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理財小白,算起來也入市快半年了,特此寫一篇文章總結一下虧錢的原因,并希望自己以此為戒。
我是今年三月份開始關注股市的,那時候是這樣想的:從15年的5000點,到現在的3000點,指數已經降了那么多了,應該不會再降了吧,再加上個人對中國的經濟一直抱著正面態度,就這樣,我義無反顧地進入到股票和基金的世界。
將近半年時間過去了,我真的覺得我選擇在三月份進場是正確的,并不是因為我在這半年里賺了多少錢,相反,我還虧了一千多。
之所以說是正確的,主要是因為從三月份到現在,雖然指數沒有上升多少,一直在2800點到3100點之間徘徊,但是基金的每股凈值一直在持續上升。
就拿我關注的一個基金來說,三月份的時候,該基金每份凈值約0.38,而到了七月份,每份凈值達到了0.55,假設我三月份的時候購買10000份,那么到了七月份,我的盈利就是1700元,用3800元的本金,賺了1700元,將近50%的盈利啊。
為什么基金明明漲勢良好,可我還是虧了錢呢?
哪怕是六、七歲的孩子都知道一個道理:低買高賣。
我們都懂。
可真正實踐起來,我就換了個想法:
1.指數好的時候:哎呀!天天紅,看著別人賺錢真難受,自己也買一個。
2.指數低的時候:再等等吧…再等等…
因此,就變成這樣一個局面:指數開始上升時,我秉承著低買高賣的原則,一直在等它降,結果它一直翻紅往上升,有一天我終于忍不住了,想著先買了,兩天就賣,能賺一點是一點,然后我買了,然后指數就開始降,我舍不得賣啊,賣了我就虧了,于是乎,我就等,等啊等,它還在降,可我的錢都套里面了,看著這么低價的基金就是不能買。
這是惡性循環,我好幾次都是這樣。
高的時候買,天天看天天看,一降我就舍不得賣了,就等啊等,終于,恢復到了原本的價格,那我急啊,立馬就賣了,此時不賣更待何時,等了那么久,錢終于回來了。
結果,我不止虧了手續費,還虧了時間。
談理論的時候,誰都一副我是專家我怕誰的姿態,可一到實踐上,很多人都違背了,這大概就是人性吧。
指數升的時候,最忌貪。
我很認可一句話:股市就是市場的情緒。
可能昨天大漲,今天就大跌,股市比天氣還要不測。
所以,炒股最先要做的是養心,而要做到心定,起碼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一定不要拿生活費來炒股,買基金,貨幣基金除外,一定要用預期一年內(甚至更長)不會用到的錢來投資。
第二,投資的前提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固定的現金流入,如果你是學生,或者失業者,還是不要碰的好,可以先玩玩模擬的。
第三,一定要學習,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運氣,一個連k線圖都不好好學的股民不是一個好股民,多學些技術層面的知識,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第四,建議你跟家里人匯報投入的金錢,尤其是另一半。我見過很多輸了錢的,不敢跟家里人說,如果一開始就商量好投入的金錢,那么一旦虧錢時心理負擔不會太重。
第五,在指數上漲時,要學會克服貪欲,在買入的時候就設置好止盈點(要結合實際,不能太高),并切實執行。
這就是三月份以來的感悟,如果有什么不對的,一定要告訴我~
大家一起加油,做一個心態成熟的好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