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遴選考試筆試題類型及應試準備注意事項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行政學院)? 葉黔達
? ? ? ? 根據《公務員公開遴選辦法(試行)》等文件規定,公開遴選主要指公務員遴選考試,指的是上級機關從下級機關遴選公務員的一種考試。這不僅是豐富公務員隊伍結構的一種考試類型,也是基層公務員進入上級機關或中央機關的一種途徑。同時,參公單位和事業單位,也有相關的遴選考試。中央機關公務員遴選一般面向全國,地方機關遴選一般面向當地,報考人員為公務員。事業單位遴選是面向屬地或者規定范圍的在編人員。其考試難度低于公選考試,高于公務員考試。
? 一般中央機關遴選、省直遴選筆試主要測試政策理論水平、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市直及以下級別機關遴選根據具體公告測試內容各有不同。事業單位遴選考試內容一般由用人單位據實確定。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
遴選考試筆試一般以主觀題為主,主要題型有案例分析、公文寫作、策論文(或工作研究)寫作。以上題型可以單獨分別考試,也可以綜合幾種題型命題考試。從各地遴選考試實際看,采用幾種題型綜合命題考試的多些。
案例分析題可以是哈佛式案例,也可以是模擬式案例。運用哈佛式案例形成的教學法是1920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所倡導的教學方法,至今被世界各國教育界推崇。教學、考試中采用的這類案例具有保真性,都是來自于經濟社會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或事件。模擬式案例則是從教學或考試的考查目標出發,將真實事件、情景予以分析綜合整理加工,編制成完整的、仿真的(而非保真的)案例。在遴選考試中,為檢驗出考生真實水平,使用保真性案例居多。考生要按照設定要求,回答相應問題。
公文寫作試題和工作研究(或策論文)寫作試題命題方法類似,都是給定一些經濟社會生活實際或某方面工作實際的背景資料,按規定范圍(或者主題)、文種、字數,在限定的時間內(一般150—180分鐘),按規定的文種(多是通知、通報、報告、會議紀要、講話稿等等)寫兩三篇公文或者工作研究(策論文)。有的也要求分析公文例文優劣。它類似申論又不完全是申論的命題模式。其背景材料比申論給定材料內容更為單一,篇幅更為簡短,試題更為集中量少。
除上述常用題型外,近年來還創新性地推出了情景寫作題。即在一個真實的工作情景中活動(例如調查研究、實地考察、參觀訪問、聽報告、參加辦公會議等等),再按要求撰寫有關文稿(例如調查研究報告、訪談記錄、會議紀要、工作通知、會議精神匯報等等)。這對考察考生的社會認知和政策領悟能力、信息獲取處理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實際工作能力、寫作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是十分有效的考試方式方法。只是考試工作操作難度較大。例如2020年9月四川省省直機關面向優秀鄉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公開遴選縣處級副職領導干部考試的筆試科目,就采用了實地調研、撰寫調研報告的方式。又如2019年11月四川省人事考試中心公開遴選工作人員筆試試題之一,采用了“視聽傳達匯報”測試題,考試時提供一段會議錄像錄音,考生聽兩遍后,在規定時間內就會議領導講話精神予以歸納、提煉,以四川省人事考試中心(公務員考試測評中心)名義,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領導呈送一份視頻會議情況報告。要順利地完成此題,考生需具備較高注意力、分析領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寫作能力和政策理論水平。
遴選考試堅持以考促學、以考促用,重在考人之能,考人之實。因此,有志于參加遴選考試的朋友應重在平時加強實踐和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要認真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按照原人事部擬定的《國家公務員通用能力標準框架(試行)》規定,努力提高以下各方面能力。
(一)政治鑒別能力:有相應的政治理論功底,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認真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善于從政治上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銳性和洞察力,正確把握時代發展要求,科學判斷形勢;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二)依法行政能力:有較強的法律意識、規則意識、法制觀念;忠實遵守憲法、法律和法規,按照法定的職責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執行公務;準確運用與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依法辦事,準確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不以權代法;敢于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維護憲法、法律尊嚴。
(三)公共服務能力:牢固樹立宗旨觀念和服務意識,誠實為民,守信立政;責任心強,對工作認真負責,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疾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有較強的行政成本意識,善于運用現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注重提高工作效益;樂于接受群眾監督,積極采納群眾正確建議,勇于接受群眾批評。
(四)調查研究能力: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實事求是,講真話、寫實情;堅持群眾路線,掌握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歷史、現狀和產生的影響;積極探索事物發展的規律,預測發展的趨勢,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善于總結經驗,發現典型,指導、推動工作。
(五)學習能力: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有良好的學風,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學習目標明確,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工作需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積累知識與經驗;掌握科學學習方法,及時更新和掌握與工作需要相適應的知識、技能;拓寬學習途徑,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他人學。
(六)溝通協調能力:有全局觀念、民主作風和協作意識;語言文字表達條理清晰,用語流暢,重點突出;尊重他人,善于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營造寬松、和諧的工作氛圍;能夠建立和運用工作聯系網絡,有效運用各種溝通方式;善于和媒體打交道
(七)創新能力:思想解放,視野開闊,與時俱進,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勇氣;掌握創新方法、技能,培養創新思維方式;對新事物敏感,善于發現、扶植新生事物,總結新鮮經驗;善于分析新情況,提出新思路,解決新問題,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八)應對突發事件能力:有效掌握工作相關信息,及時捕捉帶有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制定可行預案,并爭取把問題解決于萌芽之中;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科社會矛盾,善于協調不同利益關系;面對突發事件,頭腦清醒,科學分析,敏銳把握事件潛在影響,密切掌握事態發展情況;準確判斷,果斷行動,整合資源,調動各種力量,有序應對突發事件。
(九)心理調適能力:事業心強,有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和愛崗敬業的熱情;根據形勢和環境變化適時調整自己的思維和行為,保持良好的心態、情緒;自信心強,意志堅定,能正確對待和處理順境與逆境、成功與失敗;良好的心理適應性,心胸開闊,容人讓人,不嫉賢妒能。
事實上,遴選試題通常體現出對上述能力的檢測。
應試朋友應認真學習《習近平論治國理政》一至三卷和黨中央十九大以來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參閱近幾年《理論熱點面對面》等學習文獻,結合工作實際學習一些領導科學、公共管理學知識,理論聯系實際的積累大腦庫存,有準備地去接受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