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汪楠源怎么也沒有想到,差點與自己陰陽兩隔的父親會是在如此玄幻又狼狽的一個環境下相遇的。
? 旺世堂陽山酒窯對汪楠源來說,那是早已經爛熟于心的故園。如果他對三歲前生活了人生頭三年的蓮瑞村已經沒有任何記憶的話,那么這個汪家甌瓷的酒窯,對他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了。這種熟悉來自于他的繼父不間斷地對他的詳盡教導和傳授。繼父不僅把汪家在楠溪兩岸的各個甌瓷窯址詳盡地告訴他,還把九處窯址的內部構造和燒制甌瓷的主要內容都悉數教導給他。這九處汪家甌窯分別是酒窯、茶窯、碗窯、缽窯、瓶窯、缸窯、燈窯、缽窯和書窯。
? 汪楠源繼父手中分別有這九處窯址燒制出來的旺世堂代表作品,每次繼父把這些稀世珍品拿出來一邊教導汪楠源,一邊讓他當玩具隨便把玩的時候,母親總是尖聲驚叫:“老汪(母親總不愿意稱呼父親的名字),你瘋了嗎,這些珍品,讓孩子打碎了怎么辦?碎一件,這世上‘旺世堂’的寶貝就少一件了!”一邊尖叫著,一邊從孩子手中奪過這些寶貝。但是繼父總是伸手輕輕地從母親手中拿回來,又輕輕地放回小楠源的手中,對他說:“不怕你打碎了它們,就怕你忘了它們。每天你摸摸它們,就算是真碎了,它們的樣子也會永遠刻在你的心里!”
? 繼父從不叫它們為“甌瓷”,而是叫它們“縹瓷”。這些被繼父叫做“縹瓷”的瓷器胎體細膩,呈色白中略泛灰色;釉色淡青,透明度挺高。繼父告訴汪楠源,縹,原是晉代一種淡青色的絲帛,甌窯青瓷的顏色就很像這種縹,故借縹以名瓷,稱甌瓷為縹瓷,汪家制瓷的老祖宗都這么叫,繼父也就不愿意改口,一直到終老在離楠溪江甌窯萬里之外的倫敦。繼父珍藏的這些汪家甌瓷在造型上有鮮明的特點,如汪楠源常常把玩的牛形燈、褐彩碟、五聯罐和仿花果形的碗、盤之類器物,造型特別活潑秀碩,但是紋飾卻簡單樸實,顏色上大量使用褐色裝飾,點彩、彩斑和條形彩繪。小楠源常常癡迷地忘了吃飯,他太愛這些寶貝了,于是,除了繼父20年的言傳身教,汪楠源又跑遍了包括大英博物館在內的所有有關中國瓷器的英國博物館,中國瓷,甌江瓷、汪家瓷,早已經是汪楠源血液中的一部分了。
? 汪楠源曾經無數次夢想過當自己站在中國甌江支流楠溪江畔,登上蓮瑞村周圍五座蓮花瓣的任何一座山中的時刻,當九個窯址中的任何一個第一次展現在他面前的時候,會是怎樣一種情形,想不到,就在今天!
? 汪楠源早就知道,旺世堂的窯址基本窯型都為龍窯,依山而建,如“臥龍”自下而上。底端為火膛,頂端開排煙孔,中段為窯室,為保持火力快速均勻,隔數米就會設置投柴孔。旺世堂九個窯場的窯室都分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因為是高溫燒制,最高溫度可達1300多攝氏度。熱脹冷縮和高溫熔融等因素,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使龍窯變爛或變形,窯背拱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塌陷,因此常常過一段時間就需要進行大修。而今天,眼前旺世堂這這座酒窯,龍頭殘缺、龍身坍塌,龍脊上的蘆葦迎風獵獵,但是不管眼前的酒窯已經何等的破敗,單汪楠源和蘆葉兒仍然能感受到雄踞在陽山半山腰上的這條“巨龍”,還是霸氣側漏,它似乎就是當年那個三國里的諸葛孔明先生,搖著那把鵝毛扇,口中沉吟:“我正在城頭觀山景,只聽得城外亂紛紛。旌旗招展空幡影,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
? 汪楠源屏住呼吸,拼命壓抑住自己心頭的狂跳。蘆葉兒一眼便看穿了,打趣他說:“找到祖宗了,還不快跪拜啊。”汪楠源也不理會她,躬身就往酒窯的的龍頭里探。蘆葉兒驚叫一聲:“別進去,危險!”話音未落,汪楠源已經一腳踩向了一個草窩子。說時遲那時快,一個身影從龍窯里閃電般側撞了出來,將汪楠源撞向了一側,但是,還是稍遲了一點點,汪楠源左腳的大腳趾處被一個鐵家伙死死地夾住了,汪楠源大叫一聲:“媽媽呀,什么暗器傷我!”躬身往外側面飛彈而起。剎那間,只見蘆葉兒縱身一躍,那個身影也一挺,他們幾乎同時接住了汪楠源。汪楠源嚇得七魂六魄起碼飛出去六魂五魄,剩下的那一魂一魄此刻也找不到北了。蘆葉兒一定神,一把抓住了那雙打算離開汪楠源腰際的手,但是那雙手還是從蘆葉兒手中用力抽了出來,用力抱住了即將倒下的汪楠源。蘆葉兒看見了一個胡子拉渣的側臉和一個寬闊的側肩,線條粗糙,約莫半百年紀,但是眉宇間雖然還殘留一絲輕易看不出的英氣,但并無多少滄桑,臉上甚至還有些許可愛的神情。他附身對汪楠源說:“小子誒,別裝了,我知道你的外國貨鞋子厚實,趕緊把鞋子脫了,看看傷了你腳趾頭的一根汗毛沒有?”汪楠源抖抖索索把自己的大頭靴脫了,露出白晃晃的腳趾頭,果然沒傷一根汗毛。趕緊連聲對那男子道謝。那男子說:“謝你個頭啊,剛在這龍窯前置了個野豬彈(念tan)子,想檢驗一下少年功夫還在不在,彈頭野豬吃吃的,都被你這小子給攪渾了,還我野豬來!”蘆葉兒一聽,笑了:“大伯,原來是本地自家人啊!這不難,跟我下山來,晚上保證讓你吃上醇香厚實的野豬肉,還有那被竹葉青毒過的野豬肚!”“你可講真,這被竹葉青毒過的野豬肚,那可是大補啊!”汪楠源聽得一頭霧水,那拉渣大叔卻已經樂呵呵地要跟著蘆葉兒下山了。汪楠源拉了拉那野豬鐵彈子上的大頭鞋,被夾得死死的,怎么也拉不出。那大叔隨手扔來一個東西說:“別費勁了,套上這個,走!”汪楠源低頭一看,原來這個大叔隨手扯了一把身邊半人高的野生箬葉,三下兩下給他結了一只腳套,讓他套在腳上當鞋子穿。汪楠源說:“蘆葉兒,咱還沒進酒窯看看呢!”蘆葉兒拉了他一把說:“今天別看了,大叔還等著下山吃野豬肉和野豬肚呢!”
? 汪楠源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個看似不正常的大叔就是他朝思暮想、飛越了萬里、時隔了20年后才相見的那個生身父親汪清潭!而第一次相見,他就這樣光腳套在父親用野生箬葉為他做的腳套上,一瘸一拐地下了山。
? 三個人迎著村頭的風水樹拐進蓮瑞村,遠遠就聽見村中央大榕樹下已經人聲鼎沸,汪楠源顧不上自己的狼狽樣子,拉起蘆葉兒擠進了人群。蘆葉兒回頭也緊緊拉住了王清潭的手,說:“大叔,一起去看看。”
? 涼亭外邊高高的樟樹大樹墩上,站著肖云志,他正慷慨陳辭。底下的蓮瑞村村民們議論紛紛,而鄴終成雙臂抱在胸前,叉著兩條長腿站在肖云志的面前,忽然見他直直地往前一伸手,指著肖云志的鼻子叫道:“你這個忘了祖宗的混賬東西,給我閉上你的臭嘴快滾下來!”
? 王清潭一看這架勢,對蘆葉兒說:“原來這里這么好玩啊,我也上去玩玩!”說罷,就跳上了樟樹墩,跟肖云志說:“你沒聽見啊,有人叫你滾下來,你還不滾下去啊!”王清潭話音剛落,人群中一句叫聲傳來,雖然低沉,但是,已經從每一個人的耳邊如春雷般滾過:“父親!”大家回頭一看,那一聲驚呼正是從汪楠源的大哥汪嶼松那里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