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尾有部分劇透。
看完《無雙》,直到黑幕,心底還是有些不滿足,因為整部片子太規矩了,我的體驗一直在等待影片要表達的真正的沖擊和刺激,很遺憾卻沒有。合格的劇本,周潤發,郭富城,張靜初貢獻了合格的演技,就是缺一點精彩。尤其結尾,顯然是為了過審。而小馬哥用美鈔點煙的經典鏡頭,拍了,但不在正片里。
曾經引領亞洲電影,成為世界電影基地之一的香港電影,如今演員北上,導演北上。如果說迫于資本而選擇流動,我們誰都是如此,選擇高薪的工作,高回報的投資,沒錯,但曾經的那份堅持為何卻沒了?電影是社會的縮影,有選擇性地表達是為了揭開瘡疤,如果露出手術刀又緊接著磨平刀鋒,虛劃一刀而不流血,就成了表演。
上有龍標審核,下有核心價值觀墊底,作為導演,莊文強似乎是不知道如何拍片才能同時滿足審查,自己,觀眾三層人群了。所以,只好借鑒國外大片的構架,再進行加工,為了不讓借鑒看起來明顯,增加多線敘事,炒情懷,組成影片。
《無雙》拆開來有好幾條線。制假鈔世家制造超級假鈔的故事。少爺喜歡鄰家畫家女孩,保護她的故事。女警官的愛情故事。罪犯虛構口供自保的故事。男主和自己救下的女孩相愛相殺的故事。
把這些故事都分時段剪碎了,互相交叉拼接,就是《無雙》。我給6.5分。
犯罪分子都是壞人嗎?不全是,不光人不全是壞人,每個壞人身上也不全是壞的一面。有感情,有生活,有思想,人很復雜。畢竟莊文強好歹是寫出過《無間道》的人,所以人性這一點,《無雙》中的男女主還算豐滿。
當秀清手握炸彈要同歸于盡的那一瞬間,我很激動,很期望這就是俗套之外,人性的閃光點,是影片要表達的深意。很可惜,秀清這個角色本來就是創可貼,哪里劇情需要就貼哪里,在之前的鋪墊中并沒有著力,最后放棄財富和生命,為愛殉情的舉動當然也毫無表意僅限于畫面。但很巧合,正符合本土價值觀。
《無雙》是一部犯罪片,故事邏輯和正邪之間的斗智才是燒腦的關鍵。很可惜,導演并不是以此為重點,而是將多線敘事的交叉,造成事件真假難辨的同時又多線交叉的繁雜感,以此來燒腦,這是偏了方向,但沒辦法,如果沒有多線敘事,觀眾一看就看明白《無雙》是用了《非常嫌疑犯》的框架。如果用心,它可以更精彩。
在邏輯的前后呼應上也有優點。
李問在泰國監獄用魚骨頭畫精致素描畫,自己畫郵票戳下來貼信封,獄卒問他有錢嗎,再別用假鈔了。三五下勾勒出人設,又設置了懸疑,引起讀者好奇心。在后面部分影片給出了呼應,是因為當李問買了機票等候時,秀清報警說他攜帶假鈔,被泰警方被捕。所以,他在獄中才不敢用美鈔買郵票,畫的那張畫就是秀清的側描。
很可惜,像這樣嚴絲合縫的前后呼應太少,更多劇情聯系并不是緊密。用大篇幅交代了如何印制偽鈔的過程,其中發哥時不時地要李問去追阮文,明顯告訴觀眾這個人是假的,想象出來的,他說的話就是李問自己的心聲,如果要表達這一層意思,那為何還要努力塑造懸疑氣氛燒腦案情?如果不是,那發哥的人設是間歇性狂躁嗎?突然就特工附身,搶押解車,一人單挑好幾百私人武裝,當然,這一段再現了小馬哥的影子,可惜風光不再。
故事發生有波瀾有高潮,感情也該是如此。李問和秀清的感情線弱的風吹即斷,卻要承擔結尾的大戲,怕是不能承受之重。而且,秀清的外形反轉也沒有相應的心理反轉,卻帶來了結局反轉,動因何在?這里,張靜初的身材很好。
李問去買造假幣用的紙,紙控制在美國政府手里,雖然廢料用來印刷通訊錄,但那也是政府部門掌管。李問撒謊說自己是教育機構,要給非洲兒童捐贈圖書,要用紙。美國人就賣給他了,這事情邏輯不嚴謹吧?這么嚴格的控制,你說印書就賣給你?不審查他說的教育機構存不存在,是否要印書的事?而且李問買回來就造了假鈔,根本沒印書,美國政府也沒查有沒有印書的事,造美鈔的紙被控制的嚴格性前面鋪墊了半天,得來這么容易嗎?
李問口供說畫家帶他去見將軍,然后畫家為報父仇單挑將軍的軍隊,李問火海救了秀清。后來真相是,畫家是他虛構的,不存在,是李問單挑的將軍,救了秀清。這么一來,秀清的容貌是被他毀的,應該恨他吧,怎么會愛上他?還吃他喜歡鄰家女畫家的醋?而且,為父報仇是虛構出來的畫家的殺人動因,李問為什么突然殺了將軍及手下好幾百人?
那場殺阮文丈夫的戲,不管是虛構的還是真實的,劇情不一樣,房間沒變。他們一群人在木推拉門外爭吵,開槍,阮文和丈夫就被綁在里面床上。他們聽不到外面一群匪徒說什么?開什么玩笑。當阮文丈夫被打死,兄弟們火拼死干凈,李問和秀清跑了,難道警察來現場后沒有問阮文口供?或者是問了,阮文什么也沒說?完全不符合事實啊,顧頭不顧尾,你好歹給個鏡頭,說阮文夫婦被綁著時,耳朵里塞了耳塞聽不見,很難嗎?
感覺導演反轉反轉再反轉,把邏輯扭成了麻花,自己都理不過來了。更何況整個故事線。
結尾的字幕,說美鈔防偽技術不斷更新,現在再不能被造假。沒看明白是為何要加這些字幕。
相信看到本片借鑒《非常嫌疑犯》的框架后,大家對劇情也都基本上了解一些了。因此,稍微劇透一下故事線,免得很多人說本片很燒腦。
李問搶劫押解車,搶油墨造超級美鈔,殺了將軍及手下幾百人,救了秀清,但秀清毀容,被李問整成阮文的樣子。他喜歡鄰家女畫家阮文,秀清吃醋,綁架了阮文夫婦,要他殺死真阮文,和自己過下去。雙方火拼,兄弟全死,真阮文丈夫也死。加拿大男警察來辦案,和女警官互生情愫,男警察假裝買家去買偽鈔,被識破而殺。李問和秀清逃到泰國酒店,李問要走,買機票,秀清舉報,李問被抓,獄中畫秀清畫像,請她來救自己。李問被遣送回國審問,虛構畫家這個人物承擔責任,讓自己干凈。秀清假裝阮文,帶著保護傘保釋李問,一夜纏綿,得知李問只是喜歡這個樣子并不是喜歡她的人后,秀清將游艇編號留在打火機給女警官,拖延時間,讓警察趕到,引爆炸彈和李問同歸于盡。
女警察和加拿大男警察的感情戲純粹是為了引出打火機這個符號。作用很有限。而秀清也愛上把自己生活毀了,容貌毀了的人,難道愛情在女人身上這么瘋狂?
如果說,給秀清更多的戲份,讓她從一開始的仇恨李問,到整容后,接受自己成為替身的樣子,心中暗藏仇恨,假戲真做最后救出李問,當李問以為她愛上自己后,再同歸于盡。這才是最好看的。還記得《公眾之敵》里約翰·尼德普深愛著的那個,最后也因她而死的女人嗎?
別說嫌棄我劇透,帶著劇透去看,保證你們也覺得燒腦。那不是劇情燒腦,是劇情太雜亂交叉,消化起來費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