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詩詳注卷之十

杜詩詳注卷之十

漫成二首

黃鶴從舊編在上元二年。
《杜臆》:二詩格調(diào)疏散,非經(jīng)營結(jié)構(gòu)而成,故云漫成。

其一

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渚蒲隨地有,村徑逐門成。
只作披衣慣,常從漉酒生。眼邊無俗物,多病也身輕。

其二

江皋已仲春 ,花下復(fù)清晨。仰面貪看鳥,回頭錯應(yīng)人 。
讀書難字過,對酒滿壺頻。近識峨嵋老,(【原注】東山隱者。)知余懶是真。

春夜喜雨

黃鶴編在上元二年春,在成都作。

好雨知時節(jié) ,當春乃發(fā)生 。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

春水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fù)舊痕。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已添無數(shù)鳥,爭浴故相喧。

江亭

從舊次,編在上元二年。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
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早起

春來常早起,幽事頗相關(guān)。帖石防隤岸,開林出遠山。
一丘藏曲折,緩步有躋攀。童仆來城市,瓶中得酒還。

落日

落日在簾鉤,溪邊春事幽。芳菲緣岸圃,樵爨倚灘舟。
啅雀爭枝墜,飛蟲滿院游。濁醪誰造汝,一酌散千愁。(一酌罷人憂)

可惜

花飛有底急,老去愿春遲。可惜歡娛地,都非少壯時。
寬心應(yīng)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后汝期。

申涵光曰:“可惜歡娛地,都非少壯時”,是“歡娛恨白頭”注腳。下云:“寬心應(yīng)是酒,遣興莫過詩?!闭Z近淺率矣。如《定官后》詩:“老夫怕趨走,率府且逍遙?!痹~亦近俚。此皆開長慶一派,非盛唐氣象也。

獨酌

黃鶴編在上元二年作。周王褒詩: “獨酌止輕瓢。”
步屧深林晚,開樽獨酌遲。仰蜂黏落絮,行蟻上枯梨。
薄劣慚真隱,幽偏得自怡。本無軒冕意,不是傲當時。

徐步

黃鶴從舊次在上元二年春作。曇瑗詩: “徐步寡逢迎。”

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芹泥隨燕觜,花蕊上蜂須。
把酒從衣濕,吟詩信杖扶。敢論才見忌,實有醉如愚。

寒食

黃鶴從舊編在上元二年,浣花溪作。
《歲時記》:去冬至一百五日, 有
疾風甚雨,謂之寒食。據(jù)歷在清明前二日。

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
田父要皆去,鄰家鬧不違。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

石鏡

《石鏡》、《琴臺》二詩,黃鶴編在上元二年成都內(nèi)。
顧注:公詩有云:“石鏡通幽魄,琴臺點絳唇?!蹦撕髞韽?fù)游者?!度A陽國志》:武都有一丈夫,化為女子,美而艷,蓋山精也。蜀王納為妃,無幾物故。蜀王遣五丁之武都,擔土作冢,蓋地數(shù)畝,高七丈,上有石鏡表其門,今成都北角武擔是也。后王悲悼,作《臾邪》之歌、《龍歸》之曲?!跺居钣洝罚黑I嫌幸皇裎宕?,徑五尺,瑩徹,號曰石鏡。楊德周曰:《路史》:開明妃墓,今武擔山也,有二石闕。武陵王蕭紀掘之,得玉石棺,棺中美女,顏色如生,體如冰,掩之而寺其上,鏡周三丈五尺。

蜀王將此鏡,送死置空山。冥寞憐香骨,提攜近玉顏。
眾妃無復(fù)嘆,千騎亦虛還。獨有傷心石,埋輪月宇間。

琴臺

《寰宇記》:《益部耆舊傳》:相如宅在州西笮橋北百許步,有琴臺在焉?!冻啥加洝罚呵倥_院,以相如琴臺得名,而非其舊。舊臺,在城外浣花溪之海安寺南,今為金花寺。元魏伐蜀,下營于此,掘塹得大甕二十馀口,蓋所以響琴也。隋蜀王秀更增五臺,并舊為六。

茂陵多病后,尚愛卓文君。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云。
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歸鳳求皇意,寥寥不復(fù)聞。

春水生二絕

鶴注:此當是上元二年春作。詩云“小灘渾欲平”,則在浣花溪矣。

其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門前小灘渾欲平。
鸕鶿鸂鶒莫漫喜,吾與汝曹俱眼明。

其二

一夜水高二尺強,數(shù)日不可更禁當。
南市津頭有船賣,無錢即買系籬旁。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此當是上元二年作。吳論:江上值水勢如海,公見此奇景,偶無奇句,故不能長吟,聊為短述耳。題意在下三字,故通篇皆作自謙之詞。詩云“春來花鳥”,又言“新添水檻”,蓋草堂成后,又逢春水也。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
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 。
新添水檻供垂釣 ,故著浮槎替入舟 。
焉得思如陶謝手 ,令渠述作與同游。

水檻遣心二首

【邵注】草堂水亭之檻,言憑檻眺望以遣心也。

其一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

其二

蜀天常夜雨 ,江檻已朝晴。
葉潤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祇老病,何得尚浮名。
淺把涓涓酒 ,深憑送此生。

江漲

梁氏編在上元二年。 《杜臆》:時必蜀中有兵亂,感江漲而起興, 故有末句。
江發(fā)蠻夷漲,山添雨雪流 。大聲吹地轉(zhuǎn),高浪蹴天浮。
魚鱉為人得,蛟龍不自謀。輕帆好去便,吾道付滄洲 。

朝雨

當是上元二年秋作。

涼氣曉蕭蕭,江云亂眼飄。
風鳶藏近渚,雨燕集深條。
黃綺終辭漢,巢由不見堯 。
草堂樽酒在,幸得過清朝。

晚晴

【杜臆】朝雨而晚晴,乃同日所作。何遜詩, “褰裳對晚晴?!?br> 村晚驚風度,庭幽過雨沾。夕陽薰細草 ,江色映疏簾 。
書亂誰能帙,杯干自可添。時聞有余論,未怪老夫潛。

高柟(nán)

從舊次在上元二年?!稜栄拧罚好窎埂Wⅲ核菩訉嵥?,俗作楠。鶴曰: 公
有《柟樹為風雨所拔歌》云: “倚天柟樹草堂前。”此云: “接葉制茅亭?!备柙疲?“浦上童童一蓋青?!贝嗽疲?“江邊一蓋青?!惫手创藮箻湟病?/p>

柟樹色冥冥,江邊一蓋青。近根開藥圃 ,接葉制茅亭。
落景陰猶合 ,微風韻可聽 。尋常絕醉困 ,臥此片時醒。

惡樹

獨繞虛齋徑,常持小斧柯。幽陰成頗雜,惡木剪還多。
枸杞因吾有,雞棲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長漫婆娑。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鶴曰:詩云“東望少城花滿煙”,當是在浣花溪作。舊編在寶應(yīng)元年,朱本編在上元二年。

其一

江上被花腦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走覓南鄰愛酒伴,【原注】斛斯融,吾酒徒。)經(jīng)旬出飲獨空床。

其二

稠花亂蕊裹江濱,行步欹危實怕春 。詩酒尚堪驅(qū)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 。

其三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yīng)須美酒送生涯。

其四

東望少城花滿煙 ,百花高樓更可憐。
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繡筵。

其五

黃師塔前江水東 ,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其六

黃四娘家花滿蹊,干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其七

不是愛花即欲死,只恐花盡老相催。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進艇

【鶴注】詩云: “南京久客”,當是上元二年作。
南京久客耕南畝,北望傷神坐北窗。
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飛蛺蝶元相逐 ,并蒂芙蓉本自雙。
茗飲蔗漿攜所有 ,瓷罌無謝玉為缸 。

葛常之曰: 《北征》詩云: “經(jīng)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jié)。慟哭松聲回,悲泉共幽咽?!笔菚r方脫身于萬死一生,以得見妻兒為幸。至秦州,則有“曬藥能無婦,應(yīng)門亦有兒”之句,已非北征時矣。及成都卜居后, 《江村》詩云: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進艇》詩云: “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逼鋬?yōu)游愉悅之情,見于嬉戲之際,則又異于客秦時矣。

一室

一室即草堂,此當是上元二年作。若在元年,方構(gòu)草堂,豈遂欲舍蜀而去荊蠻乎。舊編非是。后漢陳蕃曰: “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一室他鄉(xiāng)遠,空林暮景懸。正愁聞塞笛,獨立見江船。
巴蜀來多病,荊蠻去幾年。應(yīng)同王粲宅,留井峴山前 。

所思

【鶴注】編在上元二年。蔡夢弼曰:崔漪,蓋自吏部而謫荊州司馬也。
《唐書·杜鴻漸傳》:祿山亂,肅宗至平?jīng)?,鴻漸與節(jié)度判官崔漪定議興復(fù)。
謝脁詩: “開襟望所思?!?br> 苦憶荊州醉司馬( 【原注】崔吏部漪),謫官樽酒定常開。九江日落醒何處 ?一柱觀頭眠幾回 。
可憐懷抱向人盡 ,欲問平安無使來。
故憑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唐滟滪堆 。

聞斛斯六官未歸

舊次在上元二年,成都作。斛斯復(fù)姓,名融,公所謂南鄰愛酒伴者。
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錢,本賣文為活,翻令室倒懸。
荊扉深蔓草 ,土銼冷疏煙。老罷休無賴,歸來省醉眠。

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朱注】依草堂蔡本,編在上元二年。此蓋出郭后寄二尹者。
《唐書》:青城縣,屬蜀州,因山為名。
《全蜀統(tǒng)志》:青城廢縣,在灌縣南四十里。
《元和郡縣志》:青城縣,垂拱二年改為蜀州。開元十八年,仍為青城。
今按: 《唐書》,青城乃蜀州之屬邑。據(jù)《元和志》,青城與蜀州,是一地而兩名也。杜詩既有青城,又有《寄高蜀州》詩, 當如《唐書》之說。
【鶴注】青城乃蜀州外邑,在成都之西。 《唐書》:京兆、河南等府,有少尹二人,掌貳府州之事。時成都稱南京, 故置少尹。

老被樊籠役 ,貧嗟出入勞。
客情投異縣 ,詩態(tài)憶吾曹。
東郭滄江合 ,西山白雪高。
文章差底病 ,回首興滔滔。

野望因過常少仙

草堂本編在上元二年青城詩內(nèi)。洪容齋《隨筆》:杜詩《過常少仙》,蜀本注云:應(yīng)是言縣尉也??h尉謂之少府。昔梅福為尉,有神仙之稱。少仙者,猶今俗呼為仙尉。 【朱注】詩末幽人,指常少仙也。黃鶴云:少仙,當是常征君。公后有《寄常征君》詩: “征君晚節(jié)傍風塵?!?/p>

野橋齊渡馬,秋望轉(zhuǎn)悠哉。
竹覆青城合,江從灌口來。
入村樵徑引,嘗果栗皺開。
落盡高天日,幽人未遣回 。

丈人山

《御覽》: 《玉匱經(jīng)》云:黃帝遍歷五岳,封青城山為五岳丈人,一名赤城,一名青城都,一名天國山,為第五大洞寶仙九室之天。對郡西北,在岷山南。連嶠掩映,互相連接,靈仙所宅,神異甚多。 《寰宇記》:山在青城縣西北三十二里。
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
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

丈人祠西佳氣濃,緣云擬住最高峰。
掃除白發(fā)黃精在 ,君看他時冰雪容。

寄杜位

【朱注】位為李林甫婿。天寶十一載十一月,林甫卒。位之貶官,必在十二載。自十二載癸巳至上元二年辛丑,為九年。詩舉成數(shù),故云:十年流也。 【邵注】公有《送柏別駕赴江陵》詩題,知位以行軍司馬,移在江陵矣。 《一統(tǒng)志》:玉壘在灌縣西北二十九里。灌縣,乃唐之導江、青城二縣地。蓋其山自導江而接青城界也。詩云“玉壘題書心緒亂”,又知在青城所作。草堂本與青城諸詩同編入上元二年,得之。

近聞寬法離新州 ,想見懷婦尚百憂。
逐客雖皆萬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況復(fù)塵隨眼,鬢發(fā)還應(yīng)雪滿頭。
玉壘題書心緒亂 ,何時更得曲江游。

送裴五赴東川

【鶴注】此當是上元二年在成都作,時史朝義未平,故云“何日通燕塞。”
東川,屬蜀潼川。

故人亦流落,高義動乾坤。
何日通燕塞,相看老蜀門 。
東行應(yīng)暫別,北望苦銷魂 。
凜凜悲秋意,非君誰與論。

送韓十四江東省覲

鶴從舊次,編在上元二年成都詩內(nèi)。江淮、吳會,皆稱江東。

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
黃牛峽靜灘聲轉(zhuǎn),白馬江寒樹影稀 。
此別應(yīng)須各努力 ,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

柟(高)樹為風雨所拔嘆

【朱注】考草堂本,此與《茅屋歌》俱編入上元二年成都詩內(nèi),今從之。
黃鶴據(jù)史永泰元年三月,大風拔木,謂此詩作于其時,太泥。

倚江柟樹草堂前,古老相傳二百年 。
誅茅卜居總為此,五月仿佛聞寒蟬。
東南飄風動地至 ,江翻石走流云氣。
斡排雷雨猶力爭,根斷泉源豈天意。
滄波老樹性所愛 ,浦上童童一青蓋。
野客頻留懼雪霜,行人不過聽竽籟。
虎倒龍顛委榛棘,淚痕血點垂胸臆。
我有新詩何處吟 ?草堂自此無顏色。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石筍行

趙注謂詩作于上元元年。今按此下三首,詞格相同,恐俱是上元二年所作。 【鶴注】 《通鑒》:上元元年七月, 李輔國矯稱上語, 迎上皇于西內(nèi)。
此詩云“好蒙蔽”、 “媚至尊”,其事隱而彰。終云: “安得壯士擲天外,使人不疑見本根?!鄙w恨去輔國輩之不速也。
《華陽國志》:蜀五丁力土,能移山,舉萬鈞,每王薨,輒立大石, 長三丈,重千鈞,為墓志,今石筍是也,號曰筍里。杜田曰:石筍,在西門外,二株雙蹲,一南一北。北筍長一丈六尺,圍九尺五寸。南筍長一丈三尺,圍一丈三尺,南筍蓋公孫述時折,故長不逮北筍。

君不見益州城西門 ,陌上石筍雙高蹲 。
古來相傳是海眼,苔蘚蝕盡波濤痕。
雨多往往得瑟瑟 ,此事恍惚難明論。
恐是昔時卿相冢,立石為表今仍存。
惜哉俗態(tài)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政化錯迕失大體,坐看傾危受厚恩。
嗟爾石筍擅虛名,后來未識猶駿奔。
安得壯士擲天外, 使人不疑見本根。

石犀行

【鶴注】李冰作石犀以厭水滅。上元二年秋八月,灌口損戶口,故作是詩,然意亦有所寓也。
《華陽國志》:李冰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穿石犀溪于江南,命曰犀牛里。后轉(zhuǎn)置犀牛二頭,一在府中市橋門,一在淵中。
陸游《筆記》:石犀,在李太守廟內(nèi)東階下, 亦粗似一犀,正如陜之鐵牛。一足不備,以他石續(xù)之,氣象甚古。
《全蜀總志》:李冰五石犀,在成都府城南三十五里。今一在府治西南圣壽寺佛殿前,寺有龍淵,以此鎮(zhèn)之。一在府城
中衛(wèi)金花橋, 即古市橋也。

君不見秦時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自古雖有厭勝法 ,天生江水向東流 。
蜀人矜夸一千載,泛溢不近張儀樓。今日灌口損戶口,此事或恐為神羞 。

修筑堤防出眾力,高擁木石當清秋。先王作法皆正道,詭怪何得參人謀 。
嗟爾五犀不經(jīng)濟,缺訛只與長川逝 。但見元氣常調(diào)和,自免洪濤恣凋瘵。安得壯士提天綱,再平水土犀奔茫。

杜鵑行

李輔國劫遷上皇,乃上元元年七月事。此詩借物傷感,當屬上元二年作。
鶴曰:觀其詩意,乃感明皇失位而作。

君不見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鵑似老烏。
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鳥至今與哺雛。
雖同君臣有舊禮,骨肉滿眼身羈孤。
業(yè)工竄伏深樹里,四月五月偏號呼。
其聲哀痛口流血,所訴何事常區(qū)區(qū)。
爾豈摧殘始發(fā)憤,羞帶羽翮傷形愚。
蒼天變化誰料得,萬事反覆何所無。
萬事反覆何所無,豈憶當?shù)钊撼稼叀?/p>

逢唐興劉主簿弟

【鶴注】唐莫州、臺州、道州、遂州四州,皆有唐興。此云“劍外官人冷”,是指遂州。自天寶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已改為蓬溪,而公于上元二年為邑宰王潛作《唐興縣客館記》及此詩題,俱云唐興, 乃因舊名耳,當是上元二年作。

分手開元末,連年絕尺書。江山且相見 ,戎馬未安居 。
劍外官人冷,關(guān)中驛騎疏 。輕舟下吳會 ,主簿意何如 。

敬簡王明府

【 鶴注】上元二年,公嘗為唐興縣宰王潛作《客館記》,當即其人。
此殆因詩而簡之。詩云“鷹秋怕苦籠”,必是年秋作。
葉縣郎官宰,周南太史公 。神仙才有數(shù) ,流落意無窮。
驥病思偏秣 ,鷹秋怕苦籠 ??淳酶吡x ,恥與萬人同。

重簡王明府

【鶴注】詩云“冬來只薄寒”,當是上元二年冬作。
甲子西南異,冬來只薄寒。江云何夜盡,蜀雨幾時干 。
行李須相問 ,窮愁豈有寬 。君聽鴻雁響,恐致稻梁難。

百憂集行

鶴注:詩云“只今倏忽已五十”,當是上元二年辛丑作。
公生于壬子,至是年恰五十。
又云:公于乾元二年十二月至成都,是時裴冕為尹。上元元年三月,以京兆尹李若幽尹成都,若幽后賜名國楨。二年三月,以崔光遠尹成都,與高適共討段子璋。時花驚定大掠東蜀,天子怒,以高適代光遠。是年十一月,光遠卒。十二月,除嚴武成都尹。則適代光遠在成都,才一二月耳。意止是攝尹也。公素與適善,豈強供笑語者。主人當指光遠。史云光遠無學任氣,宜與公不相合也。
王筠《行路難》:百憂俱集斷人腸。

憶年十五心尚孩 ,健如黃犢走復(fù)來 。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干回 。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 。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
入門依舊四壁空 ,老妻睹我顏色同 。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zhí)溟T東 。

徐卿二子歌

【鶴注】舊編在上元二年,時徐知道為西川兵馬使。徐卿或即其人,猶荊南兵馬使太常趙卿之類也。

君不見徐卿二子生絕奇,感應(yīng)吉夢相追隨??鬃俞屖嫌H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兒 。
大兒九齡色清徹,秋水為神玉為骨。小兒五歲氣食牛 ,滿堂賓客皆回頭。
吾知徐公百不憂,積善袞袞生公侯。丈夫生兒有如此二雛者,異時名位豈肯卑微休 。

戲作花卿歌

鶴注:此當是上元二年作。盧注:公為此歌,本稱述花卿,題曰戲作,有諷意焉。
《舊唐書·肅宗紀》:上元二年四月,梓州刺史段子璋反,襲東川節(jié)度使李奐于綿州,自稱梁王,改元黃龍,以綿州為黃龍府,置百官。五月,成都尹崔光遠率將花驚定攻拔綿州,斬子璋。
《高適傳》:西川牙將花驚定,恃勇,既誅子璋,大掠東蜀。天子怒光遠不能戢軍,乃罷之。

成都猛將有花卿 ,學語小兒知姓名 。用如快鶻風火生 ,見賊惟多身始輕。綿州副使著柘黃,我卿掃除即日平。

子璋髑髏血模糊 ,手提擲還崔大夫 。李侯重有此節(jié)度,人道我卿絕世無 。既稱絕世無,天子何不喚取守東都 。

贈花卿

單復(fù)編在上元二年成都詩內(nèi)。舊注:公有《戲作花卿歌》,此花卿即驚定也。朱注:唐曲《水調(diào)歌》后六疊入破第二,即此詩,見郭茂倩《樂府詩集》。

錦城絲管日紛紛 ,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

少年行二首

【鶴注】此上元二年夏在成都作。

其一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
傾銀注玉驚人眼 ,共醉終同臥竹根。

其二

巢燕引雛渾去盡,江花結(jié)子也無多。
黃衫年少來宜數(shù) ,不見堂前東逝波。

贈虞十五司馬

【鶴注】梁氏編在大歷三年,時公年是五十七歲矣。當如《暮歸》詩“年過半百不稱意”,不應(yīng)云“百年嗟已半。”當是上元寶應(yīng)間在成都作,故云:“沙岸風吹葉,云江月上軒。”若在公安,則公未嘗舍舟,不應(yīng)有此語也。

遠師虞秘監(jiān) ,今喜識玄孫。形象丹青逼,家聲器宇存。
凄涼憐筆勢 ,浩蕩問詞源。爽氣金天豁,清談玉露繁。
佇鳴南岳鳳,欲化北溟鯤。

交態(tài)知浮俗,儒流不異門 。過逢連客位 ,日夜倒芳樽 。
沙岸風吹葉 ,云江月上軒。百年嗟已半,四座敢辭喧 。
書籍終相與, 青山隔故園 。

病柏

此下四章,梁權(quán)道及黃鶴俱編在上元二年之秋,今并依舊次。
有柏生崇岡,童童狀車蓋。偃蹙龍虎姿,主當風云會。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豈知千年根,中路顏色壞。
出非不得地,蟠據(jù)亦高大。歲寒忽無憑,日夜柯葉改。
丹鳳領(lǐng)九雛,哀鳴翔其外。鴟鸮志意滿,養(yǎng)子穿穴內(nèi)。
客從何鄉(xiāng)來,佇立久吁怪。靜求元精理,浩蕩難倚賴。

病橘

群橘少生意,雖多亦奚為。惜哉結(jié)實小,酸澀如棠梨。
剖之盡蠹蟲,采掇爽其宜。紛然不適口,豈只存其皮。
蕭蕭半死葉,未忍別故枝。玄冬霜雪積,況乃回風吹。
嘗聞蓬萊殿,羅列瀟湘姿。此物歲不稔,玉食失光輝。
寇盜尚憑陵,當君減膳時。汝病是天意,吾諗罪有司。
憶昔南海使,奔騰獻荔支。百馬死山谷,到今耆舊悲。

枯棕

蜀門多棕櫚,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剝甚,雖眾亦易朽。
徒布如云葉,青黃歲寒后。交橫集斧斤,凋喪先蒲柳。
傷時苦軍乏,一物官盡取。嗟爾江漢人,生成復(fù)何有。
有同枯棕木,使我沈嘆久。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黃雀啅,側(cè)見寒蓬走。念爾形影干,摧殘沒藜莠。

枯楠

楩楠枯崢嶸,鄉(xiāng)黨皆莫記。不知幾百歲,慘慘無生意。
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巨圍雷霆坼,萬孔蟲蟻萃。
凍雨落流膠,沖風奪佳氣。白鵠遂不來,天雞為愁思。
猶含棟梁具,無復(fù)霄漢志。良工古昔少,識者出涕淚。
種榆水中央,成長何容易。截承金露盤,裊裊不自畏。

不見(原注:近無李白消息。)

鶴注:詩云“世人皆欲殺”,當是白流夜郎之后,蓋上元二年也。梁氏編在寶應(yīng)元年梓州作,不知是年,白已卒矣。

曾鞏序:乾元元年,長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峽江,至巫山,以赦得釋。憩岳陽、江夏,久之,復(fù)如潯陽,過金陵,徘徊于歷陽、宣城二郡間。其族人陽冰為當涂令,白過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锷阶x書處,頭白好歸來。

草堂即事

詩云:建子月,是上元二年十一月在草堂作。
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霧里江船渡,風前徑竹斜。
寒魚依密藻,宿鷺起圓沙。蜀酒禁愁得,無錢何處賒。

徐九少尹見過

【鶴注】此當是上元二年冬作。又曰:少尹與行軍自不同。西都、東都、北都、鳳翔、成都、河中、江陵、興元、興德,府尹各一人,少尹二人,初不言以少尹為行軍長史,但云:永徽中,改尹為長史。又云:天下兵馬元帥府,有行軍長史、行軍司馬。今題云“少尹”,而詩云“行軍”,徐當是成
都尹兼節(jié)制兵馬,以時亂, 故少尹兼稱行軍也。

晚景孤村僻,行軍數(shù)騎來。交新徒有喜,禮厚愧無才。
賞靜憐云竹,忘歸步月臺 。何當看花蕊,欲發(fā)照江梅。

范二員外邈吳十侍御郁特枉駕闕展待聊寄此作

【鶴注】當是上元二年浣花時作。過江上宅時郁尚謫楚中,是年蓋放還矣。

暫往比鄰去,空聞二妙歸。幽棲誠簡略,衰白已光輝。
野外貧家遠 ,村中好客稀。論文或不愧,重肯款柴扉。

王十七侍御掄許攜酒至草堂奉寄此詩便請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鶴注編在上元二年冬成都作。是時高適刺蜀,以攝尹事至成都也。考《舊書·高適傳》:崔光遠不能攝軍,天子罷之,以適代為成都尹、西川節(jié)度。然此詩不曰高尹,而仍謂高使君。且是年十一月,光遠卒,十二月旋以嚴武為成都尹,則適實未嘗代光遠也。及嚴武于寶應(yīng)元年召歸后,卻不聞成都別除尹。史云:代宗即位,吐蕃陷松、維、保諸州,節(jié)度使高適不能救,以嚴武代還。必寶應(yīng)元年七月至廣德元年十二月,乃適尹成都也。但此時,公無一詩與高,蓋適為尹時,公同在東川,及嚴武再鎮(zhèn)蜀,方歸草堂也。
王掄終于彭州刺史,后有《哭王彭州掄》詩。

老夫臥穩(wěn)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開 。江鸛巧當幽徑浴 ,鄰雞還過短墻來。
繡衣屢許攜家醞,皂蓋能忘折野梅。戲假霜威促山簡 ,須成一醉習池回。

王竟攜酒高亦同過共用寒字

臥病荒郊遠,通行小徑難。故人能領(lǐng)客,攜酒重相看。
自愧無鮭菜,空煩卸馬鞍,移樽勸山簡,頭白恐風寒。

陪李七司馬皂江上觀造竹橋即日成往來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題短作簡李公

鶴注:此當上元二年冬在蜀州作。
【鶴注】此當上元二年冬在蜀州作。 《元和郡縣志》: 江,一名皂江,經(jīng)蜀州唐興縣東三里。任慥《渠堰志》:九 堰,其源出于皂江,至郫之柵頭,別流為溫江口。曰九 口者,實兩江之匯也。晏公《類要》; 江,一名皂里水,今在新津。 ,音躬。

伐竹為橋結(jié)構(gòu)同,褰裳不涉往來通 。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
顧我老非題柱客,知君才是濟川功。合歡卻笑千年事,驅(qū)石何時到海東。

觀作橋成月夜舟中有述還呈李司馬

草堂本有此題。諸本通上章,為二首。連日觀橋,舟皆設(shè)酒,觀詩中屢字可見。

把燭橋成夜,回舟客坐時。天高云去盡,江迥月來遲。
衰謝多扶病,招邀屢有期。異方成此興,樂罷不無悲。

李司馬橋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王洙曰:時高適守蜀州而攝成都,故題云自成都回。 《九域志》:蜀州東至成都一百里,故詩云: “橋東待使君?!庇种窃娫谑裰葑?。
【錢箋】唐制節(jié)度使闕,以行軍司馬攝知軍事,未聞以刺史也。

向來江上手紛紛,三日功成事出群。
已傳童子騎青竹 ,總擬橋東待使君。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黃鶴編在寶應(yīng)元年。夢弼曰:時吐蕃分三道入寇,欲取成都為東府,竇公以御史出檢校諸州軍儲器械,得以便宜入奏,公作是詩以贈之。
鶴曰:考新舊史、《會要》諸書,無檢察使,唯有巡察、觀察、按察之名。然《歐陽詹集》有《送韋檢察》詩,又似史失書。
朱注:《會要》有西山運糧使、檢校戶部員外郎。詩云:“運糧繩橋壯士喜?!币杉创斯伲]蓋以侍御出耳。又曰:詩云:“八州刺史思一戰(zhàn),三城守邊卻可圖?!笔俏魃轿礇]吐蕃時作。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 ,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露寒之玉壺。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政用疏通合典則 ,戚聯(lián)豪貴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憑陵氣頗粗,竇氏檢察應(yīng)時須。運糧繩橋壯士喜 ,斬木火井窮猿呼 。八州刺史思一戰(zhàn) ,三城守邊卻可圖。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

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

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

得廣州張判官叔卿書使還以詩代意

詩云蜀城,當是在成都時作。黃鶴編在梓州,誤。
朱注:張叔卿,魯人,見公《雜述》及《舊唐書·李白傳》。

鄉(xiāng)關(guān)胡騎滿,宇宙蜀城偏。忽得炎州信,遙從月峽傳。
云深驃騎幕,夜隔孝廉船 。卻寄雙愁眼,相思淚點懸。

魏十四侍御就敝廬相別

【鶴注】詩云“江邊問草堂”,當是寶應(yīng)元年在草堂時作。

有客騎驄馬,江邊問草堂。遠尋留藥價,惜別倒文場。
入幕旌旗動,歸軒錦繡香。時應(yīng)念衰疾,書疏及滄浪 。

贈別何邕

【鶴注】寶應(yīng)元年,公送嚴武至綿州,其別何邕,當在此時。詩云“綿谷元通漢”,何蓋為綿谷尉也。又云“傳語故鄉(xiāng)春”,何蓋京兆入而赴長安也。邕即前所云何十一少府耶?

生死論交地,何由見一人。悲君隨燕雀,薄宦走風塵 。
綿谷元通漢,沱江不向秦。五陵花滿眼,傳語故鄉(xiāng)春。

絕句

趙次公謂江邊踏青,乃成都事,蓋因前詩有“草見踏青心”句也。按:是年西山有吐蕃之警,故云旌旗、鼓角。依趙氏編在寶應(yīng)元年春成都詩內(nèi)。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高棅曰:五言絕句,作自古也。漢魏樂府古詞,則有《白頭吟》、《出塞曲》、《桃葉歌》、《歡問歌》、《長十曲》、《團扇郎》等篇。下及六代,述作漸繁。唐初工之者眾,四杰尤多,宋之問、韋承慶之流,相與繼出,可謂盛矣。開元后,獨李白、王維,尤勝諸人。次則崔國輔、孟浩然,可以并駕。若儲光羲、王昌齡、裴迪、崔顥、高適等數(shù)篇,辭簡而意長,與前數(shù)公,實相羽翼。中唐雖聲律稍變,而作者接跡之盛,過于天寶。元和以后,不可得矣。

嚴羽曰:絕句難于律詩,五言絕句難于七言。

周敬曰:五言絕難于七言絕者,以語短而氣苦于促,字少而意忌于露,格似拙而辭易流于俗也。眾唐人一樣,宋人又是一樣,當以摩詰、青蓮為法。

茅一相曰:絕句固難,五言尤難,離首即尾,離尾即首,而腹亦不可少,妙在愈小而愈大,愈促而愈緩。

顧璘曰:五言絕句,以調(diào)古為上,以情真為得體。

贈別鄭煉赴襄陽

【鶴注】此寶應(yīng)元年在浣花溪作,故云“柴門老病身?!逼淠?,史朝義陷營州,羌、渾、奴刺陷梁州,且河東、河中軍皆亂,故首言“戎馬交馳際?!?/p>

戎馬交馳際 ,柴門老病身。把君詩過日,念此別驚神。
地闊峨眉晚 ,天高峴首春。為于耆舊內(nèi),試覓姓龐人。

重贈鄭煉絕句

與上章先后同時作。

鄭子將行罷使臣,囊無一物獻尊親。
江山路遠羇離日,裘馬誰為感激人。

江頭五詠

【鶴注】江頭,即前江畔獨步尋花處。五詩據(jù)所見入詠,皆有寓意。
舊次編在寶應(yīng)元年。

丁香

丁香體柔弱,亂結(jié)枝猶墊。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齋后,庶使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麗春

百草競春華,麗春應(yīng)最勝。少須顏色好 ,多漫枝條剩。
紛紛桃李姿,處處總能移。如何此貴重,卻怕有人知。

梔子

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 。于身色有用,與道氣相和。
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 。

鸂鶒

陳藏器《本草》:鸂鶒,水鳥。形小如鴨,毛有五采。

故使籠寬織,須知動損毛??丛篇q悵望,失水任呼號 。
六翮曾經(jīng)剪,孤飛卒未高 。且無鷹隼慮,留滯莫辭勞。

花鴨

花鴨無泥滓,階前每緩行。羽毛知獨立,黑白太分明 。
不覺群心妒,休牽眾眼驚。稻梁沾汝在,作意莫先鳴 。

野望

鶴注:此當是寶應(yīng)元年成都作。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海內(nèi)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珩R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畏人

詩成后,拈畏人二字為題,非專詠畏人也。蔡氏編在寶應(yīng)元年。曹植詩:“客子常畏人?!?/p>

早花隨處發(fā),春鳥異方啼。萬里清江上,三年落日低 。
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棲。門徑從榛草,無心待馬蹄。

屏跡三首

依蔡氏、梁氏,編在寶應(yīng)元年。按:詩中景物,乃是春夏之候。黃鶴因詩有“年荒酒價乏”句,遂引永泰元年京師斗米千錢為證。又引廣德二年,定京城上下酤戶,以收月稅為證。顧氏謂史書所記, 乃長安事,不涉成都。

黃氏次在永泰元年者,非是,鮑照詩: “屏跡勤躬稼?!?/p>

其一

衰年甘屏跡,幽事供高臥。鳥下竹根行 ,龜開萍葉過。
年荒酒價乏,日并園蔬課 。獨酌甘泉歌,歌長擊樽破 。
此以屏跡領(lǐng)起,自屬首章,他本編在未者,非。顧云:此首雖屬古體,而無一句失拈,無一字失對,自是仄韻之律。

其二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時時急,漁舟個個輕。杖藜從白首 ,心跡喜雙清。

其三

晚起家何事,無營地轉(zhuǎn)幽。竹光團野色,舍影漾江流。
失學從兒懶,長貧任婦愁。百年渾得醉,一月不梳頭。

少年行

鶴依舊編在寶應(yīng)元年。

馬上誰家白面郎,臨階下馬坐人床。
不通姓氏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即事

黃鶴依舊次,編在寶應(yīng)元年。 【盧注】 “此為舞妓作。”

百寶裝腰帶,真珠絡(luò)臂鞲。笑時花近眼,舞罷錦纏頭 。

寄題杜二錦江野亭附嚴武詩

漫向江頭把釣竿,懶眠沙草愛風湍。莫倚善題《鸚鵡賦》,何須不著鵕 冠。
腹中書籍幽時曬,時后醫(yī)方靜處看。興發(fā)會能馳駿馬,終當直到使君灘。

奉酬嚴公寄題野亭之作

【鶴注】此當是寶應(yīng)元年作。
拾遺曾奏數(shù)行書,懶性從來水竹居。奉引濫騎沙苑馬 ,幽棲真釣錦江魚。
謝安不倦登臨費,阮籍焉知禮法疏。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無徑欲教鋤。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5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36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1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46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89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18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637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8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39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6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0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9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47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2評論 2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