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Paul Graham,美國硅谷創業之父。Viaweb(Yahoo Store原型)創始人,硅谷著名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創始人。Paul出生于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喜愛編程和寫作,本科學習哲學,研究生學習計算機,期間赴歐學習繪畫。豐富的經歷使其對互聯網創業、編程語言、創新有著深入獨到的思考和觀點,并能以曉暢的文字將其思想表達出來。
主要內容:
本書以黑客為線索,介紹了黑客的成長以及黑客看待世界的一些觀點,黑客如何工作以及他們的工作對世界的影響,還有黑客使用的工具(編程語言)和工作方法。
自從計算機被發明以來,世界正逐漸軟件化。程序員特別是優秀程序員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黑客就是那些專家級程序員。
書中我感興趣的一些篇目的主要觀點:
1、為什么書呆子不受歡迎?因為學生為了融入群體,會在外表、興趣愛好、社交活動等方面投入很多時間精力,而書呆子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讓自己更聰明,也就是在讀書和觀察世界上。而這種專注和投入為他以后取得成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作者認為學校是一個監獄,建議青少年昂首抬頭看世界,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為未來做好準備。
2、黑客與畫家。黑客與畫家的共同之處,在于他們都是創作者。
3、不能說的話。那些話不能說:真話,異端邪說,時空差異,道貌岸然,機制。面對不能說的話的策略:守口如瓶(自由思考比暢所欲言更重要),笑臉相迎(不贊同但又不明確表態),永遠質疑。
4、良好的壞習慣。黑客精神是美國精神,即反抗權威。本篇中的壞習慣是指黑客不服從管教,不喜歡版權法。只有這樣,才能挑戰傳統,進行創新。
5、另一條路。作者的創業之路,經驗之談:看準潮流(將軟件放到了服務器上),用戶的勝利(互聯網軟件的長處:簡化用戶端,數據安全,減少bug,協同工作),代碼之城(互聯網軟件的技術優勢:從軟件運行的軟硬環境開始規劃和建設,也控制了整個運行環境,編程語言使用自由度,對于提升軟件競爭力有很大幫助,桌面軟件的編程語言受桌面操作系統影響太大),軟件發布(只要在服務器端發布,版本概念淡化,可以隨時更新),軟件bug(bug很快發現并解決,幾乎和用戶環境無關),客戶支持(免費支持,通過密切開發人員與客服人員的聯系來提高軟件優化效率),全身心投入(新功能即時投入對開發人員的壓力,迅速提升功能是公司核心競爭力之一?),逆向的《人月神話》(互聯網軟件開發團隊保持在10人左右比較適宜,人數增加,溝通和管理成本增加,反而影響開發效率),關注用戶(關注用戶使用情況及反饋,及時調整和優化軟件),金錢問題(互聯網軟件易于銷售,用戶接入成本低,試用有助于提高購買率),目標客戶(個人和小企業是目標客戶,決策靈活,客戶也需要低成本的新技術),桌面電腦(桌面電腦的出現帶動了第一批創業潮,互聯網創業也開始進入類似的創業黃金期),微軟公司(微軟的危機,軟件服務互聯網化),創業公司(快速行動,每一件事做到極致),勉強夠用的網頁(網頁作為用戶界面,功能太弱,作者呼吁改造HTML語言和http協議,這個google相應了,推出了HTML5語言),為什么不嘗試一下(鼓勵黑客創業,黑客的創業企業和大公司相比,有著自己的優勢,技術新,響應快)
6、如何創造財富。創造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創造財富,有價值的東西就是人們需要的東西。金錢是交換財富的媒介。創新會增加整個世界的財富,而不會陷入大餅謬論(財富只會從一個人轉到另一個人手上,財富總量不變)。工作是做一些人們需要的東西。作者認為一個員工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越多,越能產生規模效應。大公司的管理困境時無法精確測量每個人的貢獻,從而給予適當的報酬,導致無法讓員工拼命工作。致富需要兩樣東西:可測量性和可放大性。小團體=可測量性,高科技=可放大性。
7、關注財富分化。作者認為政府要避免的是絕對貧窮,而不是相對貧窮。健康的貧富分化應該是產生于技術革新過程中個人能力和機遇不同,財富效應可以鼓勵人們努力創新。另外,隨著社會進步,窮人和富人在生活內容上的差距實際上縮小了,以前只有富人能做的事,現在窮人也能做了。
9、設計者的品味。作者對好設計的觀點:簡單,永不過時,能解決主要問題,具有啟發性,好設計的過程是艱苦的,但看似容易,對稱的,模仿大自然,也是一種再設計,能復制,奇特,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