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篇里,關于老與死的問題,河合隼雄在他的老來生活,也有思考,畢竟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已經75了,在他這個年齡,他已經開始思考一些關于生老病死的事情了。
他的觀點,順其自然地活著。
其實不光光是他,我們所有人,都要順其自然地活著,我覺得這適用于所有活著的人。
忍耐一章中,河合隼雄說,現在的孩子,以為一切都可以依照自己所想的那樣得到一切,他們這樣長大成人,變成一個不會控制自己,沒有意志力的大人。這是我們教育里存在的問題,我身邊的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都是采取那種補償心理,至少我身邊就有一個非常典型的媽媽。
她童年的時候,過得非常的貧苦,穿著姐姐的剩下的衣服,吃的也不好,長大后,自己生了孩子,她就告訴自己,她小時候受過的苦,受過的白眼,她堅決不讓自己的孩子受,也不讓自己的孩子受一點的委屈,什么都是給孩子最好的,滿足孩子的一切,我不知道她的孩子將來會怎么樣,至少有一天,她孩子如果想要的,她無法滿足的時候,那時候她怎么辦?
二十二篇我沒有看懂。最后一句,作者說,只要稍微改變一下觀點來看事情,快樂的事,就會漸漸增加。
這就是看問題的角度問題了,我不想圍著這個問題多說什么,因為我從小到大都被教育,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到問題,我在這個方面,還不至于一根筋。
第二十四篇談到了關于幸福和安心這個問題。有一句話,作者說到我心坎上了,在為任何一方的菩薩努力時,請不要忘記那不是全部就行了。
這句話讓我感觸很多,近幾年來,報道的新聞特別多,前些天一個春雨醫療軟件的董事長,四十歲因為心臟猝死,之前一個年輕的小演員,二十幾歲,淋巴癌猝死,現在這個年代,宣揚更高,更快,大家每天都在拼命地忙忙碌碌,不給自己留有一點閑暇時間,冥想一下,有的為了成功,甚至工作到夜里兩三點,有的連續48小時工作,清華有個年輕的工程師,在連續工作幾十個小時,猝死在辦公室,傳媒大學有個研究生,工作很多年,也是猝死在自己的辦公室,沒有逃出來。真的都很可惜,我們在向著錢菩薩,事業菩薩祈禱的時候,我們能不能也向健康菩薩祈禱,能不能也向家庭菩薩祈禱。
請記住,那些都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
第二十八章講述友情,我最近對友情這個有頗多感慨。我覺得友情,是兩個人分享自己的苦惱,這樣苦惱可以減半,分享自己的小確幸,就被放大到幸福,相處在一起,很幸福,很開心,時間過得快到不想分開,這就是友情。
第三是篇講述心中的配角,我有的時候,對配角很同情,尤其最近那個老是演壞人角色的一個配角女演員,你說她拿的錢沒有主演多,演的還是一個被人罵的角色,真的太不容易了,竟然還有人去罵她剛出生的女兒,我覺得那個罵人的人,你是不是入戲太深,人家演戲演的好,你不至于連現實跟電視劇都分不清吧,心疼那個演員,也對罵人者無語。
河合隼雄說,在這世上,要遠離人生的各種藩籬,努力清洗自己的心,死后的世界,準備出家,是人生最后的出發點。
努力洗滌自己的心,我們究竟從什么時候,從一個嬰兒,一個只想吃飽喝飽就幸福的孩子,變成一個想要房子,想要車,想要錢,想要美女帥哥,想要無數的大牌包包,想要天的人了呢?
三十一篇中,他有講到,有個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結婚,總是相同的結局,他說,那是因為愛的質沒有變,即使他結婚第四次,還是這樣的結局。這個,就不細說,涉及心理學方面的解釋。
手凍僵了,今天暫時記錄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