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鳥接著一只鳥”。
三十年前,安?拉莫特的哥哥為了完成一篇關于鳥類報告的作業,坐在書桌前一籌莫展,不知該如何著手,急得快哭出來。后來父親在他身旁坐下,把手放在他肩上說:“一只鳥接著一只鳥,只要一只鳥接著一只鳥,按部就班的寫”。這是《關于寫作:一只鳥接著一只鳥》里的一段描述。“一只鳥接著一只鳥”,太好的一句話了,幾乎可以拯救全世界患有寫作困難癥的人?!耙恢圾B接著一只鳥”,對,就是這樣。
初學寫作的人會面臨各種難題,首先是不知道寫什么,然后千辛萬苦寫出來的東西卻又難以接受。美國人安?拉莫特用一種幾乎當面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初學者如何寫作,娓娓道來,自然實用。因為作者是寫小說的行家,所以《關于寫作:一只鳥接著一只鳥》里的內容多是關于如何寫出精彩的故事情節,也包括很多通用的寫作技巧。
關于慘不忍睹的初稿。
初學者經常會覺得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慘不忍睹,更不想讓別人看到,但這不僅僅是初學者的問題。書中“拙劣的初稿”一章告訴我們,這是所有人的問題,即使是大作家也和普通人一樣,最不想讓人看到他們的初稿。人們常想象那些能出書,甚至可能因此賺大錢的成功作家,每天早上在書桌前坐下,深吸幾口氣,活動活動筋骨,卷起袖子,便投入工作,如法庭書記官般神速的打出一段段完整流暢的故事情節。作者說,“但這只是沒有經驗的人幻想出來的,…,他們所有人的初稿都不怎么優美”。
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
“幾乎所有的創作都是從不忍卒睹的第一次嘗試開始,你必須從某個地方起跑,從將想法——任何想法——付諸文字開始。初稿只是下等版——你只是寫下來。第二份草稿是升級版——你修改文字,提升質量。第三份草稿是牙醫版。你檢查每一顆牙齒,搜尋是否有松動、不齊或者蛀牙,或者,幸蒙天助,他們健全無暇?!?/p>
作者說“唯一能讓她寫出成果的訣竅,是寫下真的很爛,真的爛到極點的初稿。”即使是拙劣的初稿,也可以經過修改變得更好。我們都希望一次就能寫出好文章,但這對大作家也不太容易。就猶如剛買的那間毛坯房一樣,如果不進行裝修,是沒有辦法看的??墒牵绻麤]有去建房子,我們裝修什么呢?
剛開始寫什么呢?
如果沒什么可寫的,就想想食堂的午餐,回憶一下午餐的樣子、味道,想象一下做餐的人,還有一起吃午餐的人。還可以拍照片,拍出照片后看看畫面里包括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是你之前沒有注意到的,但又很有趣。比如一個大惡人身后還站著一個小女孩在沖你做鬼臉,但之前你根本沒注意到。將你的視線放的更遠,視野更寬,仔細的觀察每一個出現在視野里的人和物,不放過任何一個,然后“一只鳥接著一只鳥”。
對于創造出來的每一個角色,不妨深入研究,仔細分析他們的特點,試著捕捉他們的感覺、想法、言詞和生存之道,這樣的角色才會有自己的生命。角色不需要完美,有時候角色犯的錯是讓TA變得討喜的原因。
情節是從角色身上發展出來的,角色不應該被你設定好的情節綁架,任何強加在角色身上的情節,都會顯得空洞虛假。這或許又與我們的想法沖突,作者難道沒有權力讓TA筆下的角色做任何事情嗎?我們有權力,但事實上,只有角色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寫短篇小說有一個公式,簡稱ABDCE,即行動(Action),背景(Background)、發展(Development)、高潮(Climax)、以及結尾(Ending)。
為了能夠寫出精彩的對話、場景、情節,可以觀察身邊每一類人說話的特點、用語、并隨時記錄下來,在用的時候可以“張冠李戴”。也許哪一天你同事看了你的文章,會覺得怎么寫的像我呢?在設計場景時,除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還可以去求助,咨詢專業人士。我們的內心里住著一個小男孩,他也會不時的把想法拋給我們,只是需要靜下來用心聽。
道科特諾曾說道:“寫小說就像夜間開車,你的視線只達車燈照得到的范圍,但是你還是能這樣走完整段路”。這或許是關于寫作的最好建議。
如果你還不知道該怎么寫,就想想剛買回家的花菜,如果不知道怎么烹飪,那就靜下來,聽聽它自己告訴你該怎么做。
你也可以給別人寫一封信,當然也可以是寫給自己的。每個人都有詞窮的時候,大腦一片空白,無話可寫,這時候可以停下來,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獲取靈感。
寫作需要輸入大量的內容,而這些主要來源于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可以有意識的記錄下那些有意思的內容,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打電話聽聽朋友怎么說。
我們要練習寫作,就要認真的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然后去寫就可以了,不過還得經歷不停修改的磨難,修改最好能找到人幫助,因為一人身兼創造者和劊子手,未免太痛苦了。必要時你也可以參加一些寫作群,來共同提高。
如果開始寫作,那就是用全部生活在寫作。
寫作離不開對生活的體驗、觀察和思考,你所見、所聽、所思的一切都是寫作這件事的一部分,只是最后選擇將哪些呈現出來而已。
“一只鳥接著一只鳥”,對,就是這樣,然后你會發現自己也可以寫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