們最深的恐懼,是我們的力量深不可測。
是我們的光明,而非黑暗,最讓我們恐懼。你的碌碌無為無益于世界,退縮并非明智之舉,你以為這樣就不會讓他人不安?
我們都想綻放光芒,兒童也是如此。
不只是某些人如此,而是每一個人如此。
當我們讓自己光芒閃耀時,我們無意中也會允許別人如此。當我們從自己的恐懼中解放時,我們自然也會解放他人。
9.腐蝕者有三大特征:首先是他們的嗅覺特別靈敏,能夠聞到將死之人發出的腐爛氣味。第二個特點是很少攻擊健康的動物。第三個特點是它們的胃液酸性極大,不管吞下什么動物的肉都很快就消化了,這是他們本身不得病的原因。
做空:沒有股票的人先向別人借(要抵押比股票價值更多的現金),股票賣了以后,找一個他認為合適的價錢再買進,還給借給他股票的人,這樣投資者就從股票下跌的過程中盈利。
做空一只股票,從理論上講損失可以是無窮大。因為在大量買進股票平倉時,股價會上漲,最終會吃掉自己的利潤。最后還必須保證沒有人愿意進場買,讓股價一直低迷。
美國不僅允許直接做空股票,甚至允許裸空股票,也就是說做空股票的數量,甚至可以超過公司發行股票的總股數。
炒作,就像動物世界的森林法則,專門攻擊弱者,而這種做法往往能夠百發百中。——索羅斯。
一路平坦的人,在遭遇突發挫折時的心態和做法都大概率的會“不理性”,就如同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第一次摔跤可能會嚎啕大哭,第二次第三次可能就習以為常,不僅不再哭,還能逐漸掌握走路的技巧。
沒有什么成功失敗是注定的,我從不排除機遇、天賦、大環境和運氣的重要性,但做事時我更愿意憑借自己的主動性,知錯就改,腳踏實地。
倘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亦無無意義。——費加羅報
用望遠鏡都看不到對手,是一種生存危機和壓力的表現,對手一定存在,如果看不見,被打敗的危險就更大。
所謂弱,本身就是一種罪。
我希望她經受一些苦難,以便讓他成長,但這些苦難又不過于沉重,以至于把她壓垮。——扎克伯格
10.間隔年(gap year):起源于17世紀英國貴族子弟的壯游——用幾年的時間去游歷、學習、開闊眼界,后來間隔周期也變成一年,這一年就像是過去連續生活的一個裂縫,所以被稱為間隔年。它的精神內核是走出舒適區,體驗新文化,拓寬人生可能。
很多人的人生就像擠地鐵——每到一站你就被人群裹挾著下來,有可能你并不是要在這一站下車。
我們都已經走了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紀伯倫
英語進程
日常英語到861集。
姑娘英語 復習第一模塊
運動 ?下雨,無
今日雜感
1.《得到》學習群里發了一篇文章:《羅振宇是大忽悠?媒體:大部分的知識付費都是大忽悠》。
我的回復:
吳伯凡老師概括的讀書原則:把厚書讀薄,把薄書讀厚,把書讀沒了。
書讀沒了,就是它已經深入骨髓,化為行動了。
看劉潤老師第二季的“語義效應”,會讓自己在今年的雙十一注意去觀察各位站臺者的話術。
武志紅老師的課,讓自己不再那么擰巴地活著。
熊太行老師的攻略,可能自己不用,但是起碼能看清楚別人的套路。
《得到》也有套路,自己得有判斷力。
“倘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亦無意義。”——費加羅報
為什么是從9.19開始補呢?因為領了同學分享的每天聽本書的體驗卡,15天,一直到10.3號。耽擱久了些,只聽,但是沒看留言那些。
上周二得到消息,讓參加單位公開示范。如果是以前,肯定哭著喊著一堆理由硬給推了,這次,推辭了一下,就答應了。周一晚上請小領導給聽了聽,回家了繼續改,周三早上,搞定了。
逐字發言稿,寫了三遍,改了又改,上場前二十分鐘還在改。最后是221×7頁的字數。哪里大喘氣,哪里小停頓,哪里抖包袱……自我感覺行云流水。
完了才知道,這個會給個榮譽。
覺得能做了以前做不了的事情,有進步。
做完了這些事情,覺得沒什么大不了,有進步。
算是成長路上的小插曲吧,偶爾把自己的思想展示給別人看一看,不要被單位的“腐食者”盯上。
2.“今天下午上科學課了吧?”接姑娘放學,一見到她,我問。
“嗯。”
“真好,有科學課。科學課上干什么了?”我繼續問。
“我得了兩個貼紙。”
“為什么會得貼紙?”
“老師發的,她提問,我舉手回答問題了。”
“嗯?具體情況是什么樣子?”
“老師問:什么是植物?我舉手,老師讓我回答,我說:有生命的,綠色的,沒有斑紋的。老師說我說得好,還把我說的這些寫到黑板上了。”
“嗯!有生命,這句話太棒了,把它的特點清楚地說了出來,植物不像家里的桌子椅子,那些沒生命。還是綠色的,觀察得很仔細。你說的有斑紋是什么意思?”
“就是葉子上有紋路,其他沒有。”
“哈哈,有趣的想法,我覺得樹皮上也有紋路。我估計老師把你說的斑紋,理解成像貓咪身上的那個斑紋了。”
“老師把你說的都寫到黑板上了?”
“她只寫了有生命的和綠色的。”
“所以你得了兩個貼紙?”
“不是,這個是一個。老師說誰表現好,就給誰那頁貼紙里最大的那個。就是小公主蘇菲亞貼紙。”
“那你又回答什么問題了?”
“我坐得很端正,老師從我身旁走過,給了我。有兩個小朋友舉著手說:老師,我要!結果老師不給他們。”
“哈哈,求之不得啊!做好自己的本分,老師就給啦!哈哈。科學課太好玩了。那是所有回答問題的小朋友都有貼紙嗎?”
“不是,有一次老師指著投影幕上的圖問:蝴蝶是植物嗎?有個女生站起來說:“不是。”就坐下了。老師沒給她貼紙。我心里想的答案是:不是,因為花是香的,而蝴蝶沒有香味。”
“嗯,說出你的答案的同時,還給出了理由,這樣子表達很完整,讓人知道你不是瞎猜的。很好。還有什么新鮮事嗎?”
“我們組和第三組都得了6顆星。”
“你為你們組貢獻了幾顆星?”
……
姑娘每天上學都很平靜。日記寫得越來越快了,里面拼音出錯也少了一些。
注意引導她為她們第二組多爭星星。
3.昨天感覺動了真氣,20:00上床睡覺,念故事到21:05。一睜眼,開機起床,想著大概4點鐘?
02:38……
……
得把這些天因為各種事情拉下來的得到課補上了。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