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機也在中小學生之間普及開來,幾乎是人手一份。家長和老師們似乎也默許了這種現象,在方便了聯絡與共同的同時,也導致了許多問題。許多孩子在玩手機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長此以往,必然影響孩子的學習學業,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據統計,大部分的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主要是用于聊天、打游戲和看小說。女生更偏愛于聊天,男生更偏愛于打游戲。其中,許多孩子是受身邊人的影響,家庭和同學是影響孩子的兩大因素。許多孩子本來沒有這個“需求”,只是被身邊人帶動,后來就逐漸形成了一種習慣,并且難以自拔。如果不玩手機,就會感到特別無聊和難受。
一旦養成玩手機的“習慣”,孩子就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拿起手機來。許多孩子不止上課偷偷地玩,而且經常晚上熬夜聯機打游戲,沉迷于手機不能自拔。其結果就是精神萎靡,無心學業,透支身心健康。因此,家長一定要管好、教育好孩子,讓孩子遠離手機游戲。
一、言傳不如身教,家長應帶頭示范。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每一個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優秀的父母。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父母盡量不要孩子面前玩手機,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打游戲,多與孩子互動,做一些有益的事。舉個例子,如果父母每晚能拿出半個小時的時間陪孩子讀書,時間長了,孩子也會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
二、培養興趣愛好,充實課余生活。
家長要全面了解孩子,不僅僅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發現孩子優秀的一面。如果孩子特別擅長或者對什么感興趣,家長就要積極引導,幫助他放大,培養興趣愛好。如果孩子喜歡畫畫,家長可以給他買畫畫的工具,報名畫畫的培訓班,充實孩子的課余生活。讓他從游戲的注意中轉移回來,把更多精力和時間放在興趣愛好上,自然就不會沉迷游戲了。
三、多與孩子溝通,加強親子互動。
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孩子想法,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有效的溝通,可以縮短與孩子心靈之間的距離。如果孩子有什么想法,或者想去什么地方玩,及時給予正確引導和滿足,多帶孩子出去散步旅行,一起玩樂做游戲,加強親子間的互動。一個能夠長期得到父母陪伴和關愛的孩子,身邊從不缺少什么,又怎么會沉溺于手機。
四、限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培養自控能力。
如果很不幸,你的孩子已經沉迷于手機。就要采取強制措施,限制孩子的玩手機時間。如果孩子做到了,要給予適當的鼓勵或獎勵。只要一直保持這種規則,孩子就會逐漸習慣,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從而培養孩子的自控力。父母在生活中幫孩子遵守規則,逐步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養成自律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