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九十七

資料來源: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九十七,在此之上標注斷句。

  正德十六年三月

  ○癸丑 朔,日食。孝肅太皇太后 忌辰,以上不豫,奉慈殿免行禮。遣惠安伯 張偉 祭裕陵。

  ○甲寅 升 戶科·右·給事中 劉濟 為工科·左·給事中。

  ○升 黃州府·同知 夏廷芝,許州·知州 潘棠 為按察司·僉事。廷芝 山西,棠 云南。

  ○錄 云南十八寨平夷賊功:鎮(zhèn)守·太監(jiān) 史泰 歲加祿米十二石,巡撫·都御史 何孟春 升俸一級,仍各蔭子侄一人為百戶;都給事中 劉洙,巡按·御史 陳察,參政 鄧相、晁必登,副使 王忠,僉事 周愚,都指揮 方仲、方略 各升俸一級;布政使 方璘,按察使 陳洪謨,僉事 潘氵□禾,都指揮 劉璽、劉宗仁,各賞銀五兩、纻絲一表里。

  ○賜 播州·宣慰司·致仕·宣慰使 楊斌 蟒衣玉帶。

  ○乙卯 太監(jiān) 賴義 傳旨:宸濠 并 栱樤 等妃妾趙氏等,俱送鳳陽高墻安置。先是,大學士 楊廷和 等言:“宸濠 諸眷屬,奉旨俱暫住通州,但通州褊小。近人多盜不惟,供給不敷抑,且防守不易。況其事與郊祀慶功等禮,自不相妨,請先行發(fā)遣。”從之。

  ○丙辰 大學士 楊廷和 等言:“今早,太監(jiān) 魏彬 傳諭圣意,謂:‘郊祀未舉,圣心深有未安。’臣等聞之,以為即此一念,上通于天,天心感格,圣體便當平復,大禮之行亦未晚也。伏望皇上強膳慎藥,善加調理。上以慰圣母之心,下以答天下之望,臣等不勝幸甚。”

  ○廣東清遠、四會二縣,遺賊復紏集余黨至千人,縱橫流劫。都御史 蕭翀 等以聞,兵部議:“廣東連年用兵,亦嘗屢致克捷。如 楊旦、蕭翀 等所奏,則二縣已平。今未及一年,何以又稱盜賊復熾。宜令 翀 會總鎮(zhèn)總兵等官督軍剿捕,刻期殄滅以贖前罪。若仍蒙蔽貽患,決難輕貸,俟事寧日,巡按·御史仍通核前后失事者,具以狀聞。”從之。

  ○回賊三百余人,流劫山狹界中,官軍追急,復自垣曲入河南濟源擄知縣 王樞,次日乃得逸歸。巡撫·河南·都御史 沈東魁 以聞。詔責:“三省官司,平居怠玩,不能防遏,而姑宥之。”令:“河南·巡撫等官督兵剿捕,山陜各巡撫官一體防御。”“事寧之日,各巡按·御史仍查失事之故,第其輕重,奏請裁處。”詔:“可。”

  ○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 石珤 以兄戶部·尚書 玠 之喪,上乞歸葬,言:“臣門戶單薄,兄弟相依為命,病既不能侍湯藥,沒又不得親含殮。旦夕歸土,生死永別,若不躬自掩埋,恐目且不瞑矣。伏望圣慈,念臣兄嘗備位九卿之列,慚負大恩死不能報,容臣暫歸以終大事。”不許。

  ○戊午 升 太常寺·典簿 劉廣通 為本寺·寺丞。都給事中 張九敘 等因劾 俞九疇 及 廣通,皆道流:“不宜相繼進用,以辱名器,請亟罷黜。”不聽。

  ○己未 升 遼東行太仆寺·少卿 李炫 為甘肅行太仆寺·卿。

  ○命:“以三月十五日殿試。”先是,禮部請:“殿試期。”得旨:“以二月十五日會。”上不豫,乃改三月初一日。至是,復改云。

  ○遼東·分守·參將 孫棠 坐虜入鎮(zhèn)北堡,奪俸兩月。

  ○群盜掠通州,及武清順天府。通判 楊承祺 督兵與戰(zhàn),被傷。事聞,詔:“停分守·指揮 周召,巡捕·指揮 王瑾 俸。”令:“巡撫及兵備守備捕盜等官,選兵剿滅之,有功者如例升賞。若過期不獲,巡按·御史劾奏。各軍衛(wèi)有司掌印、巡捕官,俱逮訊。”

  ○庚申 升 禮科·給事中 吳廉 為戶科·右·給事中。

  ○傳旨:“改團營西官廳為威武團練營。”以西官廳監(jiān)督太監(jiān) 張忠、安邊伯 朱泰、平虜伯 朱彬、都督 朱洪、朱暉、朱周、朱琮,俱提督團營教場與威武團練營,操練人馬,令別辟團營教場。于是,六科·都給事中 汪玄錫、十三道御史 張仲賢 等言:“別置教場,拓地則不免侵民之廬墓,興工則不免費官之財力。且威武團練營既為陛下自將而設,則 泰 等不過奔走麾下,乃概加提督之名,不幾于僣乎。”兵部亦執(zhí)奏:“永樂間,設立五軍、三千、神機三營。至景泰間,于三營內選精銳堪戰(zhàn)者立團營,專備征調,其法最便。至正德九年,又于團營官軍內選其尤精銳者,操練于本營西官廳,余照舊隨營操演,二者初不相妨。今欲改團營為威武團練營,而移團營于他處。臣恐鳩工聚財,動淹歲月,見今外衛(wèi),春班官軍,陸續(xù)赴操,寄頓無所,操演必廢。況乾清坤寧,大工未完,財力俱竭,勢難兼濟,伏望追寢成命。”上不聽,命:“團營官軍,蹔即五軍營教場操練;團營教場,所司其亟相度以聞。”

  ○初,四川流民 謝文禮、謝文義 犯罪亡命,聚黨千余,糾合諸種僰蠻,據(jù)白水江以叛。巡撫·都御史 盛應期,總兵 吳坤 率指揮 何卿 等并烏蒙芒部土兵,討之。賊屢敗,土巡檢 安宇剌文禮 于陣死焉,尋以江漲罷兵。賊勢復振,至是 應期 等復督兵進卿,敗賊于滴水崖,乘勝渡江,搗其巢,斬 文義。又諸酋助惡者百余人群蠻,乃皆聽撫余黨悉平。應期 以捷聞,賜敕獎勵賞赍奏。人如例,卿等功次,下兵部看詳。

  ○辛酉 先是,今追尊 恭穆獻皇帝 之薨也。上命今上皇帝:“以嗣子暫管府事,仍給餋贍米三千石。”至是,今章圣皇太后奏:“歲時慶賀祭祀,嗣子以常服行禮非便,請預襲封為王。”詔:“復許之。”舊例,親王薨子未封者,止給養(yǎng)贍米二百,襲封必俟釋服,此皆上特恩也。

  ○革 慶成王府·鎮(zhèn)國·中尉 知爝 冠帶。知爝 嘗招集無賴,掠貨于途,事覺已降敕切責。至是,復違例,走至京,有所訴。都察院請:“革其冠帶,以示懲戒。”從之。

  ○升賞 廣東獲功官軍 神電、錦衣等衛(wèi)指揮 李讓 等,二萬五千九百五十四人有差。

  ○甲子 建州·左等衛(wèi)·女直·都督等官 脫原保 等,以馬匹貂皮來貢,賜彩叚紗絹及金織衣有差。

  ○乙丑 升 廣東·布政司·左·參議 鄭錫文 為貴州·左·參政。

  ○升 南京·禮部·郎中 楊叔通 為湖廣·按察司·副使 提調學校。

  ○并 江西·南昌·前右二衛(wèi)為南昌衛(wèi)。宸濠之變,軍士從逆者死亡殆盡,而左衛(wèi)公署又毀于火,巡撫·都御史 王守仁 請:“以左衛(wèi)所存軍余并歸前衛(wèi),總為南昌衛(wèi);掌印佐貳官,俱聽撫按官,隨宜委用。”從之。

  ○直隸·巡按·御史 甯欽 劾奏:“廣南·知府 錢岌 為都察院·都事時,拜 錢寧 為父,肆行請求,或攘人之財,或辱人之女,狎侮公卿,劫持上下,豈可更使流毒外郡乎!乞亟黜為民,永不原宥,以為奸黨之戒章。”下吏部,知之。

  ○監(jiān)察·御史 劉源清 上言:“兵食足則戰(zhàn)守豫,夷狄戢則中國安。頃來,疆圉多事,所在告警,沿邊糧賞,侵漁過半,斗米百錢,飽者無幾,餋士如此。臣恐以戰(zhàn)則倒戈,以守則潰散,不特不足勝敵而已。陛下至自南都,一時臣工莫不給賞。各邊士卒遠戍勞,苦顧無恩澤以及之乎。近籍逆黨 錢寧、廖鵬 家貲皆數(shù)百萬計。伏望皇上深圖邊務,令戶部輸之各邊,給散軍士,使人沾實惠,則士氣可作,戰(zhàn)守有賴矣。”不報。

  ○升 四川·布政司·右·布政使 沉恩 為左·布政使。

  ○丙寅 上崩于豹房。先一夕,上大漸,惟太監(jiān)陳敬、蘇進二人在左右,乃謂之曰:“朕疾殆不可為矣。爾等與 張銳 可召司禮監(jiān)官來,以朕意達皇太后,天下事重,其與內閣輔臣議處之。前此事皆由朕而誤,非汝眾人所能與也。”俄而,上崩。敬、進奔告 慈壽皇太后,乃移殯于大內。是日,傳遺旨諭內外文武群臣,曰:“朕疾彌留,儲嗣未建。朕皇考親弟興獻王長子 厚熜,年已長成,賢明仁孝,倫序當立。已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于宗廟。請于慈壽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廟,君臨天下。”又傳 慈壽皇太后 懿旨諭群臣曰:“皇帝寢疾彌留,已迎取興獻王長子 厚熜 來京,嗣皇帝位。一應事務,俱待嗣君至日處分。”于是,司禮等監(jiān)太監(jiān) 谷大用、韋霦、張錦,內閣太學士 梁儲、定國公 徐光祚、駙馬·都尉 崔元、禮部·尚書 毛澄 奉金符以行。初,司禮監(jiān)官以 太后 命至內閣,與大學士 楊廷和 等議所當立者。既定入白,太后取旨,廷和 等候于左順門。頃之,吏部·尚書 王瓊 排掖門入,厲聲曰:“此豈小事,而我九卿顧不預聞耶?”眾不答,瓊 意乃沮。

  ○是日,又傳遺旨:“令太監(jiān) 張永、武定侯 郭勛、定邊伯 朱泰、尚書 王憲 選各營馬步官軍,防守皇城四門、京城九門及草橋蘆溝橋等處,東廠、錦衣衛(wèi)、緝事衙門及五城巡視御史,各督所屬,巡邏毋得怠玩。”又傳遺旨:“豹房隨侍官軍,勞苦可憫。令永、勛、泰、憲 提督統(tǒng)領,加意撫恤。罷威武團練營,官軍還營各邊,及保定官軍還鎮(zhèn);革各處皇店、管店、官校并軍門辦事官旗、校尉等,各還衛(wèi);其各邊鎮(zhèn)守太監(jiān)留京者,亦遣之;哈密及土魯番、佛郎機等處進貢夷人,俱給賞令還國;豹房番僧及少林寺和尚,各處隨帶匠役水手及教坊司人,南京馬快船非常例者,俱放遣。”以上數(shù)事,雖奉上遺旨,實內閣輔臣,請于太后,而行者皆中外素稱不便,故厘革。最先云,時內臣得幸豹房者 張銳、張雄 為首,銳 居東廠,雄 入司禮監(jiān),皆弄權納賂,勢行中外,宸濠 前后饋送,各萬計銳;假緝事侵撓諸司,稍不順即中以禍,人尤畏之次次。則 張忠 性兇暴屢,以提督軍務,偽功受賞,時談武藝,誘上巡游,其家霸州,保匿群盜 張茂 等分入所掠,而 劉寵、劉宸 卒為大患,實 忠 縱之。于經(jīng) 首開皇店,于九門關外、張家灣、宣大等處,稅□榷利,怨聲載道,每歲額進八萬外,皆為己有;創(chuàng)寺置莊,動數(shù)十萬,暴殄奢侈,乃前此所未有者。孫和 謀管團營,挾勢取賂。劉餋 專領內官監(jiān)營造,侵欺料直,掊歛役錢,公私蠹耗幾竭,蘇進、佛保、趙林、馬英、劉拳、周昂 皆旦夕不離左右,而 進 尤親昵。劉祥、丘得、吳經(jīng)、顏大經(jīng)、許全、馬錫、張信 始賄 銳、雄 及 錢寧 出為鎮(zhèn)守,復賄 江彬 扈駕巡游,與 進 等張皇聲勢,所至搜求女婦,科索民財,甚于狼虎。上為此輩蠱惑而莫之悟,天下莫不恨之。

  ○作梓宮

  ○戊辰 頒遺詔。詔曰:“朕以菲薄紹承祖宗丕業(yè),十有七年矣。圖治雖勤,化理未洽,深惟先帝付托。今忽遘疾彌留,殆弗能興。夫死生常理,古今人所不免。惟在繼統(tǒng)得人,宗社生民有賴,吾雖棄世,亦復奚憾焉。皇考孝宗敬皇帝 親弟興獻王長子 厚熜,聰明仁孝,德器夙成,倫序當立。已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于宗廟。請于慈壽皇太后,與內外文武群臣,合謀同辭,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內外文武群臣,其協(xié)心輔理。凡一應事務,率依祖宗舊制,用副予志。嗣君未到京之日,凡有重大緊急事情,該衙門具本,暫且奏知皇太后。而行喪禮遵皇考遺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毋禁音樂、嫁娶。宗室親王藩屏攸系,毋輙離封域。各處鎮(zhèn)守、總兵、巡撫等官,及都布按三司官員,各固守疆境,撫安軍民,毋擅離職守。聞喪之日,止于本處,哭臨三日,進香遣官代行。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貴州、所屬府、州、縣并土官,及各布政司南直隸七品以下衙門,俱免進香。京城九門、皇城四門,務要嚴謹防守。威武團、練營官軍已回原營勇士,并四衛(wèi)營官軍,各回原營,照舊操練。原領兵將官隨宜委用,各邊放回官軍,每人賞銀二兩,就于本處管糧官處給與。宣府糧草缺乏,戶部速與處置。各衙門見監(jiān)囚犯,除與逆賊 宸濠 事情有干,凡南征逮系來京,原無重情者,俱送法司查審明白,釋放還原籍。各處取來婦女,見在內府者,司禮監(jiān)查放還家,務令得所。各處工程,除營建大工外,其余盡皆停止,但凡抄沒犯人財物,及宣府收貯銀兩等項,俱明白開具簿籍,收貯內庫,以備接濟邊儲,及賞賜等項應用。詔諭天下,咸使聞之。”

  ○己巳 大殮。是日,成服。

  ○庚午 皇太后懿旨:“下 江彬、神周、李琮 于獄。”彬 擁兵侍豹房。上晏駕后,既散遣邊兵。彬 與諸子所從家卒尚眾,中外洶洶,慮其為變。會司禮監(jiān)官與內閣集文華殿,為上寫銘旌。大學士 楊廷和、蔣冕 乘間言于太監(jiān) 魏彬、溫祥 等謂:“彬 罪滔天,不可容。”彬 與 江彬 有連,然恐其為已累,亦強從之。祥 乃言:“當請于太后。”遂與其同官往請。得旨,謀乃定。是日,坤寧,上脊吻。遣 彬 與工部·尚書 李鐩 行禮。彬 吉服早入,家眾不得隨祭。畢,彬 欲出。太監(jiān) 張永 頗知其謀,乃留 彬、鐩 共飯于宮外(中),蓋亦欲以計擒之也。俄頃,太后有旨收 彬 及 周琮。收者未至,彬 已微覺,疾趨北安門出。長隨十余人追及執(zhí)之,拔其須幾盡。城中觀者,塞衢歡聲如雷。惟吏部·尚書 王瓊 素附 彬,內甚懼。百官方在思善門哭臨,瓊 忽不見。傳者謂:“其出謀于 魏英,圖免罪譴。”英彬弟,江彬 之姻也。彬,初以宣府·蔚州·指揮,從總兵 張俊 征流賊過京。有稱其驍健者 ,上召見悅之,遂留豹房,幸寵日加,賜國姓,歷升都督,封平虜伯,子 杰、鰲、熙 俱錦衣指揮。彬 常以武事歆動上意,調遼陽、宣府、大同、延綏四路軍,入西內操練,號外四家,創(chuàng)設西官廳,身為提督。在上前,調笑任情;每出入,與上并騎,鎧胄略同,幾不可辨;數(shù)誘上巡幸西、北,建行宮于宣府,所至稱為軍門大小事,皆光白之 彬而后奏聞;后復導南征于數(shù)載間,上乘危犯險車轍半,天下社稷幾殆。言者,皆歸罪于 彬,欲食其肉,至于簸弄威權,冒竊名器,杖殺諫臣,殘害無辜,又未足以盡 彬 之惡也。周、琮 亦以邊將幸,俱賜國姓,升至都督,與 彬 聲勢相依。隨駕所至,彬 索賂累數(shù)千萬,周、琮亦付之二三。時各鎮(zhèn)奏報,有為 彬 壅滯二三,歲不得達者;彬 既執(zhí),一時赴鴻臚寺投進者,凡九十九封赴通政司者,七封藏于彬私第,及鎮(zhèn)國府者三十封。又屯營,總兵官 馬永 遣百戶 宋輗 以銀二千兩賂 彬 ,將還為朝陽門邏卒所獲。千戶 常洪 以 彬 偽旨采方物于湖廣,其中多奇怪難致者,巡撫官乃折價以進,為銀萬五千有奇。比至張家灣,洪 聞 彬 敗潛遁去,又曹成、王宣者稱,彬 旗校至杭州設香案于鎮(zhèn)守府,召致仕尚書 洪鐘 至,謂之曰:“有密旨,令汝傾貲產,謝恩。”因覊之別所趣,其家營辦,然實無所奉旨也。又 王禾□充 者亦稱,錦衣千戶至杭,以收志書為名,索賂數(shù)千,至是,亦潛遁,所司各以聞。太后命:“系輗法司緝捕 洪 等,銀貯戶部。”今上既即位,乃磔彬于市,妻子沒為奴,周、琮論斬。上之在南京也,發(fā)南京古今通集,庫所貯宋國鹵簿等圖,并符驗鉄券,及諸錢糧文冊,命右少監(jiān) 宗璽 輸至京。至是,以太后旨仍令 璽 載還。又甘肅·鎮(zhèn)守·太監(jiān) 王欣 奉上旨:“購通漢語、能書 回回、達子、西番 年十五以下者,各二十人以進。”亦罷,遣給主。

  ○壬申 司禮太監(jiān) 溫祥,內官監(jiān)太監(jiān) 劉餋、俞安,禮部·右侍郎 顧清 及欽天監(jiān)科道官各一人奉太后旨,相度山陵。

  ○甲戌 兵部奉太后旨,遣太監(jiān) 溫祥、孫和,惠安伯 張偉、兵部·右侍郎 楊廷儀 領官軍三千人迎護嗣君,復奉旨以戶部·左侍郎 鄭宗、仁工部·右侍郎 趙璜 督餉。

  ○四月

  ○壬午 朔。太常寺以當享太廟,請奉太后旨。遣駙馬·都尉 蔡震 行禮,其余行禮暫停。

  ○辛卯 禮部奏:“遺詔以日易月,是日當除服。今嗣天子未至,宜勿除。”太后降旨:“從之。”

  ○丁酉 仁祖 淳皇帝 忌辰,停奉先殿祭祀。

  ○癸卯 今上至京師。

  ○五月 己未,上尊謚曰:“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宏文思孝毅皇帝”,廟號:“武宗”。九月庚午,葬康陵。上在位改元正德立十有六年,壽三十有一。上天性聰明,英毅果斷。初在東宮,勤于學問,孝宗敬皇帝甚愛鐘愛之。暨嗣極仰,遵先帝顧命,猶御文華殿、暖閣,日一再講讀《尚書》、《論語》、《大學衍義》、《通鑒纂要》等書,或朝罷天未甚明,則設燭以講,未嘗厭倦。其賜內閣及諸講官冠帶衣履,大學士 劉健 等面謝,以為此臣等職也,敢叨厚賜。上曰:“先生輩勞苦,朕甚念之,所以慰藉。”儒臣禮周,而意厚如此。先帝末年,軫念民窮,欲厘正宿斃十有六條,如辯冤獄、蠲積欠、休養(yǎng)疲卒、宥免逃匠、停罷貢獻、裁革冗食、禁約內官收受、諸賦毋橫索以貽累、重徵莊田輸納、歲租毋過取以逼民逃竄。蓋政之大而亟者,不幸龍馭上賓,未及施行。上以登極之詔,兩宮尊號之詔,皆取而形于播告,可謂善繼善述矣。遇災變,有司以聞,每為惕然,亟命文武群臣,同加修省。乾清、坤寧之殃,避殿降座,深自貶損,下詔哀吁,引咎自歸。凡四方水旱,知小民饑歉,無以為生,則亟下賑貸、蠲免之令。敬天勤民之心,蓋未嘗不因事而裁成也。第左右近幸,欲擅榷亂政者,以游逸淫樂,蠱上覬遂己私,而 劉瑾 為甚。瑾 用趙高之術導上深居,自戊辰之冬,視朝月不三四,府部、通政司事當面奏,及諸臣僚陛見若辭謝者,皆晨候于左順門。瑾 西向傳旨,代上酬應,而威福之作。瑾 得專之,及 張永 自西征還,因人之怨,奏發(fā)瑾惡。上翻然悔悟,不旋踵剪除,并 瑾 所厚 焦芳、張彩,諸奸惡一時皆誅逐無遺。錢寧,上所嬖也,常侍左右,所言輙聽與太監(jiān) 張銳、伶官 臧賢,表里應和,招權納賄,其奸贓狼籍視 瑾,蓋倍屣焉。而公卿無恥者,多與厚善,及逆賊 宸濠 謀為不軌。上知 寧 與 濠 通亦即捕而系之,無少假貸。于是,人知上于小人,始雖暫為所誤,既覺之后裁以大義,不為柔道所牽,其天德之剛,非漢唐昏懦之主,所可同日語也。尤留意武事,常御鞍馬,習騎射志,欲肅清四海,鞭笞四夷。河南北及山東、四川、江西盜起,命將出師,宵旰忘食,劉六輩侵犯近畿,亟召內閣輔臣咨,所以防御之宜。其后北幸宣大,西巡關陜,南游江淮,皆以武備廢弛,欲加整飭,而以居守之重,托諸內閣、府部,亦無以毫發(fā)猜疑。陸走水浮,風灑露沐,動涉萬里不以勞憚。又先事諄諭所適郡縣,毋得以供億為名,擾民致怨。蓋其長駕遠馭,近乎武推誠任,下本于明,而勤恤民隱,又止于仁故。雖頻年遠狩,憂世者危之,然中外宴然。迄于旋蹕,方群盜竊發(fā),聚眾數(shù)萬,南北驛騷,又宗藩再叛,窺伺神器,其凡幾可畏,然輔導議謀之臣,竭忠于內,奔走御侮之。將戮力于外,良民則俛首以供饋餉而無所咨嗟,節(jié)士則捐軀以赴患難而無所顧恤。草澤之奸,隨起隨滅,而 寘鐇、宸濠 之變,皆不待王師之出,而遂削平。是雖我祖宗列圣,威德大功,培植深固,有以建萬世不拔之基,而上之英明足以詟伏奸雄,神武足以剪除禍亂,仁愛足以固結人心,蓋有不可誣者矣。臨崩數(shù)語,隱然有輪臺自悔之意,而又念天下事重,囑母后及內閣處之,欲無失策,可不謂明乎哉!惟我皇明傳序至上,已歷九享,國百四十余年。太祖 高皇帝之創(chuàng)造區(qū)宇,太宗 文皇帝之中靖邦家,皆驅逐于金戈鉄馬之間,經(jīng)武遏亂,大業(yè)以成。及宣宗 章皇帝,亦嘗巡北邊以討丑虜,幸東土以削逆藩。英宗 睿皇帝,又銳意北征,親犯大難。蓋皆古帝王張皇六師、四征不庭之雄略也。至憲宗、孝考則當雍熙累洽之世,反戈息馬,專文尚教。自是郊畿之外,不復見旄頭、豹尾、清鏖矣。上以文武并用,長久之術,故屢駕鑾輿,昭布圣武,以示安不忘危之意。然究其根本,則在于委任輔相,紀綱不紊,而又無淫刑橫歛,以傷民心,故能保祖宗之基圖,而為太平之天子也。十有七年之間,善政可書者亦多有之。史臣之職在于實錄謹敘,其大者如此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156評論 6 529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7,866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4,880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398評論 1 30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202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743評論 1 320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822評論 3 438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1,962評論 0 28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476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44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579評論 1 365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129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840評論 3 34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231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487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177評論 3 38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568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