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每天使用扣扣音樂至少2小時的深度用戶,最近一個月有這么一首歌一直出現在我的推薦歌單里,它就是《唯一》。
不是力宏的“你就是我的唯一,兩個世界都變形”,而是告五人的“你真的懂唯一的定義,并不簡單如呼吸”。
好吧,其實火的也不是告五人的這個版本的《唯一》,而是鄧紫棋那個版本的。
自從這首《唯一》問世以來,告五人似乎并沒有借著這首歌的名氣事業水漲船高,反而帶火了一眾翻唱歌手,給人一種原唱不如翻唱的感覺。
我是有很深的原唱情節的,在我看來,原唱是最能詮釋歌曲本身的。我喜歡告五人的《唯一》勝過鄧紫棋的《唯一》,喜歡趙雷的《阿刁》勝過張韶涵的《阿刁》。
經常會在B站的音樂榜單視頻上看到許多拉踩的彈幕,對自己喜歡的歌的評價大多是“唯一真神”“如聽仙樂耳暫明”,不喜歡的歌或者歌手就是“構思”“答辯”。哈哈,我看到自己喜歡的歌被評價為“構思”也好,“答辯”也罷,并不會有什么情緒上的波瀾。音樂的包容性是很強的,我喜歡“周王陶林”,但這并不影響我開車的時候喜歡聽《求佛》《癢》這樣的歌,包括一些現代公式化的歌,有時候聽聽也挺有意思的。
最近那首很火的《跳樓機》,我也不知道它為什么傳唱度這么高,曲還行,但也只是還行。詞嘛,額,我不做評價。
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們會處于不被理解的狀態,“你怎么會喜歡告五人?”“你怎么喜歡看言情短劇?”“你一個大男人怎么會喜歡養貓?”面對諸如此類的問題,一開始我可能會選擇辯解,有時甚至會狡辯“老婆喜歡,我就跟著看看”。
現在的我直接化客為主,“告五人還是有不少好聽的歌的,下班路上聽聽,很放松。”“你也看看噻,老有意思了!”“我家球球又乖又粘人,絕對是來報恩的!”
即便不被理解又有什么關系,每個人生活的意義,不應由他人定義。我不偷不搶,遵守社會公德,既如此,我喜歡什么,和這紛擾的世界又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