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從2015年開始,就想趁著時光未老,媽媽還能方便走動,每年帶她出游一趟,2015年的上海,2016年的黃山,今年的京津。
? ? ? 這次京津行有三個小伙伴帶著三個媽媽,媽媽們一直有一個"首都情結",在去年初提,三月初再提,八月底開始策劃,日前終于成行。
day1? 路邊老北京小吃—首都博物館—北海? ? ? ? ? ? ? ? 公園—四季民福故宮店吃烤鴨
day2? 清真早點鋪—毛主席紀念堂—天安門? ? ? ? ? ? ? ? 廣場—故宮—景山公園—山西駐京辦? ? ? ? ? ? ? ? 賓館—南鑼鼓巷
day3? 天安門廣場看升旗—明十三陵—八達? ? ? ? ? ? ? ? 嶺長城—小吊梨湯—奧林匹克公園
day4? 天壇—南門涮肉—頤和園—北大—王府? ? ? ? ? ? ? 井大街
day5? 護國寺小吃—恭王府—天津眼—意大利? ? ? ? ? ? 風情街—津灣廣場
day6 馬路牙子上的煎餅果子—民園體育場—? ? ? ? ? 五大道—西開大教堂—濱江道—瓷房子? ? ? ? ? ? —桂發祥老店
? ? ? ? 三個小伙伴一同出行的好處就是互相照應,行前,婷婷已將攻略大致完成,穎子也預定好了短租的公寓。到了北京我們便有了明確分工,婷婷給我一個小錢包,讓我擔任"財政部長",負責付款、記賬、結算。婷婷是"交通部長",負責交通線路查詢和游玩路線安排,以及找吃的(小路癡還把我們帶得妥妥滴!)。穎子是"生活部長",一路上拍拍拍,記錄我們的飲食、出行,還負責跟房東溝通聯系。
? ? 【山青天藍的北京】對于南方的娃來說,"秋"的概念是模糊的,本期待可以看到香山紅葉或是金黃的銀杏葉,也害怕看到光禿的樹枝或者發黃的草甸,然而什么都沒有,北京的初秋天空澄澈,樹葉都還是綠的,我們穿著短袖的衣服穿梭在城市間,只在偶爾加件外套,擋住微涼的秋風。
? ? ? ? 【有溫度的北京】北京的街道很干凈,地鐵一圈又一圈,總能帶著你去到要去的地方,我們一人辦了一張交通卡,出行十分方便,五天的時間下來每人只花了三十幾元的公共交通費用。也許是每天早上都七點多出門,地鐵并沒有想象中的擠。我們吃著老北京的早餐,穿梭在老北京的胡同中。北京的大爺大媽很熱情,只要有不懂的地方,他們都很樂意解答,即使我們在問"天壇"的路時,不小心說成了"tian tang ",大爺們都笑哈哈地包容,包容的城市是有溫度的。
? ?
? ? ? ? 【北京的情結】媽媽們說:"北京是祖國的首都,這輩子一定要去一次。"為了這個"紅色情結",我們排隊一個多小時去瞻仰毛主席的儀容,凌晨四點起床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的廣場看升旗,我們在天安門城樓前合影,在北海公園的白塔下泛舟、歌唱,在八達嶺長城上迎風而立。
? ? ?
? ? ? ? 【歷史的北京】走進北京就好像走進歷史,歷史書上的東西更加鮮明。那個慈禧住過的儲秀宮,那個乾隆退位后的皇極殿,那個明帝聽政的太和門,那個文武百官朝拜的廣場,那個帝后居住的乾清宮、坤寧宮,那口害死珍妃的珍妃井,那個埋葬了宋神宗和兩位皇后、陪葬多人的"啞巴墻"內的地宮,那個崇禎皇帝自縊的后山公園,那個頤和園里"女尊男卑"的布局,那慈禧和李蓮英化身漁公漁婆泛舟的昆明湖,那個皇帝祈福的祈年殿,那個"十八世紀世界首富"的恭親王滿是"萬福"的府邸,那個康熙送給孝莊太后的"天下第一福"…當雙腳踏在那已經被侵蝕的地磚上,好像遇上了那段舊時光,一個個平面的人物變得有血有肉,仿佛也可以感受一種莊嚴肅穆,一種快樂,還有一種哀傷,甚至有時是一種無奈與凄涼。
? ? 【有文化的北京】歷史的北京有著濃厚的文化氣息,當我們在什剎海附近的胡同穿梭,不經意就在路邊偶遇北師大的老校區;當我們啃著哈密瓜、坐著三輪摩托車從頤和園東門穿越到北大西門,就好像還在皇家園林中,毫無違和感。古香古色的北大西門、碧波蕩漾的未名湖、相互嬉戲的鴛鴦、柳條掩映的博雅塔,那來回穿梭的學子都是人中的龍鳳,遺憾的是來時天光已暗,沒有時間好好感受。
? ? ? 【現代的北京】除了歷史的味道,北京更是現代的,那"首堵"的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商圈,行走在北京的街道,很難看到花花綠綠的彩燈,我們以為首都是沒有夜景工程的,直到我們到了奧林匹克公園,才發現,原來首都的夜景這么美。夜色中的鉆石玲瓏塔、鳥巢和水立方都好像擁有了生命,在變換的燈光中翩翩起舞,這不是一場簡單的燈光show,而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留下的巨大紀念品,聽著廣場上播放的《我愛你中國》,不禁心潮澎湃,跟著哼唱"我愛你中國,親愛的母親……"
? ? 【夜色中的天津】與北京的現代相比,天津的夜色更有一種獨特的異域風情。幸運的是芳芳姐姐帶我們吃正宗的天津菜、賞最美的天津夜景,讓我們節省了許多時間,也更深刻感受到了天津的文化內涵,特別特別感謝。
? ? ? ? 追趕著幸福與圓滿的天津眼不停轉動,意大利風情街的酒吧駐唱樂隊唱著一首又一首歌,古老的噴泉還在噴著水,鐘樓下的彩燈交織成南瓜馬車。世紀鐘的鐘聲在21世紀之初敲響,鋼結構的解放橋開放完后已經閉合,一座座高樓外墻上展示著天津新貌與未來,天津站與百福大樓之間隔著長長的海河。
? ? ? ? 【異域風情的天津】好像行走在上海的外灘和廈門的鼓浪嶼,在天津看萬國建筑,有時會忘了自己在哪,英式、法式、意式,各種異國元素在中國的土地上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每一幢建筑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看那民園體育場,中國最古老的體育場,經過近百年變幻,依然不改容顏,那茵茵綠草見證著多少歡呼與失落;看那瓷房子、疙瘩樓,瓷片一片片貼上去的精致裝修,賦予老房子新的生命;看那西開大教堂,雄偉的外觀、精美的壁畫,不管何時走進,總有人在虔誠禱告,這份天主護佑的期盼經歷了百年依然沒有褪色。
? ? ? ? 【舌尖上的京津】行走在一座城市,必不可少的就是用舌尖去感覺這座城市的味道。那聞名全球的北京烤鴨,烤鴨皮蘸著白糖的肥而不膩,烤鴨肉蘸著蒜泥的香嫩,烤鴨卷餅中鴨肉、大蔥、甜面醬的味蕾碰撞,還有鴨架骨熬著白菜豆腐湯的濃郁鮮甜。那慈禧最愛吃的豌豆黃、蕓豆糕入口即化,那炸醬面、豆腐腦、炸豆腐湯、面茶、油餅都是北京味道,最北京的味道當然不能錯過豆汁和焦圈,那股酸味兒一入口,可以讓人全身打個機靈,晨間迷糊的睡意立即散去。北京的涮肉味道也是超級棒的,薄薄的羊肉片不帶膻味,蘸點兒花生醬、豆腐乳和韭菜花醬,再加點香菜,真是一大美味。還有那不可錯過的零食,老北京糖葫蘆,山楂個大飽滿、酸中帶甜,蘸著剛出鍋的糖漿,熱乎乎地,毫不黏牙。
? ? ? ? 芳芳姐姐帶我們吃了天津菜,姜燜的多寶魚肉質鮮嫩,還帶著濃濃的姜味;芝麻雞外酥里嫩,搭配芝麻,聞著吃著都帶著芝麻香;老爆三就像是家里的醋肉,肉條、豬肝、豬腰裹粉爆炒,好像吃到了家鄉的味道。提到天津,不得不提的還有它的小吃,那狗不理的包子,"來一套"的煎餅果子,十八街的麻花,還有那皮薄肉香的栗子,我們還在馬路邊看到了"熟梨糕"、燒餅,滿足著吃貨的心。
? ? ? 【旅途中的小確幸】這次旅途上雖然有著飛機晚點、公寓熱水不足等等小插曲,雖然沒看到國旗護衛隊護旗、錯過故宮里慈寧宮的梅花鹿有點遺憾,但是依然很幸運。接機的師傅推薦我們把看升旗和去八達嶺長城排在同一天,讓我們雖然早起,但是可以在路上補眠,行程舒適許多;到四季民福等位等了兩小時,結果等來了最豪華的包間;毛主席紀念堂之前一直在維修,直到今年九月才再度開放;我們在到奧林匹克公園游玩的第二天,奧林匹克公園站的地鐵站進入關閉維修;恭王府的講解員告訴我們恭王府即將進入維修,要明年五一才能再開放,而且到時可能看不到、摸不到康熙帝寫的天下第一福…許多的小確幸帶來旅途的開心,歡樂,媽媽們也一路自嗨,cos難度節節提升,玩得不亦樂乎。
? ? ? 【寫在最后】世界很大,每走出去一步就是一種新的收獲,旅途的滿足與幸福最重要的不在于看了什么風景、吃了什么美食,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放慢了腳步,與身邊的好友、親人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雖然很多景色的評價確實是"也就那樣",但只有走出來了,才知道"也就那樣"的"那樣"是什么樣,等時光老去,再回頭談起這段旅程會是什么樣的?那時的回憶不僅是所看所想,更多的是,所感。
? ? ? ? 帶著媽媽去旅行,明年,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