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本文不適合正能量愛好者閱讀,慎入。
以前流行這樣一句話:“有一種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負了所受的苦難”。說得那么矯情,無非就是志大才疏的意思。因為比較貼近文藝青年的語境,所以經(jīng)常被放進微博、朋友圈用來刷屏。能不能起到警醒和鞭策的作用,似乎也不那么重要,關(guān)鍵是可以讓別人感受到一種格調(diào)。
在如今這個社會競爭激烈、價值取向單一的時代,“野心”一詞已經(jīng)逐漸變成了褒義,甚至被稱作是“成功者”重要的性格特征之一。各種媒體和社交軟件上泛濫成災(zāi)的勵志名言,也在不厭其煩地向人們揭示著“野心”與“創(chuàng)造財富”、“實現(xiàn)價值”、“改變命運”之間看似必然的邏輯關(guān)系,仿佛“野心”是一劑能讓急功近利的普通人迅速成就不凡的良藥。
然而,是不是每個人都應(yīng)該(或者說適合)擁有一顆“野心”呢?
先天的遺傳因素與后天的環(huán)境影響,造就了人們各種各樣不同的品格。有人天性熱烈奔放,有人生來沉靜內(nèi)斂;有人喜愛追逐名利,有人向往恬淡安詳。很多知識和技能可以通過學(xué)習(xí)、鍛煉來不斷提升,但是人的脾氣秉性卻沒有辦法想當然地刻意做出改變。
很難想象,怎樣讓一個溫良恭儉的人,培養(yǎng)出與其性情相左的壯志和雄心。這就如同要讓三國里的劉表,去承載曹操稱霸天下的志向一樣,無關(guān)乎人的才學(xué)深淺與地位高下,而是本性使然。
經(jīng)常會看到很多埋頭打拼的年輕人,他們似乎每天都神色匆匆地忙碌著。他們憧憬那些成功人士背后耀眼的光環(huán),同時也肩負著現(xiàn)實生活中真切的壓力;他們用所謂的“心靈雞湯”給自己勵志、療傷,他們努力使自己看起來像是野心勃勃的樣子,但卻始終不懂得該如何掌控和駕馭這樣一件時髦的事物。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能夠真正做到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很少有人會停下來問問自己,究竟是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
偶然間讀到一本華而不實的暢銷書,馬上就像打了雞血般地立志要改天換地,沒過多久,卻被現(xiàn)實兜頭一盆冷水潑回原形;羨慕別人制訂宏大的人生和職業(yè)規(guī)劃,于是也亦步亦趨、照貓畫虎,卻并不清楚自己努力的目標和方向到底是什么。這樣被外界環(huán)境所驅(qū)使,隨波逐流式的偽奮斗,并非源自內(nèi)心的主觀意愿,因此也沒有多少價值可言。
關(guān)于野心,百度上一位網(wǎng)友是這樣描述的:你面前是一棟一百層高的大樓,你是一只螞蟻。如果你說:“我要爬上第二層”,這是有上進心;如果你說:“我要爬上第十層”,這是有理想;如果你說:“老子就是要上到樓頂”,這就叫做野心。雖然這的確是一個很難準確量化的概念,但是我認為他的比喻非常生動和形象。
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不是每個人都渴望輝煌。一百只螞蟻當中,也許有九十多只會想爬上二層,一半左右準備爬上十層,真正想要挑戰(zhàn)百層的大概不過三五只。
有野心的人,必須兼具其他一些重要的品質(zhì),如:博大的胸懷、堅毅的性格、超群的智慧、出眾的能力等等,他注定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的艱辛,經(jīng)歷更多的風雨。而如果僅僅是空有飄渺的大志,則很容易淪為眼高手低的務(wù)虛者,在面對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失敗時,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zhì)支撐,會讓自己陷入十分困窘的境地。
所以,與其花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去培育與自己并不相容的東西,倒不如理智一些、坦然一些,認真地去思考并發(fā)現(xiàn)符合自己個性的努力方式。那些強行用“野心”來武裝自己精神和信念的人,只會背負更加沉重的思想包袱,只會被不切實際的臆想壓迫得喘不過氣來。至于“有壓力才會有動力”這句話,前提條件是你必須要有足夠的承受能力。
當然,沒有野心,也并不一定就意味著耽于安逸、不思進取,而是希望以一種更從容、更舒緩的節(jié)奏,來靠近自己平實的夢想。
Z君,是我入職第一家公司時的同事,廣東本地人,高中畢業(yè),任職倉管。雖然比我早幾年進廠,但由于年齡相近,我們經(jīng)常在一起喝酒、吹牛、打牌。有一次他告訴我,準備再打幾年工攢些錢,自己就去開一家士多店(小超市),說的時候臉上滿是向往的表情。當時我根本沒有在意,甚至心里還有些暗暗地不屑。
我從公司離職后的第二年,他去了廣東的一個二線城市。沒過多久,從另一個朋友那里得知,他真的開了一間一百多平米的士多店,位置在人流密集的工業(yè)區(qū),生意很不錯,他和老婆兩個人自己打理。再后來的幾年里,陸陸續(xù)續(xù)聽說店的規(guī)模越做越大,已經(jīng)開了兩、三個分店,請了十多個人幫忙。
去年的一次朋友聚會上,再見到他時,人已經(jīng)有些發(fā)福,顯得十分富態(tài)。他很平淡地說,超市生意已經(jīng)轉(zhuǎn)給別人,現(xiàn)在專門做品牌紅酒代理和高檔煙酒批發(fā),另外買了兩件商鋪用來出租,利潤穩(wěn)定又不會太辛苦。多出來的時間,他寧愿與朋友喝喝茶、聊聊天,或是開車帶著老人、孩子出去四處走走。
像Z君這樣的普通人,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我不認為他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所追求的東西簡單、樸素,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一定可以做到。因此,再用那些所謂“成功的標準”去評價和衡量,根本毫無意義。重要的是,他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創(chuàng)造出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
所以,為了生活四處奔波的你,如果有一天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是一個沒有野心的人,無須過于擔心憂慮,也不必勉強自己。仔細想一想,只要無愧于真心的努力和付出,只要仍是向著既定的目標和方向前進,又何妨安安靜靜地做一個普通人?
在我看來,真實地承認自己沒有野心,遠遠勝過偽裝的胸懷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