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長壽鄉】上林自駕游記,一場品味綠水青山與美食的安逸時光!

這是一篇充滿“新生”感覺的旅行游記。2020年的疫情,讓出門旅游變成了一種遙不可及的期待,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疫情情勢好轉起來,又可以走出家門,找個地方轉換一下心情了。山水鄉·富饒地——廣西,在5月份的時候已經實現疫情數據清零,身為“壯鄉兒女”,我除了感受到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外,還想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去看看“疫”后“春天”,去瞧一瞧“家門口”的美麗風景。

我在廣西首府南寧工作,南寧離上林只有100公里左右,在與朋友的商議下,選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周末,自駕游上林,一個被稱為“世界長壽鄉”的神奇美麗的地方。

我很喜歡每次出游的感覺,所有的壞情緒都在踩上油門的那一刻得到徹底的放松,“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悠然心情,快哉,快哉!來上林的路上,我們可謂一路風景一路歌,沿途路上看到了平時在大城市里看不到風景,天空碧藍如洗,厚重的白云點綴其中,深吸一口帶著泥土芬芳的空氣,抬眼望去還有一座座聳立的山丘彰顯著喀斯特地貌的魅力,講真,隨手一拍,處處都是風景。

行程概覽:??????????????????????????????????????????


DAY 1:大龍湖景區——云里蓮海莊園——云里湖(內里鄉村旅游區)——下水源鄉村旅游區——沐云閣民宿

DAY 2:下水源鄉村旅游區看日出——大廟江——返程南寧

Hey,上林!感謝與你的初次相遇

從南寧出發開了大約1個半小時,就到了我們行程的第一站:大龍湖景區,這里的交通可以說是很便利了,從來馬高速“上林”高速路口下,即可根據交通指示牌開車前往景區。

景區外圍的公路沿途的風景讓人心馳神往、魂牽夢縈。我們在蜿蜒的山路上緩慢行駛,看到這片山水間一切是那樣美麗,高山湖泊、藍天白云、綠樹野花構成了一幅又一幅美麗畫卷!

停車在路旁,我摘下一束野花,吮吸著花的芬芳,沉醉在碧水連天的夢幻世界里。

大龍湖景區∣別樣的漁民生活

剛到景區門口,我們的雀躍就已然控制不住了,因為來之前我們就已經做好了攻略,大龍湖景區是不收門票的,所以我們趕緊直奔售票大廳購買船票。

我們憑船票上了景區的接泊車,越往碼頭走,我們越興奮,過山路蜿蜒處,大面積的湖面就開始映入眼簾,一切都變得開闊起來了。

天氣熱,我們乘坐的游船內有空調,但是我還是喜歡到船頭外面看風景,能把大龍湖的四周風景收入眼中。看到群山環抱,石峰依肩并立,青山倒影渾然一體的大龍湖,此刻的我終于明白為什么這里被稱為“中國下龍灣”!

據介紹,大龍湖建于1958年,是一個人工攔蓄而形成的高山平湖,面積達到8400畝,因傳說中的短尾龍“特掘”曾居住于此處生活而得名。它同時也是廣西三大山水旅游名片之一,湖中有16個天然溶洞,其中最大的溶洞叫“大龍洞”,洞全長10多公里,共有12層,洞中奇石怪巖形態各異,洞中流水潺潺,別有洞天。

這個是大龍湖的夜光燈,夜晚的時候會亮起五彩斑斕的燈光,照亮大龍湖的夜空,湖水會隨著燈光的閃爍變得五光十色。只可惜,我們的行程里沒有安排在大龍湖過夜,只能過后我們自己腦補了。

沿途我們看到了各種形狀各異的山,其中有一座長得很像“企鵝”,叫“企鵝山”,是大龍湖景區的地標山丘。看到山上的那個小山洞的時候,我就在想是不是有許多小動物,棲息在“企鵝媽媽的口袋里”?

還有很多山因為長得像某一個東西而得名,例如“貓耳山”、“龍王鞋山”、“小象飲水山”等。

聽船上的講解員介紹,生活在大龍湖周邊村莊的人們出行都是用船,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艘柴油船。以前村民靠打漁為生,而今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

大龍湖的刁望小學里,有一位人民教師,三十多年堅持每天早上開船送小孩去上學,晚上接小孩回家,以前小學只有他一個老師,所有課程都是他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求回報、甘愿奉獻著,當起了孩子們前進的燈塔。他就是石蘭松,被譽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學校現在成為了一所希望小學,每年會有許多人來資助這里的學生。

在船上認識了一群特殊的游客,他們是來自北方的一群退休軍人,其中帶隊的是一位經常云游四方的營長,他去過很多地方看過很多湖景,最終還是大龍湖的“翠綠”讓他印象深刻,他說這里的空氣都是甘甜的。他感慨地向我闡述,上林的祖先們是智慧的,扎根于此長久的生活,源于生態、尊敬自然,使得這片土地成為一片方長壽之地。順著他的目光,我看到湖邊村莊正在勞作的人們,他們勤懇,一位看似已經八十多歲的老人,竟然還能下地干活,真是讓人佩服。

云里蓮海莊園∣水下有蝦,水上有花,岸上有人家

靠近大龍湖景區,聽說有一個吃貨必來的地方,順著導航,我們開了大概20分鐘的路程,來到了傳說中的云里蓮海莊園。

云里蓮海莊園是一個養殖生態小龍蝦的地方,養殖水龍蝦的水水質達標,重金屬沒有超標,水是從大龍湖引過來的,水質監測過關,所以養出來的小龍蝦十分干凈,基本不用洗刷看起來都很潔凈。優質的水資源讓這些個小龍蝦生猛威武,所以它們有一個名字叫做“壯蝦”。

據老板介紹,小龍蝦共有六種不同口味的做法,我們點了兩種口味的小龍蝦,一個是香辣口味,另一個是蒜蓉口味。想不到,長得兇猛的小龍蝦下了鍋后居然變成了令人夢斷腸的美味!

掰開蝦頭吮一口充滿湯汁的蝦黃,那獨特的蝦黃香甜滋味一下子溢滿整個口腔,再捏著小龍蝦的尾巴轉幾下,便能輕松剝下小龍蝦的尾巴殼了,把完整的蝦尾巴肉和蟹鉗肉一口吃進嘴里,這美味再度升華!小龍蝦的肉質鮮甜細嫩還彈牙,這與在南寧買的小龍蝦的肉質感覺是不同的,入口第一口便能回味,第二口、第三口那是擋都擋不住的滋味!沒有什么煩腦是小龍蝦解決不了的,如果真有那么再來一盤!于是我們不顧形象的大快朵頤,是時候展現自己吃了多年的剝蝦技術了,不然根本不夠搶,嘿嘿……


吃飽喝足后的我們來到云里蓮海莊園的荷花池、涼亭還有藤蔓走廊上散步,我們來的不是荷花長得最好最茂的時候,但綠色的池塘里依然有風景,白粉相間的荷花,相擁隨風搖擺,像是一群又一群穿著粉紅、白紗衣裳的少女靜靜地站在那里,一陣風兒吹來,這些少女們就翩翩起舞,為即使沒有開滿荷花的池塘增添夏日生機。

繼續往前,我們走到長滿藤蔓的長廊里,一根根柔條緊緊纏繞在灰白的長廊上,粗細不一的枝蔓龍形蛇步,一路蜿蜒。藤蔓能遮擋陽光,藤蔓下的微風為我們送來清涼,發絲隨風飄動。在兩旁生長的農作物與背后的大山襯托下,一切生態美好的自然風光呈現在我們的眼里。

內里鄉村旅游區∣寧靜的夏天,鄰里之間笑開顏

這是個讓我們兜兜轉轉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地方。導航有時候也會跟你玩捉迷藏,我們跟著導航走,繞了好幾圈都找不到,還好我們機智,問了路過的村民,按照指示沒一會兒就找到了。

村莊里面的村民們都很和諧、熱情,我們遇到一位奶奶,盛情邀請我們到她家休息做客。奶奶給我講述了一些村里面的故事讓我很有觸動,以前他們很窮,住的房子都是破破爛爛的,大人只能靠耕田種地養家,孩子多的家庭生活更是艱苦。后面得益于云里湖景區的開放,政府實施立面改造工程,才讓他們的生活得到改善,村莊的容貌才成為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

奶奶有2個孫子,1個孫女,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透過窗,看到我們幾個陌生的身影坐在樹底下,好客的她便邀請我們進家里做客休息了。當談論到奶奶家孩子們的事情時,她臉上總洋溢著笑容,在一旁聽的我們也能感受到奶奶一家的幸福感。沒聊多久奶奶便起身拿起鋤頭,邊走邊說道“我要去摘點豆角,晚點孩子們起床做給他們吃”,我們不禁感慨,有時候長輩對子孫們的愛,簡單卻充滿幸福。

告別奶奶后我們繼續游走在村莊里,便看到一個俏皮可愛的小女孩,她嘴里叼著一顆棒棒糖,單手騎車著小單車,一副公主“花車”巡游的姿態,嬌羞的樣子著實惹人喜愛。

風一樣的女子,騎著單車回到了她家人的身旁。家人與鄰居在一旁聊天,看到我們后更是熱情打了招呼,邀請我們進門休息。從他們口中,我們得知村里很多村民的家都是大門敞開、也無人看守的,更不會有小偷。寒暄幾句后,我們便繼續往前了,看到這一片祥和寧靜,讓生活在熱鬧喧囂城市的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上林人們的淳樸和善良。


在村民的指引下,我們來到了水上音樂噴泉。據村民介紹,噴泉只有晚上開,還會有夢幻的燈光秀,音樂響起的時候湖濱中央的噴泉就會噴涌而出,還會隨著音樂的起伏變換造型。

沒辦法,因行程的安排,我們沒能待到晚上,便只能帶著遺憾離開了。我們約定著下次來上林的時候,再一飽眼福。

下水源鄉村旅游區∣初見“小布達拉宮”

臨近傍晚的時候我們來到了被很多游客譽為“小布達拉宮”的下水源鄉村旅游區。下水源鄉村旅游區坐落在峽谷深幽處、草木山林中,密布的原始森林內古木參天、鳥鳴蟲叫,我們一路開了將近半個小時的山路才抵達,一路蜿蜒,一路風景。

雖然沿路的山間風光很美麗,但是也很考驗駕車技術與乘坐人的心態,因為透過車窗,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山路旁的深淵峭壁,一路上的心態都是緊繃著的,毫不夸張地說,這簡直堪比日本的秋名山山路。

聽說這里有條小溪流可以嬉水,拍美美的照片,我們幾個便迫不及待了,蹦蹦跳跳地來到橋底下的山間小溪流,流水清澈見底,小溪流在參差不齊的石頭作用下,涌出一段又一段的小瀑布,水與石頭之間碰撞發出的流水聲清脆響亮。

當我的身體沒入水里的時候,身體瞬間傳來的抖擻,讓此刻的我深切明白,下水源的山泉水名不虛傳,我的身體在用最真實的反應告訴我,這水解酷暑!我們泡在里面都不想上來了。

從水里上來的我們,為了平衡身體的溫度,預防感冒。在晚霞陽光的照耀下逛了一會下水源的精品民宿。

聽說下水源一年四季都很適合旅行,山間的寧靜和村莊的熱鬧,再加上別具特色的民宿,盡顯詩意。這里的四季,萬物靜謐中彰顯生機,風景美的沁人心脾!

下水源有一個“天空之境”的民宿,叫作明園度假山莊。那天空白云、森林樹木與身影的融合在地上倒映著,讓人分不清是真實還是虛幻,這般奇妙之境的夢幻吸引著許多游人向往。

但是房間已經被預定滿了,看到我們的期望,老板還是很熱情的帶我們去簡單的觀賞了一下“天空之境”。

從談話中得知,老板是竟然是我的玉林老鄉,這頓時讓我倍感親切。他跟我說道,他們家一直是做民宿生意的,在下水源這個地方剛開始開發的時候,在朋友的推薦下發現了這塊山清水秀的寶地,平時都是在這里生活偶爾才回家鄉,因為這里的環境實在是太適合養生了。

從明園度假山莊的裝飾看得出,我這玉林老鄉是個很有情調的人,為的是給每一位到此的游客一個好的度假享受,能與他一起感受下水源的美妙。

老板聽到我們說要看日出,就向我們推薦了一家看日出位置絕佳的民宿,在那里能看到兩座山相交處升起的日出。

就這樣我們與沐云閣的老板莫叔結下了緣分,一個來自“竹筍”的約定......

沐云閣∣來自一份竹筍的約定

來到上林的第一天晚上,我們住進了沐云閣,在民宿里聽著山間流淌的溪水聲,聞著散發著淳樸、幽靜雅致的大自然味道,這里宛若一個隱于鬧市的避世桃源,讓人舒服、窩心又倍感治愈。

老板莫叔很熱情,給我們做了一桌子的店內招牌菜來招待我們,有土養山地雞、爆炒臘肉、下水源特色大韭菜、特色清炒竹筍等,我們一邊吃著飯一邊聊著天,愜意極了。

老板是土生土長的下水源村莊居民,在聊天的過程中給我們講了有關他們村莊發展的故事。

下水源原本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以種植八角為產業的深山小村莊。莫叔作為村里的干部,在20 多年前,為了給村莊帶來更大的收益,改善村民的生活,他作為領頭人,便把原本只打算作為接待賓客的農家樂,一家家發展成為有衛生指標、服務指標的民宿酒店。

為了豐富村民的產業,增加收入。莫叔在早年捧著一顆愛好學習的心,組織隊伍外出海南等地學習當地村莊的發展方式,把技術帶回下水源。例如茶葉種植、竹筍種植、蜂蜜天然采摘等技術。

從一開始被人嘲笑的做法,發展到如今帶動村莊發展致富的多元化產業,莫叔一路以來對村莊的艱辛付出與默默奉獻的精神,讓我感到敬佩。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痕跡,改變的是他的容貌,不變的卻是他20多年來對待家鄉人民的衷心。

聽莫叔說,下水源是上林解放前,縣城里的一些人,為了躲避災難,聚集到下水源這里生活,慢慢形成的一個村莊。所以下水源雖然是壯族,但是擁有很多不同的姓氏,是一個包容性很大的村莊。莫叔的爸爸就是當年上山剿匪的時候,遇見莫叔的媽媽,于是便留在了下水源這個地方。

下水源是個養生福地,盛產著許多只有下水源才有的特產。例如我們今晚吃的大韭菜,形狀長得比一般的韭菜粗壯長,曾經有讓人想把品種帶出去生產,發現離開下水源就種植不出甚至枯死。還有這里的竹筍是不需要加香料的,只需要蔥花清炒就能有清脆甜的口感,下水源“筍”的獨特同時也被《舌尖上的美食》所記錄下來。

聽莫叔講到,或許是因為下水源這里的氣候、土壤、水質的特殊性,才能培養出的這些下水源特產,就像這里每年春季夏初,雨水較多山里會出現云霧,把整個村莊都籠罩在云霧中,猶如仙境般美麗,這也是莫叔家的民宿“沐云閣”名字的由來。

故事聽完,飯桌上的飯菜也幾乎被我們幾個人全部清盤,在飯桌上莫叔似乎看出了我們的喜好,便答應給我們準備下水源的筍帶回家,讓我們的家人、朋友也一起品嘗這道美味。果然,村民口口相傳的“莫叔人好”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于是,我們便約定了一場來自“筍”的約定。就是在明年春筍生長、云霧繚繞的時候,我們要再次來到下水源,一起相約沐云閣,再次吃這里的筍、品這里的茶、聽這里的人生趣事!

吃飽喝足的我們帶著飯菜的余香,躺在優雅舒適的床上。房間是透明玻璃落地窗,能清晰的看到外面的風景,看到星空閃爍的夜空,還有遠處縣城的燈光。

房間的裝飾簡潔舒適,有電視、衣架及桌椅等,讓人在這個環境里就像在家中一樣心情舒暢。夜深人靜,我們就這樣聽著蟲鳴鳥叫聲,懷揣著對明天看日出的美好期待入睡了。

凌晨5點多的時候,我們已經在民宿酒店的樓頂靜待太陽的升起。不一會兒,天空漸漸破曉,遠處看上林縣城蒙蒙朧朧的,籠罩著一層銀灰色的輕紗,似一幅優美的水墨畫。漸漸地,天空開始出現一絲霓虹,朝霞把天空、山巒、樹梢照耀得如同像蓋上了一層紅色錦緞,我們期待已久的日出就要來啦!

慢慢地,太陽從地平線升起,紅紅的還不算刺眼,仿佛一個蒙著面紗的含羞少女。隨著朝陽的光芒刺破云層,將上林繪成一幅壯麗的油畫。此刻,寂靜的下水源村莊也醒了過來,人們開始了晨炊,升起了裊裊炊煙!又過了一會兒,太陽已經升上高空,照亮整片天空,遠處的山巒露出了清晰的輪廓,近處房屋上到處站滿著人群,我想他們應該跟我們一樣,也是在欣賞著美麗的日出吧。

我們沐浴在陽光下,呼吸著清晨清新芬芳的空氣,伸個懶腰褪去所有困意。我們想要時間定格在這一秒,留住在上林的每一個美好時光的瞬間。

看完日出,下樓時便發現莫叔已經準備好了早餐,他叮囑我們一定要吃了早餐再出發前往下一個行程,一大盆充滿愛意的肉末粉,每一口吃進嘴里心中都充滿著對莫叔的感激。最后我們帶著下水源的特產——筍,還有莫叔的熱情開啟了在上林的第二天旅程。

再會上林!期待再次相遇

夏天就是玩水的季節,現在我們要去玩一場來自深山老林的玩水圣地——大廟江漂流,一個被稱為“曬不黑的漂流”。

大廟江是我們這次短期上林之旅的最后一個行程。我第一次了解到大廟江是在去年的夏天,在一個來自上林的同學發的朋友圈里,視頻里的大廟江處處都是秀美的山林,清澈的溪流穿梭在整個山間,風景是那樣的美麗、壯闊。當時就心想,有機會去上林旅游一定要去這個地方玩玩,感受一下流淌于山間的靈氣!

我們從下水源出發,行駛了40分鐘,便到達了大廟江景區。懷揣著激動興奮的心情,我們迫不及待地乘坐景區的觀光車,山上微風習習,即使是在烈日當空下,我們依然能感受到來自大自然的清涼。沿途的道路蜿蜒曲折,我們坐在觀光車上能隨處欣賞山間美景,同樣也能看到陡坡峭壁,我們的心情就像經歷冰火兩重天般刺激。

隱居在大廟山中的一個古老村莊,叫做古竹山莊,是壯族的發源地之一,如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還在居住的只剩下十來戶人家,在這里生活的老人身體都非常的健壯,沿途我們恰巧看到一個老奶奶背著一大筐的柴火在回家的路上,我們親切地邀請她上車,也許是因為這里人民樸素的習慣,老奶奶拒絕了我們。

看著這一幕,心中油然而生的感慨道,上林這片養生福地為何被譽為“世界長壽鄉”,或許就是那勤勞樸素、自律生活、綠色飲食造就了他們這般健康長壽。

歷程將近半個小時,我們終于來到了大廟江景區的漂流點。這里特別的一個地方是換洗的更衣間與漂流的起始點不在一處,而是在漂流的終點處,到終點處更衣間換好衣服后,再乘車返回起漂點,開始了我們在上林的漂流之旅!

我們坐上充氣皮筏上,穿著桔色救生衣的壯漢一邊叮囑我們 “抓緊咯”,一邊鉚足了勁把我們的船往中心出發口推,我們順勢從高處落下,突然失重的落差感使我不禁大喊“啊”,結果嘴里全進水,踉蹌地被水給嗆了幾下,沒想到會在第一個關卡完全濕身,后面的關卡會如何驚險刺激?這就讓我很期待了。

漂流在大廟山中,抬頭四周觀望,看到淺藍色的天空明凈得像洗過一樣,有幾朵棉絮般松軟的白云悠然自得地飄著,四周茂密的樹木蔥蘢為我們遮陽送涼,即使夏日高照,我們也不用擔心被曬黑。

四周優美的環境雖然沒有詩仙李白筆下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景象,但也是一場親近自然、與山水零距離接觸的刺激體驗,一場在山水畫中游的浪漫之旅。

慢慢地深入到山谷中,漂流道變窄,水流比先前急了一些,充氣閥開始顛簸。每次起伏下落就像過山車般,讓我感到刺激又緊張,深怕會被掀翻在水里。同船的小伙伴看到我咬緊牙關的樣子不覺一笑,安慰我說“翻船是很正常的,水不深,而且兩旁還有工作人員在看守,不用害怕的”。我想了想,覺得她說的挺有道理,便舒心了許多。

我以為會一直平穩地漂到終點,但是在一個落差比較大,水流閘口比較小的一個地方,還沒等我反應,我們的船突然嘩的一下來了個360度大翻轉,瞬間被淹沒在水里,緊張得我似乎都忘記游泳,一直撲打著水面尋找支撐點讓自己站起來。沒一會就被同船的伙伴拎起我身上的救生衣把我拖到船的旁邊,這時我才從失措中回過神來,被自己剛才的樣子逗笑了。

經歷過這一次驚險的我,在后面的漂流過程中就徹底放松了心情,還時不時與同伴嬉水打鬧,盡情感受在這波浪中穿行的刺激與開心!在大廟江漂流的過程中沒有很大的巨浪也沒有暗礁,不知在河道里漂流了多久,逐漸看到兩岸的樹木開始稀疏,山也沒有那么高聳,心想應該是快到終點了。腦海里突然開始回想這段漂流經歷畫面,感慨這場驚心動魄的體驗,正如人生那樣有起有落!

回到岸上,洗了個澡出來坐在休憩區,跟小伙伴一起回憶這段上林短暫的旅程,暢談這段旅途的感受。才發現,上林是塊原生態自然的福地,去哪兒都是綠樹成蔭,去哪兒都是山清水秀,想到待會兒我們就要告別這片養生福地,心中竟然有些不舍,但這一次旅行沒有留下一絲遺憾。

很期待下次再與上林的相會,去赴那場下水源的竹筍之約!感謝這段旅程,感謝這段美好回憶,上林,我們后會有期噠~

旅途小Tips

①去上林之前可以通過書、游記、攻略多了解當地的人文風情、民俗和歷史,這會讓旅途更加的深刻。

②想要拍照留念的最好帶上相機等一些專業設備,你會發現這里的風景大局真的很美!

③自駕游的出游方式比較適合,上林的景區是比較緊湊的,相距離都不算遠。

④隨時隨地帶好身份證,很多地方安檢需要。身上要帶些現金,有些地方特色小食需要付現。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56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01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06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7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35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28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03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6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81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33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35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75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7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8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21評論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595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08評論 2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