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幡然醒悟開始讀書到現在,可謂是走了很多彎路,跌跌撞撞之中,轉眼間也已經讀了很多本書了。雖然說自己學會選書的方法很重要,不想列出大量的書單,但是想了想還是決定為大家推薦開始的6本書。
萬事開頭難,不希望大家開始的時候因為選書的困難而耽誤了閱讀習慣的養成,希望這6本書可以為大家打開讀書之路,余下的好書,自己去發掘吧。
那些我走過的彎路
剛才也提到在之前的閱讀經歷中,我也走過很多彎路:
首先我開始的時候閱讀了很多文學類的虛構書。并不是說這類書不好,文學類的書可以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也就是說你體驗了小說中主人公的人生,這個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提升了你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但是虛構類的小說讀完,合上書本回想,你只能想到這本書講了個精彩的故事,能留下的東西很少。
這類書可以適當的閱讀,但是文學類的書只能是調節你口味的蔬菜水果,還是需要閱讀非虛構類的書籍,這才是可以管飽的主食,今天推薦的都是這個類別的書,雖然可能讀起來不如小說那么輕松,但是只要閱讀進去,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再者就是當時在讀書的時候不管書本身的難易程度,只考慮出名與推薦程度,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能力,導致一本書停滯好久讀不下去。比如《思考,快與慢》這本書,這本書屬于認知科學類的書,有很多大牛推薦,也出現在很多書單中,確實也是一本好書,但是太過于學術化,而且講述的道理對于我來說比較難懂,說句實話我現在也沒有讀完。
建議大家開始的時候從難度偏低的書入手,多看看書評和簡介,在網上看看試讀的內容,覺得誒這本書我需要,再買來認真閱讀。
上次我們提到那四種類型的書,前兩種類型工具類與專業類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學的專業與要從事的工作進行選擇。今天我們來推薦潮流書與視野書。
上次文章可以戳這里:走過很多讀書彎路,明白了這四類書籍的重要性
視野書
首先來說下面這三本書都是作者博客的作品集整合而成的,內容豐富但是略有散亂,每章獨立性較強,對于剛開始閱讀的人來說,可以用碎片化時間按章節閱讀,主要是對自己的認知進行一定的升級,里面的內容取其精華,也不要全盤接受,這個思考的過程也就是你進步的過程啦。
01 《萬萬沒想到》
副標題是用理工科的思維看世界,萬維鋼老師的一本書。從多個前沿的科學視角解讀生活,比如行為經濟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學,為我們提供認知的新方法,介紹這種思維方法是本書的核心,讓我們認知升級。
02 《暗時間》
作者是劉未鵬,是從作者8年的博客文章中精選出來的,主要關于心智模式、學習方法和時間利用。這本書給我很多思考,讓我重新開始審視我所知道的時間與生活,其中三個章節“暗時間”、“如何有效地記憶與學習”、“我在南大七年”對我的影響。本書的最大前半部分寫的很好,后半部分比較偏計算機方面的專業知識,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看。
03 《把時間當朋友》
李笑來老師的一本書,他現在所寫所說的大部分知識的基礎幾乎都在這本書里面濃縮了,想了解笑來老師思想的可以系統閱讀這本書。里面涉及到的認知改變類的東西很多,看起不經意的一句話,往往扎到了我的痛點,一針見血,而且給出了合適的解決方案。
潮流書:
04 《智能時代》
吳軍教授的一本書,在無聲無息中,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來臨,自從阿爾法狗之后,這個概念也是越來越熱,如果你還沒有這方面的感覺,真的需要好好閱讀這本書,人工智能已經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到各行各業,不要被時代的大潮甩在后面。
05 《創新者的窘境》
這本書其實有一段時間了,但是顛覆性技術在國內大熱也就是這兩年,企業張口閉口顛覆,每次我都很捉急,很多企業完全誤解了顛覆性技術的真實概念,這本書是“顛覆性創新之父”克里斯汀森寫的,有案例有分析,深入淺出的分析大企業是如何被顛覆,企業應該怎么做,如何去判斷顛覆性技術,推薦大家去看。
文學類:
最后來一本文學類的書吧,如果讀不下去了,當做茶余飯后的調味品。
06 《三體》
如果文學類的書一定要推薦一本的話,我一定選擇《三體》。因為它已經不僅僅是培養你共情能力的文學類的書了,也是一本可以讓你學到很多物理天文學知識,以及培養思維方式的書。建議看的時候不懂得知識可以隨時百度。
最早看到這本書是在高二,當時朋友推薦給我,翻了幾頁之后覺得很不錯,放棄我語文課上做數學卷子的念頭#就是這么倔強,結果高考反而相對來說語文考的最好,心塞#,把第一二部在利用語文課時間翻完了(第三部還沒有出),當時并沒有太大的概念,也沒有接著往下讀。
再讀三體已經是大三的時候,那會只是單純的想找科幻類的書來看,就又看起了《三體》,這一次一口氣讀了兩遍,為什么呢,因為一直想知道后來發生了什么翻的太快了,回頭又看了一遍。這本書對自己世界觀以及思維方式的沖擊不小,讀完你不會后悔。
書中自有黃金屋。
愿閱讀可以成為你的一種習慣,為你帶來改變。
我是靈姍,90后小小研究僧,自我成長探索者。
每周帶給你兩篇新文章:閱讀筆記 | 成長思考 | 時間管理 | 效率軟件,點擊藍字可以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