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上小學知道有“草原”這個地方存在后,我就念念不忘。
那時候課本上有老舍寫的《草原》,里面有這么一段話: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這種意境太美了,我暢想了很多遍。后來中學地理課的時候,學到草原那塊,我看著草原和蒙古包的圖片,覺得這個地方簡直就是人間天堂啊,如果我長大了能去那里多好啊。
幾乎沒有人不喜歡草原,因為遼闊的草原代表著自由。
有段時間我的電腦一直用著最初的那個草原圖片。
終于長大了,卻一直沒有去成,小時候的夢想被越放越久,放的夢想都快死了。
上個星期六終于去了一次草原。雖然和我小時候看到的圖片有很大的差異,但總算是邁出了第一步。我覺得這個事情對我來說挺重要的,值得記錄一下。也許我會因此打破人生的禁錮,走的更遠。
我是報的旅行團,跟著大家一起去的壩上草原,離北京有4個半小時車程。剛進村子,就看到有人在騎馬,估計都是外地過來玩的人。馬也不害怕汽車,大家和平共處。
我們剛到旅館的時候,天氣還可以。沒過多久,就變天了,就冷嗖嗖的,還好大家都帶了厚衣服,趕緊拿出來穿上。
我覺得這里人種菜很隨心所欲,有一塊菜地里面有很多草,不過菜也長的挺好。莊稼和野草都欣欣向榮。
這個蜂蜜外面裹滿了牛糞啥的,能吃嗎?
當天晚上還舉辦了篝火晚會,我因為太冷,沒有出去參加。一群人又蹦又跳又吼又唱,還放煙花來著,都趁機放飛自我。
這個馬場很大,有上百匹馬,都是為外地旅行的人準備的。有個女生騎著一匹白馬,我們叫她“白馬公主”。
看電影電視劇的時候,覺得那些騎馬的人好帥啊,我好羨慕。我想等我騎馬,肯定比他們瀟灑一千倍。
然而,現實和夢想差距太大。當我終于有機會騎馬的時候,我抓著馬鞍,連馬背都爬不上去。后來別人把我托上去的。哎,不說了,捂臉淚奔。
我一坐上馬背就特別害怕,生怕馬狂奔起來,于是和一位朋友找了個牽馬人。這位牽馬人,可是村里的土豪。他的兒子開著兩家旅館,一家飯店,他自己還有很多地。我們住的“牧馬人”旅館就是他家的。他兒子不讓他出來牽馬,怕他累著。但是他說閑不住,出來走走鍛煉身體。
牽馬人很健談,一路上聊了很多。他說他以前是漢族人,后來區域劃分,他就成了滿族人。他小的時候,這里就是遼闊的大草原,騎馬、放羊是日常生活。隨著農田增多,他們也不放羊了,改為種地,做生意。他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富足、安定。他的兒子在村里做生意,他的女兒在北京。他說過段時間,他女兒就要帶他們老兩口去馬爾代夫旅游,看大海。幸福啊。
真正看到草原,我的內心是略微失望的,這和我想象中的草原相差太遠。但這是季節原因,來的晚了。天冷了,草都黃了。
這種獨特的植物,叫做莜麥,可以做成我們在飯店吃的那種莜面卷。
騎了兩個小時的馬,坐的屁股疼。一直都讓牽馬人牽著馬,不敢獨自騎。終于體驗了一把騎馬的感覺,一個字:累。
時間緊張,我們吃完午飯就返回北京了。我買了許多奶酥、奶干、牛肉干、馬奶酒等草原特產。我問了牽馬人,他說7月份的草原最漂亮,明年可以來玩。
我真想找個機會,在綠草如茵的時節,去草原好好住一段時間,學會騎馬射箭,感受草原生活。但愿明年就能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