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友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內容:
如果和自己談戀愛,你最喜歡自己的一點是什么?
講真,我很少看朋友圈,也很少去關注別人的動態,更別提參與類似這種調查問卷了。首先給我的感覺就是無聊,有這時間做點什么不好,非要發一些無關緊要的朋友圈,既顯示了自己很閑,又暴露了自己很幼稚。
可是當我劃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還是怔住了,心里猛的一緊。這是一個認識自我,引導你發現自身閃光點的題目,或者說這是一道讓你忍不住停下來反思的題目。乍一看題目,我還真的一時半會兒想不到自己到底喜歡自身的哪一點。
我的手指慌忙往下劃,想看看別人都給了什么答案。
一個人寫到:性格。她的性格很好嗎?我開始在心里評價起這個人來。記得剛認識的時候,緣于幾場面試。當時面試了三次,面試官們都不打算錄取她。主要是因為她太輕浮太高傲了,面試官每次問她問題,她都帶有一種“那是自然的了、那是肯定的了”語氣,而且面目表情,眼光的落腳點一直在別處,額頭高昂著。
正是基于這些細節,面試官們才遲遲沒有任何想留下她的意思。而如今,她又有何信心讓自己覺得自己性格很好呢?難道這些細節還不足以暴露性格嗎?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如果她一直如此認識自己,哪一天再去面試,依然是很難通過的。
有一個人寫到:漂亮。天哪,該有多自信的人才敢這樣評價自己呢?講真,對于這個答案,我在心里是豎大拇指的。我喜歡她的自信,她對自己的認可。我是認得她的,她屬于瘦小古靈精怪型,皮膚白白的,體重從來都是兩位數。前幾年談了一個小她一歲的男朋友,因為家境不好,父母都沒看上,而她為了愛情不顧一切帶他私奔,當孩子呱呱墜地的時候父母終于妥協。
她是一個有主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女孩。另外,她還是一位家里家外都打理得井井有條的賢妻良母。在她眼里,似乎生活永遠都是甜的,在她臉上看不到任何歲月的摧殘。所以她給的答案是漂亮,我在心里默默為她點贊,為她祝福。
有一個人說:“我思考了一下,沒有喜歡的。”后面還緊跟了兩個哭的表情。另一個人也附和著說:“我也沒,傷心…”其實,對于她們的回答,我并不意外。跟她們認識有些年頭了,對她們多少還是了解一些的。
第一個說沒有喜歡的人,她生活條件挺好的,老公是個暖男又能掙錢,女兒乖巧懂事,在這個房價瘋長的城市她有兩套房產,其中一套還遲早要拆遷。但是她活得很糾結,她想要二寶,可是又擔心經濟壓力大,不要吧,又怕自己年老的時候后悔,所以這兩年一直有個心病,就是到底要不要生二寶。也正是因為有這個煩惱在,所以她的生活雖富足但一直沒有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有這個回答,我自然而然也能理解了。
對于另一個附和的人,我一直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理。為什么這么說呢?她長得漂亮,家境也不錯,但是快三十歲了還沒有遇到意中人。她開始恨嫁了,開始饑不擇食的恨嫁,不要求人怎樣,哪怕結了婚生個孩子再離婚都行。當初我就勸她,千萬別沖動,感情的事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她一意孤行,如今孩子三歲,卻過著分居的生活,夫妻兩個人在同一個房子里卻睡在兩個房間,老公掙多少錢不知道(并不是說女人一定要管錢,主要是想強調她跟老公的生疏),家里的廚房更是很少用。房子仿佛旅館,家成了擺設,用搭伙過日子來形容他們的婚姻都覺得不甚合適。搭伙還要講究共同合協作,而他們之間的生疏仿佛兩個房客。然而,這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所有的后果也只有一個人默默承受了。關鍵是感受著所有的苦楚,卻不知那種心酸從哪里來,這才是我感到難過的。
看著她們的回答,我也想了一會兒,但是也沒有什么具體的詞匯涌入腦海。論外貌,離傾國傾城很遠,論才華,也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我有接受現實的勇氣,以及敢于超越現實做自己的心氣兒。30+以后腦海里出現最多的就是,我該如何度過這一生,接下來的余生我應如何度過才不后悔。這樣想著,也一直努力的這樣做著。也許我永遠都到達不了心心念念的遠方,但一直在路上,從未停下腳步。
我在他們的回答下面輕輕敲了兩個字:氣場,并附帶了一個調皮的表情。因為她們曾說我很有氣場,一種與生俱來的氣場,一種讓人望而生畏不敢輕視的氣場。我一向是低調的人,自然不會貪婪地展露鋒芒。只是她們不曉得,那些所謂的氣場其實是由一種敢于做自己的不服輸的底氣做壓軸的。
好了,因了一個朋友圈引發了這么多嘮叨,我也真是夠夠的了。如果你看了,還望君莫怪!但是我還是忍不住想問:如果和自己談戀愛,你最喜歡自己的一點是什么?
歡迎留言交流。
我是余小魚,認真生活的小女子一枚,前路漫漫,但求落幕無悔。喜歡我,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