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我是有選擇權的,并且我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睂ξ襾碚f,意識到這點,休息的優先級就會被提高了。因為過去我認為,只有完成工作,才能休息,如果不完成工作,就不能休息。這種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讓我覺得“自己沒辦法做出選擇”,沒辦法按照自己的需求,停下來,休息一會再前進。
I:是的,當你意識到有這個選擇,并做出這個選擇,就已經完成了80%。然后當你做完決定,再去行動過時,就是剩余20%的事情了,也就是如何休息的方法和技巧了。
所以到這里,你會發現昨天那三個問題,我們已經清楚80%了,剩下的就是怎么去做了。
W:是的,當我明白在這件事上,自己是有選擇權,并且做出決定時,我發現心里放松很多,這個問題不再是問題了。比如說,當我覺得累了,可以這么對心里那個聲音說:“我已經知道,你想要我變得更好,我有在做,也在慢慢變好,但是你能否先閉上嘴,給我休息一下。”
I:是的,就是這樣子。但需要注意的,現在我們好像找到的問題根源,也好像解決了80%,可是我們并沒有太大改變,因為你還沒有行動。
你有沒有發現,過去你想要的休息是這樣子的:不需要考慮太多,直接按照某個流程去做,或是我站在某個地方,休息自動就完成了,就好像是電影里受傷的人,浸泡在一缸藥水里,傷口自動就恢復了。
W:是的,最好就是別人能夠替我完成這件事,或是帶著我去做,比如之前表哥帶我去露營那樣。當然這種要求比較高,偶爾才會有,我希望的是,給我一個SOP,直接去做就可以了。
I:給你一張SOP照著去做就可以了,這不需要判斷,也不需要做選擇,非常輕松。甚至休息效果不好的時候,你還可以把責任推給別人,比如這張SOP不適合自己之類的。
選擇,就需要承擔代價,不想選擇,就不需要承擔,自然這會舒服。
W:是的,我會經常忽略,選擇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以為只要做出決定,事情就自然而然變好,我只需要做出一點努力就可以了,甚至還有可能什么都不做。
I:這是因為以前很多事情,都是你父母幫你解決了。這是他們疼愛你的方式,但也同時阻礙了你的成長。這是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今天暫不討論,我們只關注現在自己能做的。
W:不過這里我還有一個疑問,即便我知道很多事情,自己是有選擇權的,但我還是不想選啊,甚至也不想承擔責任,這時候我該怎么辦?
比如說,昨天領導在跟我們三個主管討論內部晉升的事情,想要我們三個人相互投票時,我直接棄權了,放棄晉升,因為我不想承擔太多責任。
I: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也是一直限制你成長的地方。其實,昨天你領導有提到一句很實在的話:你想要成長,想要走得更高更遠,你就得承擔一定的責任,甚至超出你能力范圍的責任。這是必經之路,逃不掉的。
其實,現在我們討論的休息,也是需要承擔責任的,但是這種責任和風險很小,而且容錯率很高。但如果要你面對很困難的選擇,可能你就會退縮、逃避,甚至自暴自棄。
所以,有選擇權未必會是好事,畢竟大多數人不想承擔責任,也就不愿意承認自己有選擇權了,這樣即使失敗或犯錯,也都不是自己的責任,活得多輕松啊。
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問自己,做出這個選擇,我需要承受哪些責任,付出多少代價?我是否愿意接受呢?
W: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啊,甚至會讓人想要排斥。
I:這就關于你對自己的期待了:是想要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痛苦并快樂地活著,還是放棄選擇權,讓別人替你做選擇,自己只需要坐在那里,乖乖等著就行了。
W:我感覺自己介于兩者之間。
I:是的,大多數人都跟你差不多。
W:這個話題怎么越聊越沉重了,感覺好累啊。
I:這很正常,畢竟現實看起來沒有那么美好,但很高興的是,歡迎你進入真實的世界,即便你還沒有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