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樂學書院之學妹讀經
一字一句讀《論語》第17天
原文閱讀:
2.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p>
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端正。
啟發思考:
? ? ? ?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眾所周知,《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但一部詩歌總集為什么會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
? ? ? ? 首先,《詩》對于個人有重要的社交價值。從語言的社會功能意義上說,任何一個特定的群體都會使用一些特定的圈內語言來鞏固本群體內部的向心力,將本群體的成員標榜于其他人之上,加大圈外成員進入自己這個圈子的難度。
? ? ? ? 例如,歐洲上流社會曾經以社交中使用“法語”為高貴的標志,而本土語言英語或俄語等則是下里巴人的語言。再如,黑社會有自己的江湖切口;中學生們也喜歡使用一些特殊的、在成年人看來簡直稀奇古怪、不可理喻的表達方式。只有使用同樣的表達方式,才能融入其群體,成為圈內人。
? ? ? ? 《詩》就是春秋時代的貴族們交流的圈內語言。借用熊逸老師的說法,在孔子時代,詩就是法語,是進入上流社會的必備技能。法語和詩都不是日常語言,講起來便有一種閃閃亮、彎彎繞的感覺,美其名曰“優雅而含蓄”?!安粚W詩”的人真的就“無以言”。
? ? ? ? ? 其次,是《詩》的社會價值。在孔子看來,當時的詩歌不僅僅是吟風弄月、抒發性情的東西,還蘊含著寶貴的政治綱領,又是必要的外交辭令。
? ? ? ? ? 從《詩經》的來歷上講,《詩經》其實是一項正式文化制度“采詩”的成果。在周朝建立之處,沒有現代傳媒,那中央政權怎么了解各地民情呢?朝廷養了一些孤寡老人,讓他們搖著木制的鈴鐺“木鐸”,到民間去采集詩歌,匯集到朝廷樂官處整理,朝廷根據民間的詩歌來了解民情。《詩經》中的“風”,就是這么來的。這個做法一直持續到漢代,朝廷還正式設立“樂府”,到民間采詩。可見,《詩經》誕生之初,實在承擔著艱巨的社會責任。
? ? 《詩》包羅著社會萬象,讀《詩》,則事理通達,人情練達?!对姟飞鷦踊顫?,言簡意賅,讀《詩》,必然長于言語。
? ? 最后,“思無邪”的涵義,這是孔子對《詩經》的總體評價。歷代學者解釋“思”字,有的說是沒意義的虛詞,也有的說是思想的思。重點是“無邪”,簡單地說,就是真實真誠。真人真心真性情,沒有邪念,也不裝腔作勢。誠心誠意,真心真意,不必掩藏自己,也沒想用什么虛情假意去誑別人。
? ? ? ? 無論是忠臣孝子,還是癡男怨女,都是真情流露,直抒衷曲。就像最熟悉的《詩經》第一首:“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比炅耍F在聽還是那樣。
? ? ? ? 總之,學《詩》是極為重要的,可以學為修養之用,學為言辭之用,學為從政之用。
參考書目和課程:
靳大成的《論語通讀》
熊逸的《熊逸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