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演講,年輕人就上來要簽名,要拍照,我只好陪著耍,不然傷了年輕人自尊心。現在容我說句重話,真有出息的青年,不做這類事。”——陳丹青
現在大概最流行夸人“他真酷!”“他真牛逼!”抱歉,那些我真不見得多牛逼多酷。不過是你鼠目寸光,以為在半山腰遇到個人,就覺得那是高山仰止罷了。我是看中央十套長大的,對其節(jié)目如數家珍《百家講壇》、《走近科學》、《探索發(fā)現》、《人與自然》等。小時候經常一個人在家,只能看這些,也確實感興趣。以前也常看書,現在看的少。能在安靜的環(huán)境里讀一讀紙質書,已經是很奢侈的事。印象很深刻的是,小學語文課本上一篇科學小文章,預言未來人們將使用掌上電腦?,F在的智能機即是縮小的電腦,被命名為“掌上電腦”的產品,早已淘汰。我想談的是,互聯網對于當下人類思維的影響。
互聯網意味著信息的爆炸式輸出,以及迅速的傳播。今天的熱點,明天就過時。“神馬”似乎已經是很遙遠的記憶,“香菇藍瘦”也行將過去。我如同一個老年人,看著這波熱點興起,那波熱點離去。像速食食品,生產線馬不停蹄,轟隆隆的將人們甩在身后。這稍縱即逝的、流光溢彩的浮華,建造起了互聯網世界的繁榮,全民集體狂歡。這些過去,這些泡沫散盡,膚淺的人類用被慣得愚笨,不擅長思考的頭腦無法思考更多時,才恍然。轉過身去,從角落中找尋已經落滿灰塵的人類智慧的結晶,那些各種經典,重新填補空白的大腦與饑餓的靈魂。人類,大抵是如此反復折騰,緩慢發(fā)展,偶爾倒退的。
我們自然要關注于生活本身,這才是人生的意義,也慶幸生于相對安定的和平年代。我們,被同化了,這種同化是潛移默化的。在互聯網浪潮下,總有那些受人擁戴的,受眾面廣的價值觀被推廣,甚至奉為普羅大眾的共同基本價值觀。“你弱你有理。”,這句話是對過去長期中國“重情不重理”的反叛。新生代的年輕人已經接受了大量西方價值觀,不愿意再受其束縛。但這句話,被用爛了,爛到適用于各個場合,各個事件。中國最需要的,是理解什么是多樣性。千百年,我們都在服從,都在整齊劃一,都在“中庸”。
另一方面,我們真的更開放嗎?不,我們只學了西方人那套的皮毛。我們要自由,卻讓彩禮成為婚姻的敲門磚。我們要平等,卻懶得獨立思考。這不正是裹著小腳的,穿著禮裙,吃著西餐的守舊的東方女人嗎?那,我們又真的了解自己嗎?了解中國傳統的古典的文化嗎?我想,不是的??梢哉f,我們對中國文化的認知,是出現了內在斷層的,我們和從前的價值觀,仿佛隔了兩個時代,中間的鴻溝難以逾越。除了會背誦語文課本的文言文,幾近一無所知。我們所具有的文化特質,是一種嶄新的,雜糅了傳統與西方的,新的一套價值體系。
我們利用網絡都干了些什么呢?罵人、散布謠言、娛樂,時間在此間流逝又不自知。英語不見得多好,語文更是一塌糊涂。通篇錯別字,詞不達意,標點符號只會用感嘆號和問號,或者從不用標點。寫作能力僅限于流水賬,形容詞除了基本成語就是“臥槽”“媽的”。我看過郭敬明和韓寒的作品,卻不是十分喜歡。從前,有胡適、錢鐘書、魯迅、老舍、余華等?,F在,思考的深度就至此為止了嗎?就止于一個青年人代表沉默的大多數吆喝兩聲嗎?然后就被叫滿堂彩,如同發(fā)現了中國文學的光明出口一般。未有貶低之意,實在是受眾的文化素養(yǎng)下降了,思考深度淺薄了,爬到半山腰就以為已經是山頂。正如《三體》作者劉慈欣所說,中國的科幻文學并不會因為一本《三體》在國際上獲得認可就變得繁榮,而是需要更多的好作品。一部《大圣歸來》讓國人大呼,國漫有望了。除此以外呢?國漫依舊一片凋零啊,國產電影亦是如此,甚至各行各業(yè)皆是如此。當然,這和體制是有關的,但也和受眾素質有關,受眾是需要培養(yǎng)的。千百年來,我們習慣了將希望寄予他人。統治者來了,我們盼望著他是個好的統治者,傳到昏庸的那代,忍無可忍將他趕下臺,再換一個。我們只是在賭博而已,賭一個明君的概率,不行就掀了桌子再來。我們對英雄的渴望,猶如對希望的渴望,幾乎是等同的,習慣于將自己的命運交給時局,交給大人物。一個群體總是需要英雄,整體就難以取得長足的發(fā)展。試問,哪個英雄不會有“廉頗老矣”的尷尬境地?出個把英雄或天才,除此以外的僵化整體依舊是一片荒蕪。大概是培養(yǎng)大量的人時間過長,沒有人愿意承擔這個風險。誠然,我們失去了太多天賦異稟的人,他們就淹沒在茍且度日的汪洋大海中。伯樂識馬,伯樂也要有獨到眼光和境界才能識出千里馬和普通馬的區(qū)別?;ㄗ疃痰臅r間大批量的培養(yǎng)出諸多庸才,然后愚昧的受眾就大呼——““牛逼!”“真他媽酷!”。就舉一個例子,龔玲娜老師的音樂實驗性和民族性兼?zhèn)洌詈笠膊贿^是被當做神曲傳唱,和口水歌混為一流。
如果目光放遠一些,老時,你會如何跟孩子講述過去?看了幾十個綜藝,追了幾十個明星,有十幾張簽名,傳過幾百條謠言,罵過千百萬網友和幾百個名人,以及一堆擺著奇怪扭曲姿勢的自拍,是這樣嗎?或者在家和孩子吃著零食,讓主播在屏幕那端帶自己去野外探險、鍛煉身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