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不久,后臺有一個讀者玲加我好友,向我傾訴她的困惑,征求我的意見:
玲現在40出頭,十多年前,經人介紹認識了她的前夫,雙方條件相當,沒多久就走入婚姻。
婚后三年玲一直沒有懷孕,急著抱孫子的婆婆要求她去做檢查。從醫院回來,玲得知自己體弱宮寒,屬于不容易受孕的體質,醫生說需要較長時間的調理。
當時玲快30了,前夫已經30出頭。婆婆聽說玲很難懷孕后,開始對她百般刁難,惡語相向,目的就是讓玲和自己兒子離婚。
玲經過了兩年多的尋醫問藥,中醫西醫看遍,各種偏方試盡,肚子依然毫無動靜。30出頭的她,做夢都想有個孩子。
就像狗血電視劇里的情節一樣,有一天,懷孕了的小三找上門來。在婆婆的苦苦哀求下,在前夫的冷淡漠然中,玲心神俱碎,同意離婚并單身至今。
也許是那段求子經歷,點燃了玲對于孩子的渴望,隨著年紀漸長,對于婚姻早已死心的玲,越發想要一個孩子。
走在路上看到每一個寶寶,都覺得有如天使,她總是盯著人家的孩子,怎么也看不夠。
最近,玲有個遠房親戚懷了二胎,因為頭胎是女兒,二胎想要個兒子,找私人小診所做了B超,得知二胎又是女兒,便決定不要。親戚想到玲所在的城市做人流,聯系玲希望她能幫忙照顧一下。
玲突然就動了心思,想叫親戚把孩子生下來,她來收養這個孩子,她愿意支付營養費給親戚。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就像春天的小草破土而出,見風就長,再也摁不回去。這幾天玲的所有心思,都圍著那個還在親戚肚子里的孩子轉。
渴望的同時,她很擔心自己一個人養不好孩子,更擔心旁人會怎么看待,各種擔憂攪得她心神不寧,因此來咨詢我的意見。
我給玲講了雅的故事。
2
雅在一家知名外企工作,有房有車,收入豐厚,屬于典型的“三高”女人——高齡、高學歷、高收入。她也是70后,比玲還大兩歲。
有長相有學歷的雅,被數任“渣男友”傷害后,一直單身至今。
三年多前,剛滿40的雅決定要自己生一個孩子,生一個沒有爸爸的、自己一個人的孩子。潑辣果決的她聯系了當地精子庫,嘗試了數次后,終于成功受孕,十月懷胎生下了兒子小思,現在小思已經快兩歲了。
這兩三年來,雅在朋友圈發的內容幾乎都和小思有關,懷孕期間曬大肚皮,小思出生后曬小思:他笑了哭了、會爬了會走了、摔跤了長牙了......雅已經徹底變成了曬娃狂魔。
從她的朋友圈里,輕易就能感受到她滿溢的幸福。
前兩年雅還偶爾問我一些孩子的問題,現在她已經變成半個育兒專家了。
記得三年多前,雅決定要一個孩子的時候,我曾問過她萬一將來遇到一個想嫁的人,有了孩子會不會降低嫁掉的幾率。
雅說,40歲的女人,要找到一個自己想嫁,對方想娶的男人,幾率和中獎差不多,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如果真的中獎了,那么一個沒有爸爸的孩子,不會在感情和經濟上與別的男人有牽絆,絕對屬于我私人的‘物品’,他如果愛我,應該不難接受這個孩子吧?至少我比離異和喪偶帶娃的強多了,不是么?何況我又不要求他出錢養孩子。”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
離異或喪偶的女人帶著孩子,男人面對孩子的時候,心里想的也許是:這是她和別人的孩子,孩子有爸爸。而男人面對雅和小思的時候,心里想的可能是:這是雅的孩子,孩子沒有爸爸,我可以做他的爸爸。
而且,雅說自己已經40了,再不生孩子,恐怕這一輩子都不能當母親了,“嫁老公可以等,生孩子不能等。”
3
玲聽完了雅的故事很受感染,詢問了很多雅怎么養孩子的細節。
我告訴她,雅請了一個阿姨,和雅的媽媽一起照顧小思,雅上班在公司做她的白骨精,下班回家就現出辣媽的原型。
雅還是沒有找到那個愿嫁愿娶的男人,不過,用她的話說:“生命已經沒有遺憾”。
幾天后,玲微信聯系我,說她已經下決心要收養親戚的孩子,并已征得自己媽媽的同意和支持,到時會來幫玲照顧孩子。媽媽對于玲的全部擔憂,歸根結底不過是怕她老來凄涼,無人照應。
親戚現在懷孕四個多月,本就有點擔心人流傷身影響以后再孕,聽了玲的想法后,表示愿意再熬幾個月,等孩子生下來就交給玲。
雙方協商好,親戚和孩子“永不相認”。玲已在謀劃將來給孩子上戶口等瑣事。
能實現做母親的夙愿,我真心為玲感到高興。
4
每個女孩,都希望能遇到一個自己愛也愛自己的“良人”,無比幸福地把自己嫁出去。
可是生活常常不能盡如人意,愛情從未承諾要在合適的時間出現。
有時它來得太早,早到難以結出幸福的果實;有時它又來得太晚,晚到“恨不相逢未娶時”。
半生都沒有遇到愿嫁的人,是一種遺憾。終生都沒能成為母親,是一種重大的缺憾。
從另一個角度看,成為愛人的妻子,和成為孩子的母親,這兩個愿望并不一定要捆綁在一起,它也可以分開來實現。
如果經濟狀況允許,如果能自己生或養一個孩子,即使老了,也不至無依無靠、無牽無掛。
能感受養育的酸甜苦辣,體會孩子的喜怒哀樂,參與一個生命從無到有、由弱至強的過程,把那些無處寄托的情感和愛意,統統交付給他,加倍地愛他,守護他,陪伴他,難道不是一種酣暢淋漓的幸福?
即使終生未嫁,又如何?你已經與這個世界有了最深的牽絆,用你的努力,證明你來過。
獨自撫養孩子的艱難,總能設法克服;旁人的眼光和評論,只要你淡定不在乎,能奈你何?
如果始終找不到老公,就自己養一個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