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福建福州人徐興公(1570-1642)寫作了《金瓶梅》、《石頭記》(紅樓夢)、“三言”、《情史》,還有可能寫了 《西游記》、《醒世姻緣傳》、《新列國志》、《石點頭》、《西湖二集》、《二刻醒世恒言》等等,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大連環殺手。
徐興公創作有大量的白話短篇小說,結集收入「三言」,即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的合稱,《二刻醒世恒言》、《石點頭》、《西湖二集》。
笑花主人的誤導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合稱「三言」,是古代白話小說的代表作品。
笑花主人說,“三言”都是馮夢龍的作品,但是并不可靠。
笑花主人《今古奇觀》序:小說者,正史之徐也。《莊》、《列》所載化人、樞樓丈人等事,不列于史。《穆天子》、《四公傳》、《吳越春秋》皆小說之類也,《開元遺事》、《紅線》、《無雙》、《香丸》、《隱娘》諸傳,《較車》、《夷堅》各志,名為小說,而其文雅馴,間閻罕能道之。優人黃緒綽、敬新磨等,搬演雜劇,隱諷時事,事屬烏有。雖通于俗,其本不傳。至有宋孝皇以天下養太上,命侍從訪民間奇事,日進一回,謂之說話人。而通俗演義一種,乃始盛行。然事多鄙理,加以忌諱,讀之嚼蠟,殊不足觀。元施、羅二公,大暢斯道,《水滸》、《三國》,奇奇正正,河漢無極。論者以二集配伯偕、《西廂》傳奇,號四大書,厥觀偉矣。迄于皇明,文治幸新,作者競爽。勿論廊廟鴻編,即稗官野史,卓然復絕千古。說書一家,亦有專門。然《金瓶》書麗,貽譏于誨淫,《西游》、《西洋》,逞臆于畫鬼。無關風化,奚取連篇。墨憨齋增補《平妖》,窮工極變,不失本末,其技在《水滸》、《三國》之間。至所纂《喻世》、《警世》、《醒世》三言,極摹人情世態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可謂欽異拔新,洞心戮目。而曲終奏雅,歸于厚俗。即空觀主人壺矢代興,爰有《拍案驚奇》兩刻。頗費搜獲,足供談座。合之共二百種。卷恢浩繁,觀覽難周。且羅輯取盈,安得事事皆奇。譬如印累累,緩若若,雖公選之世,寧無一二具臣充位。余擬拔其尤百回,重加繡梓,以成巨覽。而抱甕老人先得我心,選刻四十種,名為《今古奇觀》。夫蜃樓海市,焰山火井,觀非不奇,然非耳目經見之事,未免為疑冰之蟲。故夫天下之真奇,在未有不出于庸常者也。仁義禮智,謂之常心;忠孝節烈,謂之常行;善惡果報,謂之常理;圣賢豪杰,謂之常人。然常心不多葆,常行不多修,常理不多顯,常人不多見,則相與驚而道之。聞者或悲或嘆,或喜或愕。其善者知勸,而不善者亦有所慚戀諫惕,以共成風化之美。則夫動人以至奇者,乃訓人以至常者也。吾安知間閻之務不通于廊廟,稗批之語不符于正史?若作吞刀吐火、冬雷夏冰例觀,是引人云霧,全無是處。吾以望之善讀小說者。姑蘇笑花主人漫題。
根據笑花主人《今古奇觀》序,可以分析得出以下信息:
笑花主人可能是凌蒙初。
墨憨齋增補《平妖傳》。墨憨齋是馮夢龍。
笑花主人說,墨憨齋編撰了《喻世》、《警世》、《醒世》三言。
即空觀主人,即凌蒙初,編撰了初刻、二刻《拍案驚奇》。
即空觀主人,即凌蒙初,想編選《今古奇觀》,被抱甕老人搶先做了。即空觀主人是凌蒙初。即空觀主人不是抱甕老人。
抱甕老人編選《今古奇觀》。抱甕老人是不是馮夢龍,不知道。
笑花主人《今古奇觀》序給出的信息,并不是全部準確的。
《喻世》、《警世》、《醒世》“三言”的編撰出版,和凌蒙初沒有關系,并不是“三言”作者收集稿件,交予凌蒙初出版。這是出于后人誤解。事實上“三言”的作者徐興公不喜歡凌蒙初,凌蒙初來福州徐興公也不和他見面。如果凌蒙初曾經幫助“三言”出版,徐興公不至于這樣絕情。
分析《喻世》、《警世》、《醒世》三言,可以知道作者是徐興公,而不是馮夢龍。
凌蒙初錯誤地認為。墨憨齋即是馮夢龍,編撰了《喻世》、《警世》、《醒世》三言。
凌蒙初的誤解,有可能是因為抱甕老人即是馮夢龍。凌蒙初于是以為“三言”作者是馮夢龍。
笑花主人《今古奇觀》序認為墨憨齋曾經增補《平妖》,之后編撰寫作了《喻世》、《警世》、《醒世》“三言”。笑花主人是凌蒙初,三言二拍問世之后,抱甕老人從三言中選出四十篇,作為《今古奇觀》。“二拍”的作者凌蒙初遂誤以為馮夢龍是“三言”的作者,其實馮夢龍只是“三言”選本《今古奇觀》的選編者。“三言”作者另有其人,即是徐興公。
徐興公不喜歡凌濛初
凌濛初編撰了「二拍」,凌濛初來到福州和《石頭記》賈母原型曹學佺見了面,但是「三言」作者徐興公卻沒有和「二拍」作者凌濛初見面交流,原因可能是徐興公同意《石頭記》薛寶釵原型外甥謝肇淛對凌濛初的評價。
謝肇淛《五雜組》卷十三:吳興凌氏諸刻,急于成書射利,又慳于倩人編摩,其間亥豕相望,何怪其然。
凌濛初來福州的原因可能是馮夢龍告訴了凌濛初「三言」等書的作者是徐興公,凌濛初為此專程來到福州想和徐興公交流小說創作經驗。
“三言”的三篇序言不是馮夢龍所寫
有人認為“三言”都是馮夢龍的作品,“三言”的序言都是馮夢龍用筆名寫作,這兩個判斷毫無依據,非常草率。按照古人的習慣,寫書必要邀請名人作序,作者自己的序放在最后。馮夢龍自己的作品有自序就會署自己的名字古吳龍子猶之類。“三言”序言既然都不是署馮夢龍自己的名字,就說明三篇序言作者都不是馮夢龍。
經考察,“三言”的序言作者分別是綠天館主人,豫章無礙居士,隴西可一居士。綠天館主人是《石頭記》妙玉原型朱謀?,豫章無礙居士可能是朱謀?、喻應益、俞安期三人之中之一,隴西可一居士是張獻翼,這些人都是徐興公的朋友,而且和馮夢龍不是朋友關系。
由此說明,“三言”不是馮夢龍的作品。
《喻世明言》的作者歷來認為是是明末馮夢龍纂輯,但是根據考證可知,作者不是馮夢龍,而是徐興公。馮夢龍曾經寫了一篇老門生報恩的小說,無法確定就是《警世通言 》第十八卷老門生三世報恩,因為有可能徐興公獨立創作了這一篇。況且即便這一篇是馮夢龍作品,也無法由此證明「三言」其他作品也是馮夢龍的作品。
綠天館主人
《喻世明言》序言作者綠天館主人即是朱謀?。
《喻世明言》,大約出版于明朝泰昌、天啟年間(1621年左右)。《喻世明言》初版時名為《古今小說》,共四十卷,為天許齋刻本,并無注明作者,署「綠天館主人評次」。
綠天館主人《古今小說》序言:茂苑野史氏,家藏古今通俗小說甚富,因賈人之請,抽其可以嘉惠里耳者,凡四十種,畀為一刻。余顧而樂之,因索筆而弁其首。
綠天館主人是解開「三言」作者之謎的關鍵人物。
徐興公作品提到綠天館,綠天館主人是朱謀?。
1618年,徐興公在江西期間作有詩多次提到朱謀?。
徐興公《紅雨樓集-鰲峰文集》有尺牘多篇和朱謀?通信。
徐興公《紅雨樓題跋》校文心雕龍跋:萬歷戊午(1618)之冬,客游豫章,王孫朱孝穆得故家舊本,因錄之,亦一快心也。
綠天館主人即是朱孝穆,朱謀?,字郁儀,著名學者,以博學著稱,《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提要稱朱郁儀「著書至一百十二種」,作有《詩故》、《水經注箋》、《字說》等。
《古今小說》的作者茂苑野史即是徐興公。
1609年,萬歷三十七年己酉。徐興公來到江西豫章,見到了朱謀?等人。
可一主人、無礙居士、墨浪主人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衍慶堂刻本題:可一居士評,墨浪主人校。序言:綠天館主人題。徐興公字興公。墨浪,和興有關系。可一居士是張獻翼。
張獻翼(1534-1604),字枚,別字幼于,長洲人,號「可一居士」。徐??和張獻翼有交往,是朋友。丘長孺和劉承禧、張獻翼發生矛盾,徐??編撰《情史》記載了丘長孺的故事。《情史》的記載非常客觀,只是隱去了張獻翼的名字。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金陵兼善堂本和三桂堂本均題 「可一主人評,無礙居士較」,衍慶堂本題「可一居士評,墨浪主人較」。初版于明天啟四年(1624年)。序言:時天啟甲子(1624)臘月豫章無礙居士題。
可一主人是張獻翼。豫章無礙居士應該是江西人,是徐興公的朋友,可能是喻應益或者俞安期。
俞安期,字羨長,江西人,長期居住在南京。無礙居士的序言中說,在南京遇到了墨浪主人,即徐興公。二人相遇的地方是在可一居士的棲霞山房。
《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題「可一主人評,墨浪主人較」,或「可一居士,墨浪主人較」。初版于明天啟七年(1627)。序言:天啟丁卯中秋,隴西可一居士題于白下之棲霞山房。
可一主人是張獻翼。墨浪主人是徐興公。
《警世通言》序署時間是天啟丁卯(1627),當時張獻翼已死。張獻翼死于1604年,當時距離《警世通言》出版時間比較久遠。一種可能性是,徐興公表露自己想寫作三言的想法,張獻翼鼓勵促成,并寫作了序言。后來《警世通言》出版,序言署的是《警世通言》出版的時間而不是序言寫作的時間。
徐興公和馮夢龍的合作
1635年,崇禎八年乙亥。徐興公和馮夢龍在福建建寧州見面。兩人關系非常好。
馮夢龍和徐興公可能組成了一個出版團隊。統稱墨憨齋。二人分工,徐興公負責前期寫稿、組稿,馮夢龍負責后期編輯,籌集資金,出版刻印。馮夢龍是墨憨齋主人,但是大部分署名墨憨齋的作品都是徐興公寫的。馮夢龍寫的作品只有《墨憨齋定本傳奇》。徐興公寫了“三言”的絕大部分作品。
能夠證明徐興公和馮夢龍共同運作墨憨齋出版團隊的證據。耿克勵寄給徐興公自己的著作《三元考》,徐興公審稿之后,認為《三元考》沒有達到出版的水平,沒有轉交給馮夢龍,而是做了退稿處理。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與耿克勵:承示《三元考》,先覽會狀一冊,采掇詳備,據愚見注以藍筆以別原稿。國朝名公多著,大節不能盡錄。壬戌以后,諸公尚未有考。至于十三省解首,尤難稽核,非倉卒可以復馮壽寧公之命而付梓也。翁丈何以策之?
「三言」與徐興公其他作品的互文性
「三言」與徐興公的其他作品如《情史》、《金瓶梅》,具有很強的互文性。「三言」也采用了徐興公的朋友和親戚謝肈淛《五雜組》、《塵余》等作品的素材。
福建
「三言」中涉及福建閩地敘事的作品多達 15 篇。
參考資料:陳瑜:文學地域敘事的歷史、文化價值——「三言」閩地敘事初探,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2期。
三言中有很多與福建相關的故事。
《喻世明言》第十二卷眾名姬春風吊柳七。柳永是福建崇安人。
《喻世明言》第十四卷陳希夷四辭朝命:到徽宗宣和年間,有閩中道士徐知常,來游華山,見峽上有鐵鎖垂下。
《喻世明言》第十七卷楊八老越國奇逢,講述了徐興公熟悉的明代倭寇入侵福建漳浦地區的故事,只不過是把時間放到了元朝。
《喻世明言》第二十二卷木綿庵鄭虎臣報冤:南宋權臣賈似道死于福建漳州。
《喻世明言》第二十三卷張舜美燈宵得麗女:一路至京,連科進士,除授福建興化府莆田縣尹。
《警世通言》第四卷拗相公飲恨半山堂:荊公展轉尋思,撫膺頓足,懊悔不迭。想道:「吾只信福建子之言,道民間甚便新法,故吾違眾而行之。焉知天下怨恨至此!此皆福建子誤我也!」——呂惠卿是閩人,故荊公呼為福建子。
《警世通言》第十二卷范鰍兒雙鏡重圓,即是《情史》中范希周的故事:話說南宋建炎四年,關西一位官長,姓呂名忠翊,職授福州監稅。此時七閩之地,尚然全盛。忠翊帶領家眷赴任:一來福州憑山負海,東南都會,富庶之邦;二來中原多事,可以避難。于本年起程,到次年春間,打從建州經過。《輿地志》說:「建州碧水丹山,為東閩之勝地。」
《警世通言》第十七卷鈍秀才一朝交泰:話說國朝天順年間,福建延平府將樂縣,有個宦家,姓馬名萬群,官拜吏科給事中。因論太監王振專權誤國,削籍為民。
《警世通言》第三十一卷趙春兒重旺曹家莊:可成到京,尋個店房,安頓了家小,吏部投了文書。有銀子使用,就選了出來。初任是福建同安縣二尹,就升了本省泉州府經歷,都是老婆幫他做官,宦聲大振。
《警世通言》第四十卷旌陽宮鐵樹鎮妖,講述了許旌陽師徒在福建多個地方降妖的故事,顯示三言作者對于福建地方傳說十分熟悉,親眼看見過小說中的地方,極有可能就是福建本地人:
吾知許遜道法高妙,豈肯容我叔侄們性命?不如前往福建等處,逃躲殘生,再作區處。
真君遂與甘施二人,飛步而行,躡蹤追至半路,施岑飛劍斬去一尾,追至福建延平府,地名洋九里潭,其一蛟即藏于深潭之中。真君召鄉人謂曰:「吾乃豫章許遜,今追一蛟精至此,伏于此潭,吾今將竹一根,插于潭畔石壁之上,以鎮壓之,不許殘害生民。汝等居民,勿得砍去。」言畢,即將竹插之,囑曰:「此竹若罷,許汝再生,此竹若茂,不許再出。」至今潭畔,其竹母若凋零,則復生一筍,成竹替換復茂。今號為「許真君竹」。至今其竹一根在。往來舟船,有商人見其蛟者,其蛟無尾。
更有一蛟被真君與甘施二人,趕至福建建寧府崇安縣。
卻說真君又追一蛟精,其蛟乃孽龍第一子之子,孽龍之長孫也。此蛟直走至福州南臺躲避,潛其蹤跡。
卻說施岑甘戰回見真君,言蛟精無有尋處。真君登高山絕頂以望,見妖氣一道,隱隱在福州城開元寺井中噴出。乃謂弟子曰:「蛟精已入在井中矣。」遂至其寺中,用鐵佛一座,置于井上壓之。其鐵佛至今猶在。
后人有詩嘆曰:迢迢千里到南閩,尋覓蛟精駕霧云,到處留名留異跡,今人萬古仰真君。
《警世通言》第四十卷旌陽宮鐵樹鎮妖,還提到福建武夷山。這山呵!比浙之天臺更生得奇奇絕絕,比閩之武夷更生得岧岧峣峣。
《醒世恒言》第五卷大樹坡義虎送親:昔有一人,姓韋,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隨著父親,在紹興府開個傾銀鋪兒。
《醒世恒言》第五卷大樹坡義虎送親:話說大唐天寶年間,福州漳浦縣下鄉,有一人姓勤,名自勵,父母俱存,家道粗足。。
《醒世恒言》第十九卷白玉娘忍苦成夫:正值度宗收錄先朝舊臣子孫,全虧周翰提挈,程萬里亦得補福建福清縣尉。程萬里因為官清正廉能,已做到閩中安撫使之職。
《醒世恒言》第二十卷張廷秀逃生救父:正話間,只聽得外邊喧嚷。教人問時,卻是報邵爺升任福建提學僉事。
《醒世恒言》第三十九卷汪大尹火焚寶蓮寺:本縣新任大尹,姓汪名旦,祖貫福建泉州晉江縣人氏。少年科第,極是聰察。
徐姓人物
“三言”多次出現徐姓人物,比例偏多,不正常。徐姓人物大多數屬于正面人物。
《喻世明言》第十二卷眾名姬春風吊柳七:那柳七官人,真個是朝朝楚館,夜夜秦樓。內中有三個出名上等的行首[3],往來尤密,一個喚做陳師師,一個喚做趙香香,一個喚做徐冬冬。這三個行首,賠著自己錢財,爭養柳七官人。
《喻世明言》第十四卷陳希夷四辭朝命:到徽宗宣和年司,有閩中道士徐知常,來游華山。見峽上有鐵鎖垂下,知常攀緣而上,至于石室。見匣蓋歌側,啟而觀之,惟有仙骨一具,其色紅潤,香氣逼人。知常再拜畢,為整其蓋,復攀緣而下。其時徐知常得幸于徽宗,宮拜左街道錄。將此事奏知天子,天子差知常賚御香一注,重到希夷峽,要取仙骨供養在大內。來到峽邊,己不見有鐵鎖,但見云霧重重,危巖壁立,嘆息而返。至今希夷先生蛻骨在張超谷,無復有人見之者矣!
《喻世明言》第十九卷楊謙之客舫遇俠僧:原來安莊縣只有一知一典,有個徐典史,也來迎接相見了,先回縣里去。
《喻世明言》第二十一卷臨安里錢婆留發跡:驍將薛明、徐福各引一萬人馬先行,董昌中軍隨后進發,卻將睦州帶來的三萬軍馬,與羅平斷后。
《喻世明言》第二十二卷木綿庵鄭虎臣報冤:翰林院學士徐經孫條具公田之害,似道諷御史舒有開劾奏罷官。
《喻世明言》第三十四卷李公子救蛇獲稱心:「勸人休誦經,念甚消災咒?經咒總慈悲,冤業如何救?種麻還得麻,種豆還得豆;報應本無私,作了還自受。」這八句言語,乃徐神翁所作。徐神翁,宋哲宗時泰州天慶觀道士。
《喻世明言》第三十七卷梁武帝累修歸極樂:當今始安王遙光、徐孝嗣等,六貴同朝,勢必相亂。
衍軍長驅進至宣陽門,蕭衍兄弟子侄皆集,將軍徐元瑜以東府城降,李居士以新亭降。
《喻世明言》第四十卷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原來沈公夫人徐氏,所生四個兒子。長子沈襄,本府廩膳秀才,一向留家。次子沈袞、沈褒,隨任讀書。
《警世通言》第三卷王安石三難蘇學士:不多時,相府中有一少年人,年方弱冠,戴纏大帽,穿青絹直擺,手洋洋,出府下階。眾官吏皆躬身揖讓。此人從東向西而去。東坡命從人去問,相府中適才出來者何人?從人打聽明白回復,是丞相老爺府中掌書房的姓徐。東坡記得荊公書房中寵用的有個徐倫,三年前還未冠。今雖冠了,面貌依然。
《警世通言》第十一卷蘇知縣羅衫再合:卻說儀真縣有個慣做私商的人,姓徐名能,在五壩上街居住。
《警世通言》第十二卷范鰍兒雙鏡重圓:話說陳州有一人姓徐名信,自小學得一身好武藝,娶妻崔氏,頗有容色。
《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團圓破氈笠:劉有才長于宋敦五年,四十六歲了。阿媽徐氏亦無子息。聞得徽州有鹽商求嗣,新建陳州娘娘廟于蘇州閶門之外,香火甚盛,祈禱不絕。
《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姊妹中惟謝月朗、徐素素與杜家相近,尤與十娘親厚。
《警世通言》第四十卷旌陽宮鐵樹鎮妖:撰坐寐,見神人叱責,醒覺,而送鐘還宮。又碾輪,藥臼,州牧徐登令取至府觀之,猶未及觀,遂乃飛去還宮。
《醒世恒言》第八卷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光陰迅速,兩個兒女,漸漸長成。珠姨便許了劉家,玉郎從小聘定善丹青徐雅的女兒文哥為婦。
《醒世恒言》第二十卷張廷秀逃生救父:只是一件,年過五旬,卻沒有子嗣。渾家徐氏,單生兩個女兒。
《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獨孤生歸途鬧夢:當下遐叔與道士離了節度府前,行不上一二里許,只見蒼松翠柏,交植左右,中間龜背大路,顯出一座山門,題著碧落觀三個簸箕大的金字。這觀乃漢時劉先主為道士李寂蓋造的。至唐明皇時,有個得道的叫做徐佐卿,重加修建。
元來昔日唐明皇聞得徐佐卿是個有道之士,用安車蒲輪,征聘入朝。佐卿不愿為官,欽賜馳驛還山。滿朝公卿大夫,賦詩相贈,皆不如獨孤及這首。以此觀中相傳,珍重不啻拱璧。
《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道人獨步云門:玄宗天子,差中書舍人徐嶠去聘張果,太常博士崔仲芳去聘羅公遠,通事舍人裴晤聘李清。
《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徐老仆義憤成家。
徐老仆
《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徐老仆義憤成家。徐老仆的故事取材于徐興公自己家的素材。
那正傳卻也是個仆人。他比杜亮更是不同:曾獨力與孤孀主母,掙起個天大家事,替主母嫁三個女兒,與小主人娶兩房娘子,到得死后,并無半文私蓄,至今名垂史冊。
元來就在本朝嘉靖爺年間,浙江嚴州府淳安縣,離城數里,有個鄉村,名曰錦沙村。村上有一姓徐的莊家,恰是弟兄三人。大的名徐言,次的名徐召,各生一子。第三個名徐哲,渾家顏氏,卻到生得二男三女。
徐興公家也是兄弟三人。徐?有三個兒子,徐熥、徐興公、徐熛。徐言、徐召、徐哲,對應徐興公、徐熛、徐熥。徐熥早死,小說中徐哲忽地患了個傷寒癥候,七日之間,即便了帳。徐老仆名為阿寄。徐哲死后,三兄弟分家。阿寄歸到徐哲家中,照顧顏氏。阿寄做生意賺了很多錢,幫助顏氏發家,活到八十病死。
徐老仆阿寄的原型是徐興公從小使喚的家仆王有成,萬歷三十四年丙午(1606)年初春五日因病去世。
三兄弟
徐興公家是三兄弟,長兄徐熥早死,徐興公和徐熥之子有家產糾紛,「三言」有幾則三兄弟的故事。
《醒世恒言》第二卷三孝廉讓產立高名:昔時有田氏兄弟三人,從小同居合爨。長的娶妻,叫田大嫂;次的娶妻,叫田二嫂。妯娌和睦,并無間言。惟第三的年小,隨著哥嫂過日。后來長大娶妻,叫田三嫂。
且說會稽郡陽羨縣,有一人姓許名武,字長文,十五歲上,父母雙亡。雖然遺下些田產童仆,奈門戶單微,無人幫助。更兼有兩個兄弟,一名許晏,年方九歲,一名許普,年方七歲,都則幼小無知,終日趕著哥哥啼哭。
《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徐老仆義憤成家:元來就在本朝嘉靖爺年間,浙江嚴州府淳安縣,離城數里,有個鄉村,名曰錦沙村。村上有一姓徐的莊家,恰是弟兄三人。大的名徐言,次的名徐召,各生一子。第三個名徐哲,渾家顏氏,卻到生得二男三女。他弟兄三人,奉著父親遺命,合鍋兒吃飯,并力的耕田。
許武
《醒世恒言》第二卷三孝廉讓產立高名。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積善百行錄序:「漢許武割財產以分二弟之貧,一無所吝。」
景翩翩
景翩翩是建昌名妓,和徐興公有交往。滿清入關,天下大亂。景翩翩跟著父母逃難江西,在兵荒馬亂倉皇逃走時不信半路上和父母失散,因而受到歹徒的誘騙,賣入建昌府的妓院為娼。類似故事也見于徐興公「三言」。
《醒世恒言》第三卷賣油郎獨占花魁。莘瑤琴的故事和景翩翩類似。故事發生在北宋末南宋初年,金兵虜去二帝,民不聊生。居汴梁城外安樂村的老夫妻莘善與阮氏也只得帶著小女瑤琴棄家逃命。「瑤琴被亂軍沖突,跌了一交,爬起來,不見了爹娘,不敢叫喚,躲在道傍古墓之中過了一夜。」天明時巧遇莘善的近鄰卜喬,這卜喬「平昔是個游手游食、不守本分,摜吃白食、用白錢的主兒,人都稱他是卜大郎。」「自汴京至臨安,三千余里,」卜喬一路帶著瑤琴,及至后來「身邊藏下些散碎銀兩,都用盡了,連身上外蓋衣服,脫下準了店錢,止剩得莘瑤琴一件活貨,欲行出脫。」便將瑤琴以財禮五十兩賣與王九媽。
雷轟薦福碑
徐興公專門去過薦福碑實地考察。
雷轟薦福碑——宋代傳說,范仲淹為饒州太守時,有一個書生來獻詩,自稱平生未嘗得飽,是世上最寒苦的人。當時風行歐陽詢的字,歐陽詢所寫的薦福寺碑拓本,每本值一千銅錢。范仲淹想替他拓印一千本,紙墨都已備好,前一天晚上,碑卻被雷擊碎。宋元間常用這個故事來比喻人窮困倒楣,運氣不好。
徐興公《鰲峰集》有詩《薦福寺尋雷轟碑戴叔倫書堂》。
木棉庵
《喻世明言》第二十二卷木綿庵鄭虎臣報冤。講賈似道故事。
徐興公《鰲峰集》木綿庵:只因誤國瘴鄉來,那得金雞詔赦囘。監押芳名長不?,平章遺骨巳成灰。生前有客依秋壑,死后何人哭夜臺。血污游魂歸未得,木棉花落杜鵑哀。
王善聰。
徐興公《鰲峰集》英臺墓:芳草離離暗古原,白楊花落哭霜猿。未忘三載生前恨,更結千秋地下婚。一片香泥埋艷骨,半空環珮冷游魂。夜深月照連枝樹,猶見雙雙出墓門。
抄化木材
《醒世恒言》第三十一卷鄭節使立功神臂弓:只見和尚袖中取出個疏頭來,上面寫道:竹林寺特來抄化五百香羅木。
徐興公熱心支持佛教,曾經幫助僧人化緣購買大量木材。
賈玉
《警世通言》第四十卷旌陽宮鐵樹鎮妖:卻說孽龍精硯池變去,又化為美少男子,逃往長沙府。聞知刺史賈玉家生有一女,極有姿色。
《石頭記》賈寶玉。
好了歌
《醒世恒言》第十七卷張孝基陳留認舅:世人盡道讀書好,只恐讀書讀不了!讀書個個望公卿,幾人能向金階跑?
這個是《石頭記》好了歌的雛形。
《石頭記》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葫蘆提
《喻世明言》第三十八卷任孝子烈性為神:那婦人向前摟住,低聲說道:「叵耐這瞎老驢,與兒子說道你常來樓上坐定說話,教我分說得口皮都破,被我葫蘆提瞞過了。」
《醒世恒言》第七卷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顏俊那一夜在床上又睡不著,想道:「倘他去時不盡其心,葫蘆提回復了我,可不枉走一遭!」
《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盧太學詩酒傲王侯:此時知縣一心要去赴宴,已不耐煩,遂依著強盜口詞,葫蘆提將王屠問成死罪,其家私盡作贓物入官。
《石頭記》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七月七日巧姐
《喻世明言》第一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說這新婦是王公最幼之女,小名喚作三大兒;因他是七月七日生的,又喚作三巧兒。
《石頭記》中巧姐也是七月七日生。
梅花詩
《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沉思久之,乃倚窗高吟高學士《梅花詩》二句,道: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盧太學詩酒傲王侯:有高太史《梅花詩》為證: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漁郎無好韻,東風愁寂幾回開!
高啟《梅花詩》,最為徐興公等人欣賞。徐興公后作《石頭記》,就從此中取材得到薛寶釵、林黛玉二人名字。
水溶
徐興公《筆精》卷二溶溶雨:
世傳晏元獻詩:「梨花院落溶溶月,栁絮池塘淡淡風。」為警句。然溶溶,水流貌,月不得名溶溶。予嘗病之。近閱吳處厚《青箱雜記》云:「梨花院落溶溶雨」始知月者后人改之,雨字自妙。
徐興公《筆精》卷五薊州溫泉詩:可憐一派溶溶水,不向人間洗冷腸。后人勒其詩于石,曹能始曾見其石,嘗為余誦之。
徐興公《筆精》卷五小青詩:脈脈溶溶滟滟波,芙蓉睡醒欲如何。
《喻世明言》第二十三卷張舜美燈宵得麗女:明月娟娟篩柳,春色溶溶如酒。
《警世通言》第三十八卷蔣淑真刎頸鴛鴦會:綠溶溶酒滿斟,紅焰焰燭半燒;正中庭花月影兒交,直吃得玉山時自倒。他兩個貪歡貪笑,不提防門外有人瞧!
這里用溶溶形容酒,酒也是水。
徐興公曾經對溶溶的用法做過一番考證,認為用溶溶形容月是不對的。《喻世明言》也用的是明月娟娟,春色溶溶,完全符合徐??的考證結論和一貫堅持的用法,是徐興公創作「三言」的鐵證。
《警世通言》第四十卷旌陽宮鐵樹鎮妖:郡人有詩贊曰:百里桑麻知善政,萬家煙井沐仁風。明懸藻鑒秋陽暴,清逼冰壺夜月溶。符置江濱驅痼病,金埋縣圃起民窮;真君德澤于今在,廟祀巍巍報厥功。
這首詩出現了夜月溶的用法,詩作者是郡人,徐興公《筆精》對于這種用法是不贊成的。
《醒世恒言》第四卷灌園叟晚逢仙女:梨花溶溶夜月,桃花灼灼朝陽。
對于這一現象,應該做以下解釋。徐興公在寫作「三言」的過程中,發現溶溶的用法有問題,于是作了一番考證,得出結論寫到《筆精》之中。
「三言」刊行時間是:1618年徐興公到江西訪問朱謀?,朱謀?以筆名綠天館主人作《喻世明言》序,《警世通言》天啟甲子(1624)刊行,《醒世恒言》天啟丁卯(1627)刊行。
《筆精》完成時間是1627年,天啟七年丁卯,徐??把書稿交給朋友鄧道協帶到南京尋求出版,刊行時間是1632年,崇禎五年壬申。大致可以認為,《筆精》寫作于「三言」同時。
《石頭記》北靜王水溶。人物原型南居益。
《石頭記》第十七回:大家攀藤撫樹過去。只見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蕩蕩,曲折縈迂。
《石頭記》第七十八回:又俯身看那埭下之水,仍是溶溶脈脈的流將過去。
《石頭記》寫水專用溶溶,是作者為徐興公的鐵證。
水月寺
“三言”多次出現水月和水月寺。
《喻世明言》第三卷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和尚道:貧僧是桑菜園水月寺住持。
《喻世明言》第二十九卷月明和尚度柳翠,水月寺。
《石頭記》中有水月庵。
《喻世明言》第一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吳宮西子不如,楚國南威難賽。若比水月觀音,一樣燒香禮拜。
《喻世明言》第三十二卷游酆都胡母迪吟詩:胡母迪頓首道:「承神君指教,開示愚蒙,如撥云見日,不勝快幸。但愚民但據生前之苦樂,安知身后之果報哉?以此冥冥不可見之事,欲人趨善而避惡,如風聲水月,無所忌憚。宜乎惡人之多,而善人之少也。
十二金釵
《醒世恒言》第十五卷赫大卿遺恨鴛鴦絳:又如嬌妾美婢,倚翠偎紅;金釵十二行,錦障五十里。
《醒世恒言》第二十三卷金海陵縱欲亡身:定哥道:「他派演天漢,官居右相,那里少金釵十二,粉黛成行?」
《石頭記》金陵十二釵。
寶釵金釧
《喻世明言》第四卷閑云庵阮三償冤債:卷珠簾,盡日笙歌,盛集寶釵金釧。
《石頭記》中有寶釵、金釧。
湘云
《喻世明言》第十九卷楊謙之客舫遇俠僧:獨占陽臺萬點春,石榴裙染碧湘云。眼前秋水渾無底,絕勝襄王紫玉君。
《石頭記》史湘云。
三生石
《喻世明言》第三十卷明悟禪師趕五戒,詳細講了三生石。
《醒世恒言》第八卷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自古姻緣天定,不繇人力謀求。有緣千里也相投,對面無緣不偶。 仙境桃花出水,宮中紅葉傳溝。三生簿上注風流,何用冰人開口。
《幽怪詩譚》兵殃預定:玄武聞奏,震怒朗吟曰:三生石上舊精魂,保護涼州井鬼分。
《石頭記》第一回: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 灌溉,這絳珠草便得久延歲月。
曹學佺家有三石亭,可能建于1641年,崇禎十四年辛巳。
朱戶紅樓
《醒世恒言》第二卷三孝廉讓產立高名:明皇和五王時常同寢其中。有詩為證:羯鼓頻敲玉笛催,朱樓宴罷夕陽微。宮人秉燭通宵坐,不信君王夜不歸。
《喻世明言》第十五卷史弘肇龍虎君臣會:虎符龍節王侯鎮,朱戶紅樓將相家。
《喻世明言》第十七卷單符郎全州佳偶:三千粉黛輸顏色,十二朱樓讓舞歌。
徐興公《筆精》卷三落花:山東于文若云:紅樓白日憐珠墜,青塜黃昏痛玉埋。
湖州
“三言”多次出現湖州。
《石頭記》中有胡州。
月仙
《喻世明言》第十二卷眾名姬春風吊柳七:妓中有個周月仙,頗有姿色,更通文墨。
月仙,杭州名妓,與徐興公的哥哥徐熥交好。
茂之
《警世通言》第三十卷金明池吳清逢愛愛:忽一日,有兩個朋友來望,卻是金枝玉葉,鳳子龍孫,是宗室趙八節使之子,兄弟二人,大的諱應之,小的諱茂之,都是使錢的勤兒。
林古度,字茂之,行二,是徐興公的朋友。《石頭記》花襲人原型。
孟春元林春元
《喻世明言》第四十卷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小霞的丈人孟春元,取出一包銀子,送與二位公差,求他路上看顧女婿,公差嫌少不受。
孟春元的名字可能取材于林古度的父親林章,本名春元。
酒色財氣
《喻世明言》第一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仕至千鍾非貴,年過七十常稀。浮名身后有誰知?萬事空花游戲。 休逞少年狂蕩,莫貪花酒便宜。脫離煩惱是和非,隨分安閑得意。這首詞,名為〔西江月〕,是勸人安分守己,隨緣作樂,莫為「酒」、「色」、「財」、「氣」四字,損卻精神,虧了行止。求快活時非快活,得便宜處失便宜。
《金瓶梅詞話》序言部分有一首《四貪詞》,講述了酒色財氣的危害。
金蓮
《喻世明言》第二十卷陳從善梅嶺失渾家:乃喚一婦人,名喚金蓮,洞主也是日前攝來的,在洞中多年矣。
《金瓶梅》潘金蓮。
春梅
《喻世明言》第三十八卷任孝子烈性為神:周得一霎時買得一尾魚,一只豬蹄,四色時新果兒,又買下一大瓶五加皮酒,拿來家里,教使女春梅安排完備,已是申牌時分。
《金瓶梅》龐春梅。
薛婆
《喻世明言》第一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陳大郎進城,一徑來到大市街東巷,去敲那薛婆的門。
《金瓶梅》中有媒人薛婆。
《石頭記》薛姨媽即是薛婆的升級版。
韓五、韓愛姐
《喻世明言》第三卷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金瓶梅》第九十八回:陳經濟臨清開大店韓愛姐翠館遇情郎。情節類似。
阮三
《喻世明言》第四卷閑云庵阮三償冤債。
《金瓶梅》第三十四回書童兒因寵攬事平安兒含恨戳舌:薛姑子受了十兩銀子,藏他在方丈內,不期小姐午寢,遂與阮三茍合。那阮三剛病起來,久思 色欲。一旦得了,遂死在女子身上。
《情史》卷三阮華。
齊天大圣
《喻世明言》第二十卷陳從善梅嶺失渾家,講述陳從善被齊天大圣申陽公綁架的故事。素材來源于福建猴神齊天大圣崇拜。
《喻世明言》第二十一卷臨安里錢婆留發跡:婆留道:「這大樹權做個寶殿,這大石權做個龍案,那個先爬上龍案坐下的,便是登寶殿了,眾人都要拜賀他。」眾小兒齊聲道好,一齊來爬時,那石高又高,峭又峭,滑又滑,怎生爬得上?天生婆留身材矯捷,又且有智,他想著大樹本子上,有幾個靼[8],好借腳力,相在肚里了,跳上樹根,一步步攀緣而上。約莫離地丈許,看得這塊大石親切,放手望下只一跳,端端正正坐于石上。眾小兒發一聲喊,都拜倒在地。婆留道:「今日你們服也不服?」眾小兒都應道:「服了。」
這一段描寫和《西游記》猴王鉆入水簾洞收服眾猴類似。
《警世通言》第四十卷旌陽宮鐵樹鎮妖:太子曰:「我龍宮有一鐵杵,叫做如意杵;有一鐵棍,叫做如意棍。這個杵這個棍,欲其大,就有屋桷般大,欲其小,只如金針般小,欲其長就有三四丈長,欲其短只是一兩寸短,因此名為如意。此皆父王的寶貝,那棍兒被孫行者討去,不知那猴子打死了千千萬萬的妖怪。」
《醒世恒言》第三十二卷黃秀才徼靈玉馬墜:黃生大喜欲狂,恨不能一拳打落日頭,把孫行者的磕睡蟲,遍派滿船之人,等他呼呼睡去,獨留他男女二人,說一個心滿意足。
《幽怪詩譚》申陽福地,講述猴精居住在申陽福地。
紅孩兒
《警世通言》第四十卷旌陽宮鐵樹鎮妖:一片黑煙,萬團烈火,卻是紅孩兒身中四十八萬毛孔,一齊迸出,又是華光將手里三十六塊金磚,一并燒揮。
《西游記》紅孩兒。
赤腳道人
《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盧太學詩酒傲王侯:一日游采石李學士祠,遇一赤腳道人,風致飄然,盧楠邀之同飲。
《西游記》第七回:只見赤腳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禮畢,又對佛祖謝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無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顆,火棗數枚奉獻。」
《石頭記》:可巧這日拄了拐杖掙挫到街前散散心時,忽見那邊來了一個跛足道人。
「三言」與謝肈淛
「三言」也采用了徐興公的朋友和親戚《石頭記》薛寶釵原型謝肈淛《五雜組》、《塵余》等作品的素材。
雌雄兄弟
《醒世恒言》第十卷劉小官雌雄兄弟。
《情史》卷二劉奇。
謝肈淛《五雜組》:女子詐為男,傳記則有之矣;男人詐為女,未之見也。國朝成化間,太原府石州人桑,自少纏足,習女工,作寡婦妝,游行平陽、真定、順德、濟南等四十五州縣,凡人家有好女子,即以教女工為名,密處誘戲與之奸淫;有不從者,即以迷藥噴其身,念咒語,使不得動,如是數夕,輒移他處,故久而不敗。聞男子聲,輒奔避。如是十余年,奸室女以數百,后至晉州,有趙文舉者,酷好寡婦,聞而悅之,詐以妻為其妹,延入共宿,中夜啟門就之,大呼不從。趙扼其吭,褫其衣,乃一男子也。擒之,送官吐實,且云其師谷才山西山陰人也,素為此術,今死矣。其同黨尚有任茂、張端、王大喜、任等十余人,獄具磔于市。
張淑兒
《醒世恒言》第二十一卷張淑兒巧智脫楊生。
謝肈淛《塵余》:嘉靖間。滇中舉子十人偕計入京。仆從行李甚都。憩近京七十里外一寺中。寺僻甚。僧眾三十余。稔知滇中偕計者資斧非百金外不可。而所攜珠石琥珀多貴重物。遂備酒肴。醉其主仆。盡殺之。投井中。檢尸。少一舉子。眾僧持炬遍索。寺門扄鑰甚堅。舉子伏于薔薇架上。僧屢照不得。相頋曰。惟此?有一水道。彼??知之。乃持炬而前。舉子下由水道中。出急走三里許。一茆屋燈火有績紡聲。叩門求捄。一婦人開門納舉子。其人可三十余。一女披發及面。坐土炕績。婦人曰。公坐。我取酒勞公。異日貴。勿忘我。遂鑰門而去。久之。炕上女謂舉子曰。公死矣。舉子愕然。問所以。女曰。此吾后母。最不良。與僧甚宻。此去呼僧來擒公也。吾不忍公死。故吿公。炕下有斧。可批窓出。勿攜斧去。舉子叩頭謝。取斧批窓。躍出。擲斧于地而去。女用斧自戕其額。血流被面。臥于炕。無何。僧數十人持兵至。見女子臥不起。鮮血尚流。驚問之。曰。秀才批牎欲出。我阻之。遂刃我。去久矣。僧駭異。四出??覔。而舉子南竄二十里。見一官人。貂裘怒馬。引十余人。持火炬行。舉子大呼求救。具言所以。官大驚。遂點莊客百余。各持兵刃。以從騎載舉子。亟趨寺中。至中途。遇僧七八人。即禽之。寺僧出其不意。盡數禽獲。無一脫者。啟井中尸。陳于佛殿。?僧眾三十余人。幷禽前婦。械之京法司。具奏以聞。肅廟震怒。命磔眾僧于巿。幷殺婦人。焚其寺。官以閑住指揮拜大將。前女子無父。遂養指揮家。后舉子妻死。乃娶為妻。后為大官。失其姓名云。
陸五漢
《醒世恒言》第十六卷陸五漢硬留合色鞋。白布從樓上垂下。
謝肈淛《塵余》:孝感縣許生獻忠。與蕭輔漢隣。生少年白晢。蕭之女淑玉。居樓上。見而悅之。因與私通。且囑曰。從門出入。恐耳目不便。至夜。則以白布系枋木。從樓埀下。生輙乘之而上。荏苒歲余。一夕。生以故它適。有敲木魚僧過樓下。見白布下埀。試坐其上。忽樓上人引之而升。至樓見女。強欲滛之。女方大罵。僧即持案上刀殺女。幷掠其簮珥而遁。及明。輔漢見女被殺。宻詢隣里。知與許生通也。訟之官。謂生殺之。生無以自明。不勝箠楚。自誣伏。縣令張淳。心疑其??。鞫問數四。惟稱宿業合死。張問樓下常有何人夜過。曰。只有敲木魚僧耳。張曰。是矣。問僧所居。曰。近遷玩月橋東觀音寺中。宻命一妓。披發伏橋下。二皂黑衣隨之。俟僧過。作鬼呼曰。和尚無故殺我。我訴于天帝。遣二鬼捉汝矣。僧驚怖荅曰。一時欲火。誤下毒手。今當作佛事度爾生天。無苦也。二黑衣躍出鎻之。僧猶乞命。擒至邑庭。詞窮吐實。乃置之法。生始獲雪。
薄老兒
《醒世恒言》第十八卷施潤澤灘闕遇友。薄老兒還銀。
謝肈淛《塵余》:淞江民郭某者。家素貧。夫婦力作。積鏹未嘗滿十緡。一日積及其數。镕為四餠。以綘?繋其腰。埋舍后。過月余。夫婦俱夣白衣朱腰人來辭曰。將往三十保王某家矣。翌日。發視之。巳無有。遂訪至三十保王家者。其主冨翁也。郭具吿之故。王曰。信然。留郭。為設食。郭憤懣不能咽。王憐之。宻以前銀置米團中。臨行以四團授之。曰。君不食。恐途中餒。不者歸以飼兒女。郭出里許。逢賣餳者。即以團易餳。賣餳者行至王門。適王穉子從內出。隨以團餉之。復持至王所。王見驚嘆。具問。始得所以。郭不逾時。夫婦俱凍餒死。
蕭穎士
《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徐老仆義憤成家。
謝肈淛《文海披沙》奴隷中可人:蕭穎士有奴隷,鞭撻甚酷,人勸其他適。答曰:」非不能去。但愛其才耳。「
五戒
《喻世明言》第三十卷明悟禪師趕五戒。
謝肈淛《文海披沙》尤物移人:彭祖,七百余歲,卒以娶小妻妖淫敗道,自隕其命。北山道人,修行千年,為悅密云令之女,竟被擒戮。五戒禪師,戒行精苦,一悅妓女紅蓮,竟墮惡道。尤物移人,可不懼哉。
“三言”和《情史》關系密切,幾乎就是把《情史》的很多故事從文言文改寫成白話小說。以下備參考。
珍珠衫
《喻世明言》第一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情史》卷十六珍珠衫。
賣【食追】媼
《喻世明言》第五卷窮馬周遭際賣【食追】媼。
《情史》卷二賣【食追】媼。
葛令公
《喻世明言》第六卷葛令公生遣弄珠兒。
《情史》卷四葛周。
裴晉公
《喻世明言》第九卷裴晉公義還原配
《情史》卷四裴晉公。
柳永
《喻世明言》第十二卷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情史》卷十八柳耆卿。
單符郎
《喻世明言》第十七卷單符郎全州佳偶。
《情史》卷二單飛英。
晏平仲
《喻世明言》第二十五卷晏平仲二桃殺三士
徐興公《筆精》晏平仲:晏嬰謚平仲,朱注未詳。
楊八老
《喻世明言》第十八卷楊八老越國奇逢。
《情史》卷二楊公。
金玉奴
《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情史》卷二紹興士人。
祝英臺
《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李秀卿義結黃貞女。有祝英臺、王善聰故事。
《情史》卷十祝英臺。
柳翠
《喻世明言》第二十九卷月明和尚度柳翠。
《西游記》第五十五回:那個道:「我愿作前朝柳翠翠。」這個道:「貧僧不是月阇黎。」
簡帖僧
《喻世明言》第三十五卷簡帖僧巧騙皇甫妻。
《情史》卷十四金山僧惠明。
沈小霞
《喻世明言》第四十卷沈小霞相會出師表。
《情史》卷四沈小霞妾。
范鰍兒
《警世通言》第十二卷范鰍兒雙鏡重圓。
《情史》卷二徐信。
宋小官
《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情史》卷三金山妻。
樂小舍
《警世通言》第二十三卷樂小舍拚生覓偶。
《情史》卷七樂和。
玉堂春
《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玉堂春落難逢夫 。
《情史》卷二玉堂春。
唐寅
《警世通言》第二十六卷唐解元一笑姻緣。
《情史》卷五唐寅。
阿????
徐興公熟悉唐寅的著作。
唐寅題《列仙傳》:「但聞白日升天去,不見青天走下來。忽然一日天破了,大家都叫阿????。」
《古今小說》卷十三《張道陵七試趙升》:「這四句詩乃國朝唐解元所作,是譏誚神仙之說不足為信。此乃戲謔之語。」
《石頭記》甲戌本書后有一條短跋:「近日又得妙復軒手批十二冊,語雖近鑿,而于《紅樓夢》味之亦深矣。云客又記。」跋下加有一方「阿????」印章。
金明池
《警世通言》第三十卷金明池吳清逢愛愛。
《情史》卷十金明池當壚女。
《情史》卷十李會娘。
趙春兒
《警世通言》第三十一卷趙春兒重旺曹家莊。
《情史》卷四婁江妓。
杜十娘
《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情史》卷十四杜十娘。
王嬌鸞
《警世通言》第三十四卷王嬌鸞百年長恨。
《情史》卷十六念二娘。
《情史》卷十六周廷章。
蔣淑真
《警世通言》第三十八卷蔣淑真刎頸鴛鴦會。
《情史》卷十三非煙。
賣油郎
《醒世恒言》第三卷賣油郎獨占花魁。
《情史》卷五史鳳。
灌園
《醒世恒言》第四卷灌園叟晚逢仙女。
徐興公《寄陳貞鉉》:「別后夢魂猶在灌園花竹陰中也。」
灌園可能是陳貞鉉的園林。
福州九仙山下也有灌園。
義虎送親
《醒世恒言》第五卷大樹坡義虎送親。
《情史》卷二十三虎。
《情史》卷十二勤自勵。
錢秀才
《醒世恒言》第七卷錢秀才錯占鳳凰儔。
《情史》卷二吳江錢生。
陳多壽
《醒世恒言》第九卷陳多壽生死夫妻。
《情史》卷十陳壽。
周勝仙
《醒世恒言》第十四卷鬧樊樓多情周勝仙。
《情史》卷十草市吳女。
赫大卿
《醒世恒言》第十五卷赫大卿遺恨鴛鴦絳。
《情史》卷十八赫應祥。
陸五漢
《醒世恒言》第十六卷陸五漢硬留合色鞋。
《情史》卷十八張藎。
白玉娘
《醒世恒言》第十九卷白玉娘忍苦成夫。
《情史》卷二玉娘。
金海陵
《醒世恒言》第二十三卷金海陵縱欲亡身。
《情史》卷十七金廢帝海陵。
獨孤生
《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獨孤生歸途鬧夢。
《情史》卷十七虢國秦國。
鄰舟赴約
《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吳衙內鄰舟赴約。
《情史》卷三江情。
黃秀才
《醒世恒言》第三十二卷黃秀才徼靈玉馬墜。
《情史》卷四虬須叟。
《情史》卷九黃損。
盧柟
《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 盧太學詩酒傲王侯 。
徐興公《紅雨樓文集》林初文先生文集序:「往昔無論,即近代如盧次楩,徐文長,生前淹抑,九原可作,咸愿執鞭。豈必遭時遇主,而后垂聲異代。」
秦重
《醒世恒言》第三卷賣油郎獨占花魁:再說臨安城清波門里,有個開油店的朱十老,三年前過繼一個小廝,也是汴京逃難來的,姓秦名重,母親早喪,父親秦良,十三歲上將他賣了,自己在上天竺去做香火。
《石頭記》秦鐘。人物原型江仲譽。
春宮圖
《醒世恒言》第八卷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光陰迅速,兩個兒女,漸漸長成。珠姨便許了劉家,玉郎從小聘定善丹青徐雅的女兒文哥為婦。
《醒世恒言》第二十三卷金海陵縱欲亡身:海陵乘其未至,先于小殿暖位,置琴阮其中。什古來朝,見禮畢,海陵攜其手坐于膝上,調琴撥阮以悅其心,進封昭寧公主,乃檢《洞房春意》一冊,戲道:「朕今宵與汝,將此二十四勢,次第試之。」
徐興公善畫,有可能是同樣收入了二十四幅春宮圖的《花營錦陣》、《鴛鴦秘譜》的作者。
燕子樓
《警世通言》第十卷錢舍人題詩燕子樓。收了一首詩:煙花風景眼前休,此地仍傳燕子樓;
鴛夢肯忘三月蕙?翠顰能省一生愁。柘因零落難重舞,蓮為單開不并頭,嬌艷豈無黃壤瘞?至今人過說風流。
徐興公《鰲峰集》卷十三《燕子樓》:嘆息人亡十度秋,白楊花老怨難休。東風舞袖香銷篋,夜月殘燈影在樓。一片青銅粧閣閉,兩行紅淚枕函流。年年春色空腸斷,長日珠簾不上鉤。
兩首燕子樓的相同之處是用韻幾乎完全相同,有可能是徐興公同時寫的幾首詩,分別收入不同書中。
關盼盼
《警世通言》第十卷錢舍人題詩燕子樓:盼盼吟玩久之,雖獲驪珠和璧,未足比此詩之美。笑謂侍女曰:「自此之后,方表我一點真心。」正欲藏之篋中,見紙尾淡墨題小字數行,遂復展看,又有詩一首:「黃金不惜買蛾眉,揀得如花只一枝;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死不相隨。」
《情史》卷一關盼盼。
徐興公《筆精》卷三燕子樓:白樂天生平風流,獨以絕句逼死關盼盼,稍為缺陷。
徐興公《筆精》卷三落花:余少時亦曾賦十首,有云:麗華魂散胭脂井,關盼香消燕子樓。
《漢末全書》
《喻世明言》第三卷王安石三難蘇學士:一日,大狐出山打食,小狐在穴,求其云雨,不果其欲。小狐大怒,生啖劉璽于腹內。大狐回穴,心記劉生,問道:‘如意君安樂否?’小狐答道:‘竊已啖之矣。’二狐相爭追逐,滿山喊叫。樵人竊聽,遂得其詳,記于‘漢末全書’。子瞻想未涉獵?
徐興公《筆精》卷六:新安友人謝少連作《季漢書》。
徐興公家藏書目收有謝升《季漢書》六十卷。
《耳談》
黃岡王同軌《耳談》作于萬歷二十五年丁酉(1597)。徐興公《情史》有故事取材于黃岡王同軌《耳談》。徐興公「三言」有多篇故事取材于《耳談》。
《喻世明言》第十八卷楊八老越國奇逢。
《警世通言》第五卷呂大郎還金完骨肉。
《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警世通言》第二十六卷唐解元一笑姻緣。
《警世通言》第三十四卷王嬌鸞百年長恨。
《醒世恒言》第八卷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醒世恒言》第十六卷陸五漢硬留合色鞋
《醒世恒言》第十卷劉小官雌雄兄弟。
徐興公家藏書目收有《耳談》。
黃崇嘏
《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李秀卿義結黃貞女:崇嘏累封夫人。據如今搬演《春桃記》傳奇,說黃崇嘏中過女狀元,此是增藻之詞。
徐興公家藏書目收有傳奇黃崇嘏女狀元。
錢大尹
《喻世明言》第三十五卷簡帖僧巧騙皇甫妻:皇甫殿直和這行者兩個,即時把這漢來捉了,解到開封府錢大尹廳下。
徐興公家藏書目收有傳奇錢大尹智寵謝天香、錢大尹智勘緋衣夢。
陳摶
《喻世明言》第十四卷陳希夷四辭朝命。
徐興公家藏書目收有傳奇西華山陳摶高臥。
趙匡胤
《喻世明言》第十五卷史弘肇龍虎君臣會。
《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趙太祖千里送京娘。
徐興公家藏書目收有傳奇宋太祖龍虎風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