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午夜,小區再次解封,這個夜晚是一個不眠夜。
小區解封的一剎那,很多人走出小區,去熟悉一下小區外部久違的環境。這個群體中有少年、青年和中年人,更讓人驚奇的是,還有80多歲的老年人。
停放13天的私家車主也開始發力,先后有部分車主啟動車輛,連夜駕車遛彎。
說是解封,其實那是不準確的,只能說小區處于半解封狀態。封閉小區屬于完全開放,小區門口的大門與小門全部打開了;開放小區只是把出口的鐵網開了一道小縫,僅供一次一個人出入。機動車的出入口也有限制,僅僅打開原來車道的一半。但無論是哪種小區,原則只有一個,只能在五個社區內購物,不得聚集,必須戴口罩,每日都要做核酸檢測。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只有臨近小區發生過病例,上述幾個小區沒有異常人員,為什么要連日封閉13天?
無論什么原因,民以食為天,買菜是頭等大事。今天一早,匆匆吃過早飯之后,我與妻子去了超市。第一家超市門口排隊的人數超過50人,第二家超市門口排隊的超過了80人,第三家超市門口排隊的不足十人。火速排隊,然后就是買,買,買!
先是買了魚肉蛋,直到拿起來非常吃力為止,隨即回到家里,換上加大號的購物車,把蔬菜水果一股腦地裝入車上,差點兒就把袋子脹破了。
為什么要買這么多?不怕食物變質嗎?其實這是無奈的選擇!上個月12日靜默,18日解封,24日靜默,本月6日解封。靜默期間不準下樓,必須全部居家隔離。每天都需要蔬菜水果,現在的庫存不多,必須加倉而且準備加滿倉,誰知道幾天后的形勢會是怎么樣的呢?
最近的經歷可以證明,對食物的需求要說不擔心,那就是假的。舉個例子,前幾天小區封閉的時候,群里發消息說蘋果每斤六元,快遞的價格15元起。如果你買一斤普通蘋果,到手后的價格就是最低價每斤21元,今日蘋果市場價為十元三斤。
買過蔬菜水果之后,回家清點了一下才發現,需要補充一下糧油面。為了攜帶方便,這次啟用的特大號的購物車,那就是私家車。正是這次駕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奇遇。
寬闊的馬路上,偶爾有幾輛私家車駛過,交通崗附近路口完全被鐵網隔離開,中間留下的空間只容一輛車通過,上午此處還有人把守,下午已經撤崗了。我心里一陣高興,因為形勢向好。
我小心翼翼地駛過交通崗之后,開始右轉,準備再去那家超市。馬路上的車輛稀少,我開始加速,變成限速60的最高值。
突然間,一輛車從我的左側駛了過來,讓我驚奇的是,他并不是超車,而是逆行。
這是怎么回事?沒容得我細想,第二輛車逆行而致,這條路上監控林立,很少有車逆行。我不由得踩了下剎車,準備一探究竟。又行駛一段距離,放眼一看,這一下差點讓我驚掉了下巴:前方大約30米處有一道粗大的鐵網,它把道路全部封死,就連電動車也過不去。我連忙停車,慢慢地調頭,與上述兩輛車一樣,離開此處。
我不由得在想:這里距離交通崗大約600米,為什么不在交通崗設置一個路牌以警示?我后面的幾輛車也走我的道路,這次逆行是否會引發違規駕駛?
設計者難道就是沒有預料到這一局面嗎?這不但是奇遇,而且是奇葩!