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過年,自得其樂的生活,從容的心境會被七親八戚們攪和得渾濁不堪,一池清蓮可能會被連根拔起,就連活得卑微的中年人的那一點“留得殘荷聽雨聲”的唯一一點意境也要被毀掉。
啊哈!這都是題外話,我真正想說的是我70多歲的大山沖里的農民公公。
公公很勤勞,很聰明也很有生活的頭腦。這個生活的頭腦指的是能趨勢而為,經過深思熟慮,無數次利弊權衡后推斷出哪個小小的投資可以掙錢,最不濟也不會貼錢進去,至少可以不盈利但保本,付出的體力又在他這個年齡可以承受的范圍內。然后他還有很多其他讓我欣賞的地方。
比如,他愛旅游,常盼望他的兒子帶他四處走走,坐坐飛機,坐坐高鐵……去見見他未曾見過的風景,當然如果他兒子有閑又有余錢的時候會行動;有余錢無閑的時候會想辦法擠出閑來;有閑無余錢的時候就會來咨詢我的意見,這時我得把我積蓄起來準備干某某可有可無,比如買衣服包包,給我兒子報個什么毛筆足球班的錢拿出來(我真要用時不拘到哪個同事那里周轉一下),但是兒子的學費我是堅決不拿出來,因為無人接送照顧保證一日三餐,所以兒子在私立學校,學費比較高昂,用了我就不是能一下子能周轉過來的。出去旅游的時候,他會在一些他認為滿意的,漂亮的地方擺出很有風范的POSE由他兒子拍照留念,他的POSE比他兒子、孫子、媳婦有型得多,我第一次見的時候嘆為觀止,簡直是《上海灘》的風采呀!當然,我很能掩飾自己的訝異,一派見多識廣見慣不驚的大家風范。
比如,他是實力寵妻派,老伴兒說的做的就沒有不對的,兒子女兒說老伴兒的時候,風淡云輕四兩撥千斤,堵了他們的嘴,假如媳婦兒不小心(啊哈!畢竟媳婦兒也有父母,想怎么說他們就會信口就說,偶爾還會沖父母大喊大叫跟他們吵個架啥啥的,所以跟公公婆婆相處的時候不小心忘個形也是會有的,雖然10多年間不過一兩三次,但終歸也是有的)嘴沒把門,那必定是很嚴肅地敬告:你媽媽一直是這樣的,她年紀大了,比不得你們……這時我是趕緊退避,不搭腔走遠點,從這間屋子走到另一間屋子,或者從這棟房子走到另一棟房子避避風頭。
比如,他要穿皮鞋,穿皮鞋的時候假如是在城里,會隨意在哪個擦皮鞋的板凳上坐下來,泰然自若地坐下來,毫無鄉下大山沖里人的畏縮,坦然自若伸出腳去讓人擦皮鞋。我就不行,在陌生不熟悉的環境,小家子氣一溜煙就跑出來了,所以我覺得他真的有大將之風……
常想,假如他是我的父親,哪怕是重男輕女一點點,我也會很喜歡他,欣賞他——因為作為一個沒讀過多少書,從小生活在大山沖里的70多歲的老人如此懂生活,有情懷,懂得愛自己相濡以沫的老伴的老人確實是值得欣賞的……
但他不是我的父親。他會用驚詫莫名,生氣的口吻對我說:“啊!你不早起床給他做早飯?”,這個他,當然是他兒子。他會在我要他兒子喊他孫子起床時說:“啊!怎么你喊不起,難道你們的聲音不同嗎?”,潛臺詞是:哼哼,你看我孫子都只聽他爸的話,聽到你的聲音理都不理你!他會在一干人聊天時,把聊天內容盡力往我身上帶,眼睛直盯著我,明示聊天群眾,你們看,我媳婦就是這樣不孝的,懶的,緊抓我兒子錢財的……暗示我,該用無比孝順的態度,替他的三個女兒一個兒子盡了所有的孝,你沒有,所以你就不是好兒媳……此等言語行為太多,而且他又很能規避在兒子面前說。他的兒子沒聽到,假若我拿出來說,就是我無中生有,毀他們一家的天倫——對此,我常生無力之感!
只要來到公公婆婆的家,鄰居們七親八戚們會來用開玩笑的口吻行指責之事,說我不干活,說我和老公的小家全由我做了主,說他們這般年紀了,還要干活是我不孝,說我公公婆婆想去兒子那里,我居然不同意……各種沒有的事都是我一個人做的——只是真實情況是,我和他兒子是真實的兩地分居,除了我放假,其他時候都是兩條平行線……
現在我和他兒子正帶著他在去桂林玩的路上。一個人愛人的心算十分,如果他對我能有五分,我想其實我是真的愿意好好的欣賞和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