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飛漸漸長大,10個多月的時候,它第一次FQ了。沒養過寵物的人聽到這句話,恐怕會覺得直白而粗俗,那我不妨換個文雅一些的措辭:路飛成熟了,長大了,成為了狗界一位能夠婚配和生育的妙齡女子。
它第一次來了例假,地上到處是斑斑點點的血跡。情緒上也像第一次來時候的小姑娘一樣,煩躁,驚慌,老是動不動就哼哼,好像很不舒服的樣子。懶懶的也不像以前那么有活力了,我把玩具從它面前扔出去,它只是看一眼就趴下了,不再嗖一下奔出去叼回來給你。最夸張的是居然連飯也不好好吃了,要知道它之前可是狗糧倒進盆里,快到以秒來計算吃完時間的干飯狗。
這是啥情況啊?每只狗都這樣還是它反應比較大,我們問了賣狗那家寵物店的老板,也問了平時去打疫苗的寵物醫院的醫生,都說是正常現象,過幾天就好了。
看著蔫蔫的路飛,只好想盡辦法讓它開心一點,不想吃狗糧就灑點羊奶粉,拌些營養膏再喂,如果還不吃就喂點牛肉粒和煮好的雞胸肉。不想喝水就沖羊奶粉水給它喝。這樣過了七八天,它漸漸恢復了原先的狀態。幸好它一年只有兩次發情期,半年一次,要是每月這么折騰,那可就麻煩了。
這樣,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就擺在我們面前,是否要給路飛做絕育?我們咨詢了很多人,包括養狗的朋友,寵物醫院的醫生,學生物的親戚,網上的寵物博主,大家眾說紛紜,歸結起來不外乎贊成和反對兩派意見。
贊成派說,肯定要做。一來是母狗發情后如果不生育容易患子宮膿腫,而生育的話對身體損耗比較大,只有做了絕育手術,才能延長狗的存活期。二來做了之后再沒有來例假弄臟毛發,同時也弄臟家里的煩惱,狗省事我們也省心。
反對派說,不能做。尤其是母狗,絕育手術是在體內進行,要切除全部的卵巢和子宮,手術過程有一定的風險。術后如果護理不得當也有感染的可能。而從情感上來說,絕育就等于剝奪了母狗生育的權利,使它享受不了當媽媽的幸福感(額,這一點恐怕是人們臆想的,我個人覺得狗子自己無所謂。比如路飛,我相信只要吃好了,并且有人跟它玩兒就幸福了)。
兩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我們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就這樣猶豫不決中,路飛一歲了。仍然拿不定主意時,路飛兩歲了。現在路飛馬上就三歲了,而我們,還在糾結中。路飛仍然是只什么都不缺的健全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