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狠”、“蔥明難”、“姜你軍”。明眼人馬上會指出,你寫錯字了,而且錯的有些離譜,幾個最簡單熟悉短語句句出錯,正確寫法應該是:“算你狠”“聰明難”“將你軍”這幾個詞語的意思是分別表示:爭斗失敗者心雖不甘但承認自己失敗的結局,費盡心力之后方知智商提高不易發出的智不及人的無奈嘆息,棋稱對壘上一方已陷入完全被動面臨失敗命運時的棋勢情形。實際上前面那三個短語是故意寫錯的,它反映了近期一個社會真實現象,由于奸商故意操縱市場,將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必需品的蔥姜蒜抬高至天價,百姓日常生活受到極大困擾,但面對奸商的胡作非為又無力抗爭,于是幽默的百姓達人們,無奈之中自嘲,將耳熟能詳的熟語利用漢字諧音進行了改造,故意改頭換面、張冠李戴,變成了“蒜你狠”、“蔥明難”、“姜你軍”,三個短語的意思被改造后其含意已分別異化為:賣蒜的商販心腸太狠,想搞明白大蔥的價格太難,百姓日常生活被奸商們給將(姜)了一軍,束手無策了。從文化角度看,它反映出了民俗文化在市民社會中又有了新的發展,在人民生活中添加了新的文化元素(盡管這是負面的幽默),這當然絕對不是錯別字,而是社會新詞語。
談到此次變異的生活必需品,人們熟知的姜赫然在列,不由得讓人忽然產生了無盡聯想,縱觀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常用物品,或多或少均是與各種文化有著千絲萬縷聯系,而這些物品之中,姜無疑是集各種文化于一身之集大成者。為什么這樣說?這就是今天本文要著重討論的問題,通過本文介紹,你會驚奇的發現,姜不僅是日常飲食文化不可缺少的菜蔬中的調味品,一種植物學上常見的根莖植物,而且它還是一個文化多棱鏡,它與中醫養生、民間傳說、歷史事件、地理掌故、宗教禁忌、姓氏起源、文學藝術……等諸多領域都關系密切。可以不夸張地說,有關姜的歷史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綜合文化史。
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天天都能見得到尋常之物,我們中餐做菜中幾乎每天都會用到它,但是倘若有人問你,它為什么叫生姜?你可能會不假思索的回答說,因為姜是生的,所以叫生姜,如果放在鍋里加熱后,就不叫生姜而叫熟姜了。應該說你的回答從某種意義上并沒有錯,但并不完全對,有以偏概全的意味。你一定會問:難道這普普通通的生姜名稱還有什么說道不成?正是,看似一個簡簡單單的生姜稱謂其實是大有來歷的。本文的討論就首先從生姜的稱謂談起。
中華民族的自稱是炎黃子孫,也就是說,炎黃是中華民族的老祖宗,我們都是炎黃的后代,在這里炎指的是炎帝、黃指的是黃帝,炎帝出生早于黃帝,有關炎帝與黃帝之間相差多少年,歷史學界始終爭論不休,從基本同時代到2000年的說法都有,但筆者綜合各種說法認為,大約520年是最為合理的。有關炎帝的相關內容本文在后面還要詳述,本節就只講關于生姜與炎帝的關系。
炎帝姓姜,他對于中華民族從原始野蠻生活方式過渡到農耕文明階段這一歷史性跨越起到了劃時代的關鍵作用,同時他也是中國醫藥文化的最早的開拓者、實踐者、集大成者。有關炎帝嘗百草的故事,在中國百姓中,可謂家喻戶曉,而生姜的來源就與炎帝嘗百草有關。
相傳神農炎帝早期為了給部落人民解除病痛,在深山老林中親嘗各種植物,鑒別其藥性,配制藥草為部落人民治病。《淮南子?修務訓》謂:“神農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見我們這位令人敬仰的老祖宗,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來冒險試藥,一天之內就要經歷數十次生死考驗,其大無畏精神令人肅然起敬!這一天,在茶陵坑(位于今湖南省茶干)嘗藥時,誤食了一種毒蘑菇,毒性發作,炎帝腹內痛如刀絞。他嘗試著吃了好幾種藥草,也無法解毒,在極度的疼痛當中,終于堅持不住,昏迷在一棵大樹下。過了片刻,昏迷在樹下的炎帝被一陣涼風吹得悠悠醒轉,炎帝醒過來了后,雖然腹內仍然疼痛難忍,但大腦已經開始恢復思考能力。以他鑒別藥草的經驗判斷,認為涼風沒有解毒作用,是什么原因讓自己身上的毒得到了一點緩解呢?這時,又一陣涼風吹來,風中隱隱有一股香氣,炎帝意識到,很可能是香氣中有解毒成分,當真如此,那么,香氣源頭定能找到解藥。于是他忍受痛苦尋著風向,順著這股香氣艱難爬去……
炎帝越爬香味愈濃,最終爬到一叢尖葉子青草邊,香味就是從這叢青草上散發出來的。炎帝把鼻子湊到草上用力一吸,一股香氣入肺,頭昏霎時又有些減輕,炎帝確認正是這種植物的芬芳的藥味使他起死回生的。炎帝又驚又喜,順手拔出一蔸,沒想到,植物根扎得并不深,而且膨大的根是肉質的,炎帝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味道不錯,又香又辣又清涼。過了一陣,肚子里咕咕嚕嚕地響著,瀉了一陣,所中之毒全解,身體也恢復了健康。于是,炎帝決定為這種新發現的讓他起死回生藥材起一個名字。炎帝當即決定,我本姓姜,而這種藥材使我能夠起死回生,那么,能讓我老姜生還的藥,我就叫它“生姜”吧!從此,天下可食植物名錄中就多了一種重要的可食植物——生姜。
顯然,生姜稱謂的來歷,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本是口頭文學一種,屬于文學一個分支。凡是有傳說的常用物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深受民眾喜愛或者有特殊情感的物事。、正是因為人們喜愛它所以人們為了表達對這個物品的喜愛,人們覺得僅在生活中使用遠遠不夠,必須將其由物質升華到精神,從日常生活上升到文學藝術方能表達出喜愛之情,于是美好傳說就這樣脫穎而出。這個生姜稱謂來源的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貌似平凡的姜,其實蘊含著十分博大的文化基因。有關生姜的傳說并非是空穴來風,它是有一定社會淵源的。
按古籍所記載,姜的一大功效就是善解毒蕈之毒。
自從姜帝發現生姜后,茶陵一帶,開始人工栽培種植生姜,這一傳統已經綿延了數千年,直到今天。地球人都知道,說起質量上乘的生姜,非湖南茶陵坑、碣石—帶莫屬。其他地方出產的生姜根本不能與之相提并論。
姜是一種植物,在植物分類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下一篇我從植物學角度,來侃一下姜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