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8 00:59
? ? 經常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們這個時代是否離文字越來越遠?從實體書店的逐步消失,到“紙媒必死”大旗漸起,我們在擁抱多媒體時代的同時,也暴露了我們缺乏耐心的致命缺點。這個世界和十年前相比,只是經濟更發達了一點,人心更浮躁了一點而已,除此之外,在精神方面并非富足。
? ? 我每天都問自己這么一個問題:你有多久沒有閱讀了?閱讀,非指數字化、碎片化的微博、微信閱讀,而是大量純文本的,有意義的閱讀。如今的人們是否更加偏愛圖片與視頻的信息形式?
? ? 認定紙媒不及電子媒介的方便、快捷、成本低廉而片面地否認紙媒存在的意義 – 高舉“紙媒已死”大旗者所簇擁的理由無非如此。但:
? ? 紙的白色與彈性亦類似地刺激了人類的愿望。紙不僅是一種無機物,一種可用于文字及圖像印刷的中性表面,紙的本性更將人們引入了一種延伸的對話,豐富了人們表達自己的能力。書可以理解為一種把這種對話向前推進的重要工具。當我們沉入如空氣般包圍我們的電子媒介的內容中,我們難道不應該首先重新評估其溝通的感性力量嗎?
? ? 原研哉在《白》一書中的這一論點就恰好是最有力的反駁。
? ? 快餐式文化和大量垃圾信息的主導,荼毒的只有精神世界。或許在這個富裕的時代中,我們都過著一種最貧窮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