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 繁 世 界
保 持 初 心?
▎炸毛白屁股!傻傻可愛東北狍
文/張濤拉罕
眾所周知,“傻狍子”一詞,對北方人而言,就像老派男人腰上別著的鑰匙扣,走哪兒帶哪兒,張口就來,從不會丟失,也從來不遺忘。
“傻狍子”此語,本身自帶嘲諷屬性,卻又巧含幽默詼諧之曖昧,很適合在開玩笑、小笑話等博眾一樂的社交場合上使用。
只要時機準確、拿捏得當,“傻孢子”就會成為社交場中最耀眼的點睛之句,快速拉近陌生或不那么陌生,但總歸還是有點兒放不開的人們之間的關系。
所以近年來,“傻狍子”一詞火爆社交圈,漸漸成長為跨地域性的口頭禪,大舉風靡五湖四海。無論田間地頭,無論街巷堂弄,張口閉口、嬉笑怒罵間,傻狍子早已聲聲不絕于耳。
另外,在咱大東北,傻狍子與扯犢子、貓驢子和滾犢子并稱“四大神獸”,又與土豹子、熊瞎子、大馬猴子、貓驢子、兔崽子、黃皮子、王八犢子共稱“凌空八子”,其地位高貴尊崇,備受人們的喜愛。
咳~咳~你知道嗎?傻狍子傻狍子,并不僅僅只是一種稱呼與口頭禪,在去除表層語義“傻”字后,它實際上確有所指也確有所謂。
那么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傻狍子的歡樂世界,一起去認識這個小可愛吧~
又傻又老的狍子
傻狍子,又稱狍,即中國狍,中國東北狍。根據省份或國別的地域性差異,它們還有野狍、狍鹿、野羊、矮鹿等各種各樣的別稱。在生物分類學中,中國東北狍是偶蹄目鹿科狍亞科狍屬下之東方狍種,為東方狍的亞種生物。
東北狍具有優良的環境適應能力,棲息生境橫跨荒野、落葉林、山麓山地、闊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等地域,它們廣泛分布于俄羅斯西伯利亞南側地帶、中亞、蒙古、我國東北地區、青海、天山山地地區和朝鮮半島等寒冷地帶,甚至就連歐洲東部都能看見它們的身影。
狍屬下共有兩種,即東方狍與西方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動物研究者都把東方狍歸入西方狍種中,認為兩者是同一種物種,但這其實是一個大大的迷思。
追本溯源,東方狍于距今約200萬年前自西方狍中分化,形成兩個不同物種;而在距今約80萬年前,中國狍自東方狍中分化,成為亞種生物。
所以換句話說,傻狍子給人的第一印象或許很小很可愛,但其實它們可是一種比我們人類的老老老祖先還要更加古老的生物(早期智人于距今約25-40萬年前演變出來)哦~
舉世聞名的炸毛白屁股
嗯,傻狍子的種名為Capreolus pygargus,乃德意志大博物學家西蒙·帕拉斯所命名。有趣的是,其種加詞pygargus的語源來自古希臘語pyge(意為臀部)和argos(意為白色),合在一起就是白屁股的意思。
沒錯,傻狍子天生一個大白屁股,臀尾部一圈白色毛發或呈心形或呈腎形,遠遠望去一目了然,是它們最顯著的生理特征!傻狍子屬中小型鹿類,體長約0.9-1.35米,肩高0.6-0.78米,體重15-30kg,它們體態均勻、肩胸厚實且四肢有力,熠熠黑眸宛若璀璨星辰,纖細長頸就如迎風之鞭般綻放優雅,動則靈動飄逸,靜則可愛乖巧,吃起草來咕啾咕啾,歡快灑脫嗷嗷歌唱——恐怕任誰見了都會心花怒放、喜之憐之。
傻狍子們兩性異形,雖說雌雄都不長獠牙,但所有雄性的體長體重都恰巧比雌性平均大出10%左右;僅雄性會長角,兩性的下頜骨和恥骨聯合處外形也有差異,尾巴超級短小,深埋在白屁股中不易被發現。
東方狍還有一門絕學,會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身上毛皮的顏色。冬天春天到來時,它們會將毛色調整為均勻的灰白色或淺棕色,以便更好吸收陽光熱量,保持身體溫暖;這時它們的喉部會生長出形狀多樣的小白斑。
而到了夏天秋天呢,它們搖身一變,披上漂亮的棕黃/深棕色皮毛,如此一來就顯得大白屁股更加鮮明——值得一提的是,無論何時,它們屁股上的白色毛發都會隨自身情緒的改變而改變,以“炸毛白屁股”之稱享譽整個動物界。
平常還好,溫順賢良的它們四處漫步低頭吃草拱樹根,白屁股輕輕來去,不帶走一片云彩。然而,一旦它們受到驚嚇,或者面臨獵食者的血盆大口時,就會變得情緒亢奮激動,臀部白斑瞬間炸裂開來,就像加了煉乳后煮沸融合的白牛奶,濃稠綿密的白色毛發根根豎起,圍繞肛門四周泛起異常鮮明的圈圈漣漪。
這種機制作用為何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有一種較主流的推測認為:因為傻狍子們清一色都是色盲,只能看到黑白的影像,且對非自然物的反射光十分敏感。所以一旦族群中的某位成員發現掠食者并遭到威脅時,這位成員就能馬上改變臀斑之色,在同伴們眼中點燃耀眼的屁股白光,用醒目的視覺信號進行大范圍預警提示,其他成員收到這個信號后就會迅速逃離,從而有效規避諸如此類的危險關頭。
它們到底怎么傻?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傻狍子的確傻得可以傻得可愛,但它們到底怎么傻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早些年還允許獵狍,獵人在大冬天追獵傻狍子的時候,會故意大搖大擺堂堂登場,甚至制造出很大的聲響以吸引傻狍子的注意。看見獵人的傻狍子先會機敏的跑開,然后躲在樹從后一動不動,少部分狍子會直接埋頭入雪,以“發生了啥也不關我的事,我是佛系狍子,兩耳不聞窗外事”般自欺欺人的虛構心態來面對現實中的危機。當然,大部分狍子還沒傻到這種地步,所以會時常扭過頭來查看情況。
它們看呀看,但不管怎樣,最終還是會心生好奇,發出諸如“咦?這棉滾滾的大胖球是個啥?它手上拿著的長棍棍挺好看嘛,我再靠近點看看……”之類的心心念念,隨即兩眼發出好奇之光,義無反顧折返至獵人身旁。
獵人一看,暗嘆一聲“好家伙!竟然還趕著來送人頭啊!”然后架槍瞄準、上膛射擊,“砰砰啪啪”一陣掃射后,煙霧繚繞在雪林上空,只見傻狍子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只剩被獵人們擒獲獵殺的份兒。
而更令獵人們驚奇的是:這邊廂,一頭倒霉的狍剛被打翻在地,流血嗚咽痛苦不堪,大家掏出匕首正準備上前給它來個一了百了呢;那邊廂,三三兩兩關心同伴的傻狍子們便淅淅索索踱著小碎步蜂擁而至,惹來獵人們更加激烈的“砰砰啪啪”聲。
于是,火藥味兒的白煙伴白雪漫天飛舞,傻狍子們咿呀哇啦一股腦兒翻倒一片。本來獵1頭狍就能躺吃1個月的獵人們,現在喜出望外大豐收般獵到了整整5頭狍。
哈!俗話都說“好奇害死貓”,但放在傻狍子這兒,我看“好奇害死狍”才更加貼切準確。沒錯,除了炸毛白屁股之外,無所不在的強烈好奇心,正是東北狍與生俱來的第二大特征。
秋皮美肉渾身寶
短尾白臀東北狍,長長脖子長長腿;頭上之角屬異材,秋皮美肉渾身寶——這首小詩展現的是東北狍,準確的說是東北狍之生物產物與人類社會間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系。
諸位大概知道,東北狍具備相當豐富的經濟價值,曾被列入我國“三有”保護動物名錄(全稱為《國家保護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所以備受金錢,哦不,是大眾的喜愛。
東北狍的狍茸取自雄狍尚未骨化的幼角,按中醫來說其味甘咸,性溫歸腎經,可以替代鹿茸入藥,但功效稍遜。狍肉鮮美,尤以肩腰腹處油脂豐旺,且秋冬落雪后肉肥味美,頗引嗜食野味的老饕們垂涎欲滴。
而東北狍的皮,可謂至寶中的至寶,狍皮可制作服飾、褥墊等,其中更以秋季產狍皮為佳——我國少數民族鄂倫春族傳統服飾所使用的主要皮料就是狍皮,取完整的狍頭皮、留角留耳精制而成的頭皮帽正是鄂倫春族的標志之一。
鄂倫春族引以為傲的狍皮制作技藝,自古以來便揚名國內、蜚聲海外,后來還入選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名副其實之國粹流傳于世。
好啦,說到這里就漸入尾聲咯,關于炸毛白屁股傻狍子的故事今天咱就講到這里~
*本文部分圖片僅為示意之用 并非全部為狍子/東北狍(Capreolus pygargus)
本文所有圖片皆來源于網絡 若侵犯所有者之權利 我在此鄭重抱歉 并將迅速刪除
?本文原創,文/張濤拉罕
寫作不易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2019? 張濤拉罕,All Rights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