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而立虛云
過完年,剛上班。忽然聽說,我母系一個親戚R,因為用公款投基金,結果理財失敗,賠光了老本。
于是妻子和母親自發的開始討論,通過基金理財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我在旁邊有幸聽到了她們的討論
妻子:這年頭,賺錢真難,我同事讓我和她一起投基金,我沒敢。
母親:是啊,不會投,最好別投,我以前有過失敗的教訓。
妻子:銀行也真是的,利息那么低,可我們也沒有什么好的投資渠道。
母親:R真是的,把自己的錢投進去也就算了,還要用公款,誒!
妻子:還好,我們沒有多少錢,不太需要考慮理財。
……
聽著她們的討論,我在旁邊開始想糾正其中的不正確理念。可是,轉念想想,自己也只是有幸聽聞了一位白手起家的投資牛人的理念而已。
這位投資牛人的名字叫做李笑來,他最厲害的本事不是白手起家和投資比特幣成功,而是他的投資理念和人生思考。
而他關于理財的理念中,我認為最基本和重要的是關于“財富自由”的認識。畢竟,我們理財就是為了賺錢,為了財富自由。
維基百科上,對財富自由解釋是:“你無須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簡單來說,你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必須至少等于或者超過你的日常開支,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最渴望達到的狀態,如果進入這種狀態,我們就可以稱之為退休或其他各種名稱。”
這個論述是正確的,但還不夠清楚。它沒有說清楚,我們為錢而工作的原理。
現在,讓我們來聽聽李笑來關于財富自由的理念:“所謂的個人財富自由,指的是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
通過這段表述,我們知道了我們工作賺錢的原理,那就是通過出售我們的時間來賺錢。無論你做什么工作還是干什么活,本質上都是需要花費時間的。而時間本身不會回頭,它永久具有稀缺性,而由于生活所迫,我們絕大多數人終身要用如此稀缺的資源換取生活開支所需的費用。
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想要那么多錢的原因,因為我們渴望財富自由,渴望不被生活所迫,做自由的自己。
而我的那位親戚就算沒有投資失敗,頂多賺個幾萬塊錢,根本不夠他財富自由的九牛一毛,而他用公款來投資的風險和心理壓力卻超過了可能獲得的金錢收入。
可投資最重要的剛性需求是什么呢?其實就是避險。
那些賭場上的高手,其實個個都是避險的高手,他們對自己可能要承擔的風險,洞若觀火,能隨時巧妙避開。可是在旁人看開,他們處于巨大的風險之中,卻始終毫發無傷。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的投資成功的概率小于50%,那就不要投資了。畢竟隨手扔硬幣,而正面朝上的概率也是50%。
這里,我所謂的投資成功率是指的不虧本且有賺頭的概率。我們并不追求100%以上的投資回報率,這樣基本上是不可以長久的。
總結來說,一、財富自由是指我們不再為了生活支出而花費自己的時間。二、投資的最剛性需求是避險。三、如果投資成功率小于50%,就不要投了,因為這樣等同于扔硬幣。四、我們要盡量追求長期回報,而不是短期的超過回報率。
這是我目前對財富自由的最新認識,供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