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同白駒過隙,轉眼已是數年有余,
熟悉的環境,熟悉的街區,熟悉的景致,
還有那瞬時被點燃,瞬時被引發的過往記憶。
重慶“九龍濱江”綜合體,紅墻綠瓦,
一直覺得它與眾不同,江闊水深,靈秀飄逸,
與重慶天地風格相似,少有的小資之地,
幾幢時尚的歐式建筑和江灘濕地,把這一切點綴的詩情畫意。
機緣巧合,曾在此辦公年余,
今日受兄弟之邀,故地重啟,微醺之時,
江風習習,一件久遠的往事讓人唏噓不已。
那年的夏季,多數清晨,駕車在工作的車庫區域,
總會看到一位拾荒老人,看不出有多大年紀,
但每天早上都會看到她在廣埸側面那幾個垃圾筒里東翻西找,
不知道是不是在找可以換錢的東西。
雖然只是撿撿垃圾,可她每天卻都是干干凈凈,
穿戴整整齊齊,偶爾也會見她扎著一根紅色的頭繩,
拎著一個紙袋,似游客般神情專注,輕松也隨意。
她會在撥弄完那幾個垃圾筒后,找個角落,
從從容容把撿到的物資進行分類,好象整理的不是垃圾,
而是一件件精致和心儀的東西。
一件事情的多次重復和形成規律,都會引起旁覌者的注意,
本人沒有偉大的想法,既不想去改變別人的生活,
也沒有時間去過問別人的過去。
只是有點納悶和好奇,是什么原因讓她如此認真的去翻找垃圾,
唯有每天把公司一些能利用的垃圾分類裝好,然后放在離她每天到來翻找,相近的區域。
偶爾有過幾次眼神的交流,她也是陌生人般的客氣,
有意無意,神態專注,沒有因拾撿拉圾而顯得那樣低聲下氣。
看著她的樣子和舉止,讓我想到了早年家鄉普通的鄰居大嬸和許許多多跳廣場舞的老人,
她們許多和她一樣都是瘦弱慈祥,不同的只是生活品質和所處的經歷。
有時也會想,她的前半生一定是衣食無慮,
不然,怎么可以如此優雅和輕松去檢拾垃圾,從她整理垃圾的樣子里,
看不到一絲絲的卑微和潦倒,倒是從神態中看到幾分從容和幾分貴氣。
如此優雅的老人,應該是在家中安享晚年,弄孫含怡......
應該是在公園里、在夕陽下、在草坪上的長椅,
安祥的坐著,看著遠方,回憶著過去。
應該是充滿慈愛,看著草地上玩耍的小姑娘,
或看著滿地奔跑,不知疲倦男孩子們的追逐嬉戲。
離開“九龍濱江”公司所在地已有些時日,
好多時間也會想到這些埸景和過去,
不過再也沒有看到過那個拾荒的老人。
她應該也會和我們社會大多數的老人一樣,
用各種方式去安度晚年,或無奈,或愿意,
或因生活所迫,或對環保在意,用“余生向好”來詮釋生命的意義。
真心希望我們社會的每個人,到老的時侯,
都能夠安享晚年,老有所依。
2024.3.27日(農歷二月十八),彥來記於重慶九龍坡區,“九龍濱江”夜渡江湖菜VIP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