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世界杯小組賽D組阿根廷對戰首次打入決賽圈的冰島,在雙方打成一比一的焦灼態勢中,在萬眾矚目中,梅西罰出的點球竟然被冰島門將撲出。隨后在各種調侃版本中,這位門將的導演身份被廣為傳誦甚至無限放大,但人們所談論的并不是這位導演的影視作品,甚至連他的名名字哈爾多松也不見得描述清楚,人們最想表達的無非無比正確的“國足無用論”,或者加入到C羅、梅西的瑜亮之爭以顯示自己的存在。
? ? 通過換算冰島的總人口、國土面積與中國的比例,進而制造荒誕驚悚的夸張效果,這已經是缺乏邏輯訓練的作者與讀者合謀狂歡的第N次演練了。只有30多萬人口或者只有1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都不足以證明其某項體育項目的水平要成比例地縮小。按照這種機械思維,全球200多個國家,在體育競技上干脆都以人口數或國土面積來排名或論獎懲豈不簡單省事。如此一來,那些在足球或其他賽事上幾乎乏善可陳的大國情何以堪?不只是中國,還有像加拿大、印度,要么幅員遼闊,要么人口眾多,怎么不到世界杯舞臺上亮亮相?
? ? 至于梅西的點球被撲出,主要還是梅西本人立功心切,過于渴望進球,以至沒有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罰球這件事本身上來。如今網絡無遠弗屆,關于C羅與梅西雙雄之爭已經成為跨國界跨文化的全民話題,這些瘋言瘋語難免不入乎其耳,很難說同在西班牙聯賽踢球的梅西不受影響。如今就要打進必進之球了,梅西自然出腳有些猶疑而沒有能徹底放開。至于是“導演”來守門還是極度專業的門將倒在其次。因為稍有足球常識的人都知道,撲點球本來就是一個“賭“字,守門員根本來不及判斷與思考,在11米的距離內他只有向左或向右做出撲救動作,他的方向正確的概率是50%,還必須剛好皮球在他雙手的范圍之內。我們經常看到的畫面是皮球明明向左飛入網窩,而守門員卻滑稽地撲向右邊。
? ? 所以說,梅西罰失點球與冰島守門員曾經干過導演這一事實不必賦予更多意義,更不能證明梅西的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