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開啟讀書新篇章,這個月讀的是劉亮程的散文《一個人的村莊》。劉亮程是20世紀中國最后一位散文家,其文字樸素而曠遠,有人稱之為“鄉村哲學家”。學者林賢治認為:“他的作品,陽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筆下的塔希提島……”作家李銳認為:“在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敗,互相復制的沙漠上,讀到農民劉亮程的這組散文,真有來到綠洲的喜悅和安慰?!?br>
劉亮程,1962年出生,新疆沙灣縣人。他種過地,當過鄉農機管理員。勞動之余寫點文字,幾乎所有文字都在寫自己生活多年的一個村子。在這個村子里,房子被風吹舊,太陽將人曬老,所有樹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葉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種自然生存。
一個人的村莊帶你走進劉亮程的生活中。劉亮程的文章包含鄉村哲學,其實我們都可從生活中體會到哲學意味。就像尼采所說的:“從不中止對異乎尋常之事去經驗,去看,去聽,去懷疑,去希望和夢想,這個人就是哲學家?!?
江老師說:“讀一讀劉亮程,會覺得日常更有趣了。比如窗外的風是從哪兒吹來的,帶來了什么消息,又會帶去什么味道?門前的路是誰走出來的?我走在路上踢了一塊泥土,這塊泥也許就因為我的一腳而改變形態,滾到路邊而長出了花草?”
這次是我初次看劉亮程的散文,在此之前我孤陋寡聞竟然沒有聽過他的名字,當我在江老師的啟發下讀《一個人的村莊》時,感覺他的每一個文字都透著對生活過的鄉村的熱愛,他愛那片土地,愛在那片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和動物,以及昆蟲和植物。
他說一條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厲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不行,善解人意了均不行,把狗一生的艱難歲月刻畫得淋漓盡致,這哪兒寫的是狗啊,這也映襯了人的一生。
我們都知道有這樣一種說法,上帝只給了人二十五年的生命,所以,前面的日子我們過的風生水起,什么事情都不用管,自有父母幫助我們解決,這是我們作為人的生活。二十五歲之后我們開始走上工作崗位,再之后我們結婚生子,父母漸漸老去,不能為我們遮風擋雨,我們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開始過著牛的生活,我們不敢請假,不敢辭職,為了家人為了孩子我們忍受著許多的不公平。當老了啥也干不動了就過成了狗的生活,只能看家護院,這時得學會看臉色,不然就會跟一條老狗一樣被別人嫌棄,甚至還不如一條狗的生命。
那時在鄉下,家家門口拴著一條把門的狗,狗把持著人的門,仿佛狗的家。來人不是找狗,卻要與狗較量一番,等見到主人了,想好的話語都忘了,狗的影子始終在眼前晃悠,令來人驚魂未定。主人則從容不迫,坐察其意,這叫未與人來先與狗往,這就是狗的作用。
我記得我對門那戶人家養了一條非常兇猛的大黃狗,它看見誰都咬,我小時候最愛去對門玩耍,自從他家養了一條狗,我就再也不敢去了,我只能站在我家門口遠遠地看著,他們家有一個比我大一歲的玩伴,這是我喜歡去他家的原因。那年那條狗把我隔壁的老哥哥給咬了,說是老哥哥,是我們輩分大,按年齡我應該喊他叔叔的。兩家因為這事情吵得不可開交,大打出手,最后不知道是咋處理的,我不記得了。只記得從那件事后,那條惹事的狗不見了,我想應該是賣給了收狗的人,被做成一鍋肉湯了吧。
一條稱職的狗,不得與其他任何一個外人混熟。人養了狗,狗就必須把它所有的愛和忠誠奉獻給人,而不應該給其他的人和狗。
我實在不喜歡狗,小時候一看到它就拼命跑,狗在我身后追,當然小小的我是跑不過狗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跟奶奶串門,那戶人家里養了一只狗,我被它給咬了,聽說狗咬了人病毒會在體內潛伏十五年到二十年,如果不及時打狂犬疫苗,人就會得瘋狗病,像狗一樣亂咬人,最后慢慢地死去。所以我很怕,那時候經常做夢會夢見自己變成狗,狂犬病發作,最后被人打死了,直到二十五歲之后我才不怕了,因為潛伏期已過,我再也不擔心我突然變成狗。
很多年后我才明白看見狗千萬不要跑,如果在路上遇見它,你就當它不存在,它要是跟在你身后想要襲擊你,你就蹲下來,在地上撿個土坷垃,或者做出撿東西的動作,然后假裝扔向它,它就會跑的,可見不止人怕狗,狗也怕人。每次等狗跑遠了,我才驚懼地拍拍胸口,擦擦額頭的冷汗,安慰著自己,還好還好,它沒有撲過來,我終于戰勝它了。
人類關于狗有很多成語,比如狗仗人勢、狗眼看人低、狗拿耗子——多管閑事等等。
我在漢中的時候,我家住在一個坡坡上,每次回家時會經過一戶屠夫的家門口,他們養了一條狗,很兇猛的那種,見人就咬,很煩,它很怕我公公,據說被我公公收拾過,之后看見我公公就再也不敢亂叫了,它嗚咽著聲音,乖乖地溜進窩里,等我公公走遠了它才出來。所以對待這些壞狗狗,一定要比它還兇,它才會怕你,人也一樣,遇到壞人,你也要在氣勢上表現得很兇,壞人才會怕你。有時以暴制暴也未必是壞方法。
我家以前就有一條狗,它起先是只流浪狗,因為我家左邊和后邊都是田地,我家前面那戶人家是賣羊肉的,他們在另一個小鎮賣羊肉泡饃,每隔兩天就會殺一只羊,也因此我家左邊的地里有很多野狗,有時這些狗會聚集在我家門口,等著吃人家不要的羊雜碎等食物。在那一群狗中有一只引起了媽媽的注意,那條狗是黃色的,很弱,剛出生沒多久,我媽媽有時把剩飯倒在門口的一個舊碗里面,其他狗狗跑過去就吃開了,這只狗狗膽子很小,不敢往前走,媽媽看見后很同情它,就把別的狗趕走讓它吃 。漸漸地它和我媽媽熟悉起來了。它一天天長大,膽子也變大了,有時還會跑到我家里來,來了我媽媽也不趕它走,還給它喂食,漸漸地它就變成我家里的一份子。晚上就在我家里看家護院。可它有個壞毛病,就是見到陌生人就咬,只要人家路過,它就會追上去朝那人“汪汪汪”地大叫,看見有人穿的衣服破爛,它甚至會撕咬人家,我們很怕它咬傷人。
雖說狗有些壞毛病,但是它認親這一點讓人很暖。有一年我帶著兒子回家,這條狗遠遠地看見我們母子,它搖著尾巴跑過來,一邊撒嬌一邊在我們身邊蹭啊蹭的,好像在歡迎我們,而這之前我們沒有見過面。媽媽說狗狗認親呢,它平時可兇了。它的兇我后來也見識了,每次它看見有人路過我家門口,它就會叫,而這時我總是訓斥它,叫它別出聲。
有時它也捉耗子,自從它來到我家,我家的老鼠沒有了,愛管閑事這點也并不叫人討厭。
劉亮程說:狗這一輩子像夢一樣飄忽,沒人知道狗的使命是什么?當夜晚人睡了,村莊就成狗的了,它們大聲吼叫著好像在聯絡暗號,將遠遠近近的村莊連在一起。
我們不懂狗的世界,就像狗狗不懂人的世界一樣,狗狗在以它的方式回報著人類,而人并不配擁有。人有時甚至不如狗,狗不嫌家貧,可當狗老了人就會把它賣了或者扔了,讓它自謀生路。
一條終于可以冥然入睡的狗,在人們久不再去的僻遠路途,廢棄多年的荒宅舊院,這條狗來回地走動,眼中滿是人們多年前的陳事舊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