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是一個被遺棄在弗吉尼亞游輪上的一個白人小孩兒,被一個黑人司爐撿到后撫養長大。19是鋼琴天才,似乎在無人教導的情況下學會了演奏華麗的鋼琴。
他能把一個人的特征通過鋼琴演奏出來,比如偷情的人、偷竊的人等等。他和一個吹康恩號的死胖子交情莫逆。
某日,一個爵士樂的黑人鋼琴演奏家找他斗琴,頭兩次19都是模仿對方的曲子,而最后一次,19用華麗而又瘋狂的指法征服了現場的每一個聽眾。最絕的是,彈完琴后琴弦的高溫居然能將煙點燃,這下讓那個鋼琴演奏家不得不折服。
19曾經遇到過心儀的女孩,曾經試圖想接近她,將自己的唱片母盤贈送給她。甚至有一天因為忍不住思念而去三等艙去吻了那個女孩兒。女孩在離開前的一刻邀請他去自己的住址去玩,因為19在幾年前也遇到了女孩的父親,父女倆都曾經聽到過大海的聲音。
19也曾經想離開弗吉尼亞號,回歸到陸地生活。然而當他告別眾人,準備展開新的生活的時候,然而當他走下舷梯的時候,他看著紐約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他扔掉了自己的帽子,和那個荒謬的想法徹底告別。
從此,他再也沒有離開弗吉尼亞號。
時間流水,康恩離開了弗吉尼亞號。當他聽說弗吉尼亞因為太過老舊而要被解體的時候,他意識到19肯定還是留在船上沒走。為了找到自己的朋友,他甚至不惜去樂器店偷那張唱片和留聲機。
當他費勁千辛萬苦在船的廢墟中播放19的鋼琴,即將要放棄的時候,他終于看到了19.19還是那樣整潔和隨意,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恐懼。
他告訴了康恩號為什么當初沒有走下舷梯。因為他恐懼,對于錯綜復雜的人類社會,他感覺到就像有無數個鍵盤需要去掌控,然而,他沒有這個能力。對于他來說,最多也就是鋼琴上的鍵盤而已。
康恩無奈的放棄了,最終,弗吉尼亞號被拖到港口外面進行了爆破。
劇終。
這應該是個悲劇故事吧,一個天才,因為對于未知的人類社會生活的恐懼,而最終放棄,死守自己的那熟悉的一條船,誓死捍衛者自己內心的那點空間,永遠不肯踏出自己構造的那個牢籠。
這其實和有些農村老人不肯離開自己的山村搬到城市居住是一個道理。在鄉村中,空氣、土地和人際都是那么熟悉、簡單和可以掌控的,然而到了城市,則有很多需要遵守的規矩,很多人際的潛規則需要學習和小心。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從未下船的人無法適應和接受的。19的悲劇來自于誰,也許是自己。游輪這種狹小、有限的空間,讓小19無所事事的同時可以專注于鋼琴的演奏,不斷的觀察著來來往往的人,就恍若在十幾天的行程中經歷了一次次的人生。
然而,對于這些他是好奇的,更多的是恐懼的。在一次次的“AMERICA”的歡呼中,19完成了從渴望到麻木的最終定格。
這也許就是康恩無奈到流淚的最終原因。他只能看著自己的好朋友最終死去。
阻止了我的腳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見的那些。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海上鋼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