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一位女上司說:“我的人生有一個信條,那就是不美則死”。這四個字,一直印在我的腦海里。
前不久,在淘寶上看中了一個很有特色的首飾架。
因為拿不定主意,這個架子是不是結實,就跑去看評論。評論里大多是曬好評,實用漂亮。但是曬圖卻讓我這個旁觀者,略顯尷尬。
一件本可以兼具收納和裝飾的物件,被剝奪了美感,變得粗糙。彷佛塞滿,所有可以掛的東西。完全不去考慮,美不美觀,是不是能給人一種視覺享受。
放到生活中也是如此,大多數人都被忙碌的工作,生活的瑣事,繁雜的信息,娛樂的資訊占據注意力。許多人沒有更多的時間感覺周遭的事物,更不會想如何創造美的事物。不知何時起,人們對待生活的態度,變得隨意簡單。對待生活的標準,降為便利就好。
蔣勛先生說:美,是一種生活方式。美是回來做自己,知道生命應該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活著。
就拿最簡單的一日三餐來說,這意味著不是每天草草應付肚子,而是認真品味美食。食物是一個與人心相連的通道,你在品味食物,也在品味世界的美好。甜酸苦辣咸,每一種味道都可以用來詮釋各種模樣、多種生命體驗的我們。電影《喜歡你》中周冬雨善于用食物來表達自己,并以此為通道走進了金城武的心。
在《巴黎名媛教給我的那些事》中,作者提到法國人從不匆忙進食。他們把三餐放在生活重要的位置之上,并且以一種儀式化的方式來享用。
優雅太太回精心挑選食材,制作精良的食物,用餐時他們專注而投入。他們緩慢地把食物送進嘴里,品嘗它、回味它、討論它、享受它。
穿衣也有它的美。衣服是人的一部分,是自我的呈現。不要隨意撈起一件衣服,就出門。也不要盲從他人,東施效顰。一個人的著裝,就是她對自己的態度,對自己的認可度。我想,更是這個生命狀態的呈現。你可以通過服裝表達真實的自我,是生機勃勃,還是優雅時尚,是古靈精怪,還是英姿颯爽,抑或人淡如菊。找到專屬的著裝風格,穿最能展現自己美的服裝,做那個不一樣的自己。
居住的地方,是你生活能量場的聚集地。家的每一個角落,都折射出你對生活、生命的態度。是雜亂無章?還是井井有條,極具美好?色彩明亮的抱枕、設計感的落地燈,精致小物錯落有致。沒有多余的雜物,每一件都恰到好處。一推家門,便感覺幸福襲來,自在、舒服、美好。
懂的舍棄,只留下值得的物件,其他都扔扔扔。保持簡潔,給生活以留白,才可以承載更多可能性。當你開始用心對待,放下馬不停蹄的腳步,轉而感知生活,擁有了對美的渴望,主動去創造美的食物,衣食住行都將成為你幸福感的來源。
就像賣家秀一樣,他們都在精心地把這個物品最美好,最打動你的那一面呈現出來。讓賣家秀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吧~用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