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還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鵬)鳴;三候鷹化為鴻。”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驚蟄意為: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此時節天氣已轉暖,漸有春雷。
節氣習俗
在驚蟄當日(3月5日)可用鞋子大力拍打紙扎小人,即可化解小人是非,求得新一年事事如意。
驚蟄節的主要習俗有祭白虎、驅蟲、炒蟲、打小人、吃梨等。
驚蟄養生重點
一 ? ?生活起居
穿衣 要以“捂”為主,注意保暖,特別是膝關節不能受涼。
飲食 上應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甘蔗等。
起居 應該有別于冬天,要晚睡早起,晚上 11點前睡覺,早上 5~7點和太陽同時“起床”,與太陽的運動規律保持一致,利于陽氣的吸收。
驚蟄養生:養肝養腎
很多人在春天都有乏力、眼睛干澀、食欲不振、失眠多夢、易怒等不適感覺,這些癥狀正是肝臟問題的外在表現。
養肝招數
1、飲食上少酸多甜:中醫認為,肝火旺的人在春季應該多食甜?!?/p>
2、多動少坐:健步走是最適合3月進行的運動。因為運動既可削減超標體重,也可消除過多脂肪對肝臟的危害,還能加快血液循環,保障肝臟得到更多的氧氣與養料。
3、按時休息:依照中醫經脈循行理論,每天晚上11時至凌晨3時是肝經運行的時間,此時宜安然入睡。
養腎招數
按摩腳心:按摩腳心的涌泉穴有強腎滋陰降火的功效。按摩方法為每日臨睡前用溫水泡腳,再用手互相擦熱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腳心,右手心按摩左腳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熱雙腳為宜。
驚蟄 ?養生食物
春天是吃韭菜的黃金時節!
此時的韭菜最是鮮嫩可口。
給你六個愛上春韭的理由
1、韭菜自古就享有“春菜第一美食”的美稱。
2、初春時節韭菜的品質最佳,晚秋的次之,夏季的最差。
3、中醫講究“春夏養陽”。而韭菜,是養陽的佳蔬良藥,可以祛陰散寒。
4、春季養生重在養肝,此時節多吃韭菜可增強人體的脾胃之氣,對肝功能也有益處。
5、韭菜所含的揮發油及硫化物具有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
6、韭菜還有“洗腸草”之稱。它含有較多的纖維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纖維素,比大蔥和芹菜都高,不僅可促進腸道蠕動,有效預防習慣性便秘和大腸癌的發生。
平日手腳冰涼的人不妨多食用韭菜,但是愛上火的人、消化不好的人、大病初愈的人不宜食用韭菜。
初春驚蟄時節,咽喉類疾病會有上升趨勢,出現咽喉腫痛、嗓子燥癢、吞咽有異物感的癥狀,是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等“口喉不適”癥高發的時節。
平日記得喝點祛火清熱的茶!
菊花茶
茶料:胖大海、甘草、桔梗、金銀花、菊花。
食效:清咽利喉、止咳化痰。
適宜人群:急、慢性咽炎患者及咽部不適者。
驚蟄養生食譜
1 『黃豆醬燜排骨』
食材:
排骨、料酒、淀粉、醬油、鹽、蒜、黃豆醬、胡椒粉、蔥。
做法:
1、排骨用料酒、鹽、油、胡椒粉、醬油調味,用生粉拌勻腌入味。
2、鍋里放油,爆香蒜片,加入排骨,炒香。
3、倒入適量的水,2大勺黃豆醬,大火煮開。然后小火蓋蓋子再煮15~20分鐘。
4、打開蓋子,放入蔥段,大火收汁即可起鍋。
功效:補腎、益氣、潤燥
2 『蝦仁韭菜』
食材:蝦仁、韭菜、雞蛋、醬油、淀粉、植物油、麻油
做法:
1、雞蛋攪拌均勻加入淀粉、麻油調成蛋糊,倒入蝦仁拌勻。
2、熱鍋熱油下蝦仁翻炒,蛋糊凝住蝦仁后放入韭菜炒熟,放食鹽、淋麻油,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補腎陽、固腎氣。
3『素炒三絲』
食材:干冬菇、青椒、胡蘿卜、白糖、黃酒、味精、鹽、水淀粉、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
1、鍋內放油燒熱,將三絲入鍋煸炒后,放黃酒、糖、再煸炒。
2、加鮮湯、鹽,待湯燒開后加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大補元氣,可補脾益肺、寧神益智、生津止渴。
最新的驚蟄祝福,
最先送給我最好的朋友!
驚蟄一到春雷響,春草萌芽地氣通
枝頭綠意漸深濃,百花嬌艷綻吉祥
飛蟲嗡嗡鬧幸福
又是一年驚蟄到,愿君開心常相伴
健康時時把你繞,驚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